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科技助力大氣治理精細到“格”到“點”

發布時間:2023-04-06 08:40:00來源: 北京日報

  今年,北京市的大氣治理已經進入向PM2.5“宣戰”的第十個(ge) 年頭。隨著治理逐年推進,要求越來越精細化,治理的手段也不斷更新,用上各種高科技。有了科技的助力,大氣治理工作從(cong) “漫天撒網”變成了“有的放矢”,針對性、目標性大幅提升,細致到網格,精確到點位。今年夏季,針對逐漸突出的臭氧汙染,熱點網格也將再次升級,把臭氧超標納入報警指標。

  熱點網格加入臭氧超標報警

  在基層環境治理中,熱點網格可謂生態環境執法部門的一項“利器”。將地麵按固定的麵積劃分為(wei) 若幹網格,采用大數據分析手段,綜合衛星遙感數據、地麵監測數據、氣象數據、地麵汙染源數據等,獲取網格內(nei) 大氣汙染物濃度值,選取濃度值相對高的網格作為(wei) 熱點網格。哪兒(er) 數值高了,監管平台會(hui) 自動報警。

  熱點網格覆蓋了汙染排放重點貢獻的工業(ye) 聚集區域和人類活動聚集區,幫助執法人員實現抓住“關(guan) 鍵的少數”。針對不同汙染物排放特點,熱點網格具備不同的網格報警類型,不僅(jin) 針對PM2.5、TSP(總懸浮顆粒物)、TVOC(總揮發性有機物)等主要汙染物,連日漸突出的臭氧汙染問題,今年夏季開始也能實現報警。

  記者了解到,熱點網格的臭氧超標報警是指通過監測點位獲取到網格內(nei) 臭氧的濃度,當濃度值高於(yu) 180微克/立方米且超過周邊網格濃度30微克/立方米就會(hui) 產(chan) 生報警。由於(yu) 近地麵的臭氧不是直接生成的,大部分是由人為(wei) 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經過光化學反應轉化形成的,所以當臭氧濃度超標,執法人員就會(hui) 把目標對準涉及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汙企業(ye) ,如汽修、家具等,以及排放氮氧化物的企業(ye) ,如重型柴油車數量較多的物流企業(ye) 等。

  目前,市級生態環境部門每天會(hui) 在每個(ge) 區篩選濃度明顯偏高的報警網格、每月篩選報警次數較多或汙染物濃度變化呈現規律性特點的報警網格。區生態環境部門接到推送後,第一時間對網格開展排查,依法查處大氣環境違法行為(wei) 。

  監測揚塵“天地”一體(ti)

  在北京上空有一個(ge) “天空照相機”來回拍攝,一個(ge) 月下來,北京的高清照片就有了,再經過數據處理、提取分析等手段,就拿到了全市裸地的數據。

  裸地,其實就是沒有植物生長或人工硬化的地表浮土裸露地塊。為(wei) 捕捉到未采取管控措施的裸地問題線索,對裸地管控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動態跟蹤,北京市將衛星遙感技術創新應用於(yu) 裸地揚塵監管中,北京也因此成為(wei) 全國首個(ge) 大範圍應用遙感技術動態監測全市裸地、輔助揚塵治理的城市。北京市裸地量多麵廣,僅(jin) 通過人工現場調查的方式,不易完成全市裸地活動水平和管控情況的全覆蓋排查和統計。用遙感技術可以彌補人工現場調查的一些不足。

  道路上的揚塵監管,北京也有自己的創新手段。由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樊守彬團隊創新的道路塵負荷走航監測技術,彌補了道路揚塵精細化管控中缺少監測方法和定量考核不完善的缺陷。這項技術可以通過車載的顆粒物監測係統,讓車輛邊走邊測,哪條道路、哪個(ge) 月的塵負荷高,一目了然。也正是基於(yu) 道路揚塵車載走航監測技術,北京市積極探索並構建了道路揚塵汙染精細化監管體(ti) 係,每月對全市16個(ge) 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1800餘(yu) 條道路進行監測並編製監測報告,道路揚塵汙染控製取得明顯成效。

  邊走邊測捕捉VOCs短暫高值

  天窗伸出去一根采樣管,車上裝著一台質譜監測儀(yi) ,還有一台電腦,每隔5秒就生成一個(ge) 數據柱,反映著周邊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實時數據。

  這輛外觀普通的車,其實是一輛裝載著VOCs監測設備的走航監測車,車輛圍繞著工業(ye) 園區行走,車上的電腦屏幕就能實時出現柱狀數據,“這就是走航監測車與(yu) 傳(chuan) 統監測方式相比最具優(you) 勢的地方,可以做到秒級監測,能快速捕捉到傳(chuan) 統方法難以捕捉到的VOCs的短暫高值。”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自動監測室工程師張博韜說。

  一般來說,汽車4S店的噴塗等短暫產(chan) 生VOCs的行為(wei) ,用走航監測是最快捕捉的手段。車載的好處就是可以移動,根據需求定時、定點監測,可以快速得到周邊VOCs的分布信息。通過走航監測直接得到VOCs每種物質的具體(ti) 濃度,監測人員再到現場去實地走訪尋找汙染源頭,這樣更有針對性。

  記者了解到,目前環境中VOCs的監測技術包括手工監測、自動監測、走航監測和遙感監測。基於(yu) 上述四種主要監測技術手段,北京在全國率先建立了點、線、麵相結合的VOCs監測體(ti) 係。而且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在北京市內(nei) 率先開始了重點工業(ye) 園區和產(chan) 業(ye) 集群的VOCs業(ye) 務化走航監測,實現快速排查鎖定VOCs峰值異常範圍,繪製出“汙染地圖”,輔助管理部門更精準地掌握本市VOCs汙染來源及分布。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