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如何讓高校畢業生早就業、就好業?專家:好政策需知曉更要落實好

發布時間:2023-04-26 08:49: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4月25日消息(記者盧海寧)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人社部4月24日舉(ju) 行今年一季度新聞發布會(hui) 。數據顯示,1-3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ye) 297萬(wan) 人,同比增加12萬(wan) 人。人社部表示,下一步將圍繞強政策、拓空間、保重點、促匹配,努力完成全年就業(ye) 目標任務,全力確保就業(ye) 局勢總體(ti) 穩定。

  如何讓高校畢業(ye) 生早就業(ye) 、就好業(ye) ?如何為(wei) “直播帶崗”立規矩?數字工程師前景如何?對此,經濟之聲《財經態度》采訪了中國勞動關(guan) 係學院教授薑穎。

  人社部今年推出10項具體(ti) 行動促進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創業(ye) ,對此,薑穎表示,關(guan) 鍵在於(yu) 把好政策盡早落實到每一位畢業(ye) 生身上。就業(ye) 信息獲取渠道、就業(ye) 崗位匹配度、就業(ye) 意願等成為(wei) 影響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的重要因素,因此要讓畢業(ye) 生了解政策,還要為(wei) 他們(men) 提供高質量的就業(ye) 服務與(yu) 培訓。

  如何讓學生所學更好匹配社會(hui) 所需?薑穎建議,要從(cong) 專(zhuan) 業(ye) 設置、專(zhuan) 業(ye) 培養(yang) 與(yu) 繼續教育三方麵尋求解決(jue) 之道。首先,高校專(zhuan) 業(ye) 設置要瞄準社會(hui) 所需。其次,在專(zhuan) 業(ye) 培訓過程中,高校要圍繞相關(guan) 職業(ye) 所需要的專(zhuan) 業(ye) 與(yu) 實踐能力,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培養(yang) 。最後,用人單位也要加強對畢業(ye) 生的職業(ye) 培養(yang) 。

  今年以來,各地人力資源市場都很熱鬧,“直播帶崗”等數字化趨勢成為(wei) 亮點。薑穎認為(wei) ,要為(wei) “直播帶崗”等新業(ye) 態立好規矩。與(yu) 線下招聘會(hui) 不同,線上要關(guan) 注崗位的真實性以及溝通有效性等問題。因此,要完善市場法規政策體(ti) 係建設,為(wei) 人力資源市場定規矩、立標準,還要借助數字技術加強人力資源供求匹配效能,更好打破信息壁壘。

  人社部還針對培育高水平數字技術工程師作出部署,提出每年培養(yang) 相關(guan) 人員大約8萬(wan) 人。薑穎介紹,數字技術工程師屬於(yu) 數字經濟催生的新職業(ye) ,分布於(yu) 智能製造、大數據、區塊鏈、集成電路等行業(ye) ,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為(wei) 這一職業(ye) 搭建了更加廣闊的舞台。

  人社部表示,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已初步搭建起了項目框架的政策體(ti) 係、組織體(ti) 係、標準體(ti) 係、培訓體(ti) 係和評價(jia) 體(ti) 係。目前一些高校已經開始行動,瞄準大數據、機器人、區塊鏈新增設了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