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記!北京企業“築巢”唐山通州產業園
在河北省唐山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一條“通州路”通向京唐智慧港,沿路“不是同城,勝似同城”的招牌十分醒目。受益於(yu) 區位優(you) 勢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京唐智慧港已吸引北京城市副中心等地50餘(yu) 家企業(ye) 簽約入駐。
員工“雙城”通勤 公司產(chan) 能翻倍
周五晚,張豔玲登上唐山西通往北京站的京唐城際列車,18時左右,就與(yu) 家人吃上了迎接周末的晚餐。
張豔玲家住北京,工作在唐山,是北京雙泰智能裝備製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18年她隨企業(ye) 從(cong) 北京城市副中心來到唐山高新區,過上了“雙城”通勤生活。
星期五回北京過周末,星期日再回到唐山,是張豔玲的生活常態。在京唐城際高鐵開通前,這條通勤路她已經走了4年。“開始自駕上班,需要2個(ge) 半小時;京唐城際通車後改坐高鐵,隻要一個(ge) 半小時。”究竟有多便利?張豔玲說:“公司還在張家灣的時候,我的上班路就有47公裏,加上早晚高峰堵車,一個(ge) 半小時都未必夠用。現在,雙城‘通勤’反倒更方便了。”她更期待城市副中心站投運,最快半個(ge) 小時就能到唐山。
這幾年,環京一小時“交通圈”建設,拉近了兩(liang) 座城市的距離,不似同城,勝似同城,“張豔玲們(men) ”是最大受益者。
受益更大的還是公司。張豔玲所在的北京雙泰智能裝備製造有限公司是第一家落戶唐山通州產(chan) 業(ye) 園的北京企業(ye) ,有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和中關(guan) 村高新技術企業(ye) 的頭銜,主要生產(chan) 智能裝備製造及氣動起重設備。
作為(wei) 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ye) 和國內(nei) 細分領域龍頭企業(ye) ,從(cong) 張家灣搬到京唐智慧港,總經理周文川用一係列數據展示了公司蓬勃的發展現狀。“公司的辦公麵積和生產(chan) 占地較北京增加了3倍,依托海港、陸港、空港三港疊加優(you) 勢,產(chan) 品遠銷沙特、歐洲、東(dong) 南亞(ya) 。2022年投產(chan) 以來,產(chan) 能翻倍,三年內(nei) 預計翻三到四倍。”
公司也通過搬遷實現轉型。“投產(chan) 一年以來,公司就申請了8項實用新型專(zhuan) 利、兩(liang) 項發明專(zhuan) 利,完成100噸位實驗台建設。不僅(jin) 從(cong) 傳(chuan) 統生產(chan) 轉向智能製造,還通過智能製造生產(chan) 出智能化產(chan) 品,今年特意投入300萬(wan) 專(zhuan) 項研究經費,進一步瞄向現代高端智能產(chan) 品。”
北京研發,河北轉化,北京雙泰真正通過遷移實現了轉型升級,通過紮根唐山,逐步將產(chan) 業(ye) 鏈上遊的原北京提供配件的企業(ye) ,轉換成唐山本地的生產(chan) 配套企業(ye) ,帶動當地就業(ye) 和經濟發展。
優(you) 惠政策扶持 吸引北京外遷企業(ye)
提起唐山高新區與(yu) 北京城市副中心合作的淵源,要追溯到2017年。為(wei) 承接城市副中心乃至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促進產(chan) 業(ye) 轉移、成果轉化,唐山高新區與(yu) 北京通州區投資促進局、中關(guan) 村科技園區通州園管委會(hui) 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設了通州產(chan) 業(ye) 園。
“通州產(chan) 業(ye) 園產(chan) 業(ye) 規劃集約高效,配套設施建設起點高,因此吸引通州企業(ye) 紛紛落戶。”京唐智慧港規劃建設服務中心項目科負責人王文博說。為(wei) 了服務好外遷企業(ye) ,京唐智慧港給予落戶通州等地企業(ye) 優(you) 惠政策,按照投資力度給予獎勵。隨著京唐城際鐵路通車,唐山搭上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快車”,引進項目、吸引人才更加便利。
除了北京雙泰智能裝備製造及氣動設備研發生產(chan) 項目外,通州產(chan) 業(ye) 園還吸引了7個(ge) 來自北京的項目(企業(ye) )入駐,中農(nong) 華正、億(yi) 華通、第六鏡等7家企業(ye) 全部來自北京城市副中心,涉及高端裝備製造、智能製造、生物製藥、新能源等領域,均為(wei) 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氣動設備、氫能源利用等多項技術填補了國內(nei) 空白。
積極承接疏解 提升平台能級
據介紹,唐山高新區總體(ti) 規劃為(wei) 三部分,分別為(wei) 中心區、京唐智慧港和老莊子鎮,總占地100.3平方公裏。通州產(chan) 業(ye) 園就位於(yu) 其中的京唐智慧港片區。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河北考察並主持召開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hui) 重要講話指出,要牢牢牽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ge) “牛鼻子”,堅持積極穩妥、穩中求進,控增量和疏存量相結合,內(nei) 部功能重組和向外疏解轉移兩(liang) 手抓,有力有序有效推進疏解工作。唐山高新區京唐智慧港管理辦公室主任盧兵表示,他們(men) 正在提升重點承接平台能級,攜手京津打造世界級先進製造業(ye) 集群。
近年來,高新區京唐智慧港緊緊圍繞唐山市“一港雙城”戰略,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圍繞主導產(chan) 業(ye) 和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延鏈補鏈強鏈,培育形成應急裝備和智能製造、機器人、醫養(yang) 健康、現代服務業(ye) “2+2”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以京津冀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京津冀高端裝備e家產(chan) 業(ye) 園等項目為(wei) 載體(ti) ,通過眾(zhong) 創、眾(zhong) 包、眾(zhong) 扶、眾(zhong) 籌等途徑,孵化和培育高新技術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為(wei) 北京創客提供免費創客空間,吸引他們(men) 到京唐智慧港創業(ye) ,加快實現京津孵化、高新產(chan) 業(ye) 化。
王文博介紹,京唐智慧港今年計劃打造一批具有特色優(you) 勢、有影響力的產(chan) 業(ye) 集群、產(chan) 業(ye) 基地,比如京津冀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智慧高新產(chan) 業(ye) 綜合體(ti) ,提升平台能級,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ye) 環境。
推進區域內(nei) 部協同,提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能力,離不開基礎設施有力支撐。京唐智慧港已經修建了14條市政道路,形成了“五橫九縱”的路網框架;城市公交定製10、11、12等3條線路,在唐山西站設有97、113兩(liang) 趟接駁公交車;汙水處理廠、自來水廠已建成,電力、燃氣等配套設施隨路網建設同步實施;新基建著手啟動,與(yu) 中國電信合作,分批次建立168個(ge) 5G宏基站,目前已建設完成並投入運營38個(ge) 。
燕山南麓,渤海之濱,京唐智慧港已經成為(wei) 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