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暑期校外體育培訓亟待“擰緊安全閥”

發布時間:2023-06-28 10:35:00來源: 工人日報

  北京市體(ti) 育局發布相關(guan) 安全警示提醒——

  暑期校外體(ti) 育培訓亟待“擰緊安全閥”

  隨著暑假即將來臨(lin) ,全國多地校外體(ti) 育培訓逐漸火爆。這些培訓雖然有助於(yu) 增強青少年學生體(ti) 質,拓展體(ti) 育運動興(xing) 趣,但其中也暗藏著一些容易被忽視的安全隱患。為(wei) 此,北京市體(ti) 育局近日發布《關(guan) 於(yu) 安全參加校外體(ti) 育培訓活動的警示提醒》(以下簡稱《警示提醒》),旨在幫助家長和孩子規避風險,確保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參與(yu) 體(ti) 育培訓。

  針對這一問題,記者通過采訪暑期有意向為(wei) 孩子報校外體(ti) 育培訓班的部分家長,了解到家長和學生普遍對培訓中的各類風險認識不充分,因此有必要強化這一方麵的警示和提醒。

  校外體(ti) 育培訓機構的資質問題,是誘發安全風險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根據《警示提醒》,家長為(wei) 孩子報名校外體(ti) 育培訓首先要注意機構證照是否齊全。培訓機構如存在證照不全、證照信息與(yu) 實際提供服務的體(ti) 育培訓機構信息不一致的情況,在人身財產(chan) 安全和合法權益保障方麵均存在較大不可控風險。

  北京市體(ti) 育局體(ti) 育產(chan) 業(ye) 發展處相關(guan)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消費者在選擇體(ti) 育培訓機構時,應注意核實機構營業(ye) 執照。涉及遊泳、滑雪、潛水、攀岩等高危險性體(ti) 育項目的培訓機構,應持有體(ti) 育部門頒發的《高危險性體(ti) 育項目經營許可證》,遊泳場館還應具有衛生健康部門頒發的《衛生許可證》。“在確保機構資質無問題的前提下,家長還應對培訓機構的運動環境全麵細致考察,查看是否符合相關(guan) 部門的要求。”

  近年來由於(yu) 體(ti) 育培訓機構良莠不齊、管理不規範,有過釀成意外悲劇的案例。2021年6月,位於(yu) 河南省柘城縣遠襄鎮北街村的震興(xing) 武館發生重大火災事故,造成18人死亡、11人受傷(shang) ,直接經濟損失2153.7萬(wan) 元。根據最終調查結果,該機構未依法辦理辦學許可證,未落實消防安全主體(ti) 責任,對有關(guan) 部門和單位檢查指出的火災隱患沒有及時整改。

  其次,由於(yu) 教練是體(ti) 育培訓中的核心角色,他們(men) 的資質和道德水平更應予以重視。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熊超建議家長,為(wei) 孩子選擇培訓教練時,應注意慎重查驗相關(guan) 教練的從(cong) 業(ye) 資質,並著重考查教練的品質德行,選擇德技兼備的教練,確保孩子安全參與(yu) 培訓。

  此外,《警示提醒》還著重提醒消費者,在校外體(ti) 育培訓中麵對預付式消費時須謹慎。消費者在簽訂培訓合同時,應仔細查看是否為(wei) 規範合同,且勿盲目購買(mai) “大課包”,優(you) 先選擇采取預付費存管的機構,以降低產(chan) 生消費糾紛的風險。記者了解到,按照相關(guan) 規定,校外體(ti) 育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變相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ge) 月或60課時的費用,且總額不得超過5000元。

  相關(guan)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體(ti) 育培訓機構超過3萬(wan) 家,2020年全國體(ti) 育教育與(yu) 培訓的總產(chan) 出達2023億(yi) 元,針對青少年的培訓占相當大的比例。近年來,相關(guan) 主管部門不斷出台製度規定,以期規範日益龐大的課外體(ti) 育培訓市場。

  2021年12月,國家體(ti) 育總局辦公廳印發《課外體(ti) 育培訓行為(wei) 規範》,從(cong) 場地設施、課程、從(cong) 業(ye) 人員、內(nei) 部管理等方麵作出明確細致的規定,並要求培訓機構應主動對照規範自查自檢,構築起良性行業(ye) 生態。

  去年,北京市體(ti) 育局發布《青少年校外體(ti) 育培訓機構準入審查工作指南》,明確提出計劃在北京登記注冊(ce) ,從(cong) 事青少年校外體(ti) 育培訓服務的市場主體(ti) ,都須進行準入審查。《指南》對青少年校外體(ti) 育培訓機構的場地、從(cong) 業(ye) 人員、執教人員等都提出了細化要求。此外,河南信陽、廣西南寧等地有關(guan) 部門今年也出台相應規範,強化校外體(ti) 育培訓機構的安全管理和對消費者投訴的處理。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要想“擰緊”暑期校外體(ti) 育培訓“安全閥”,需要培訓機構、政府有關(guan) 監管部門以及家長形成合力。特別是培訓機構要嚴(yan) 格依法依規加強從(cong) 業(ye) 人員管理,規範從(cong) 業(ye) 人員培訓行為(wei) 。

  北京市昌平區一家少兒(er) 籃球培訓機構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men) 正在建立教職人員職業(ye) 檔案,抓好階段性考核工作,確保在職人員均為(wei) 有良好道德品行、教學資質的優(you) 質教師。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陳忠雲(yun) 建議:“家長在選擇校外培訓機構時,要綜合考慮孩子的興(xing) 趣愛好、身體(ti) 素質和學習(xi) 經曆等因素,有助於(yu) 規避一些安全風險。”(記者 劉兵)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