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荔枝價格降了嗎?“大跳水”的情況是否存在?

發布時間:2023-07-06 09:05:00來源: 經濟日報

  荔枝價(jia) 格並未“大跳水”

  本報記者 鄭 楊

  今年是荔枝豐(feng) 產(chan) 大年。自6月份荔枝大麵積上市以來,有關(guan) 荔枝價(jia) 格“大跳水”的消息時有傳(chuan) 出,有人歡呼“荔枝自由”要實現了,更有人擔心農(nong) 戶收益受損。

  荔枝市場情況究竟如何?廣東(dong) 荔枝產(chan) 量約占全國的一半,近日記者走訪東(dong) 莞、茂名等地市場、果園、采購企業(ye) 及農(nong) 業(ye) 部門發現,雖然對荔枝價(jia) 格“大跳水”的擔憂有些多慮,但如何在荔枝大年有效應對價(jia) 格波動、讓荔農(nong) 豐(feng) 產(chan) 又增收,確實是一道考題。

  價(jia) 格有變 好果暢銷

  荔枝價(jia) 格降了嗎?確實有。近日,記者在水果店較為(wei) 密集的東(dong) 莞市金樹路看到,本地產(chan) 的桂味荔枝每斤9.9元、糯米糍每斤16.8元,而新鮮度欠佳的荔枝則低至每斤3.3元。“我們(men) 是果園直銷,去年桂味荔枝每斤賣14元、糯米糍每斤賣18元,今年豐(feng) 收就賣得便宜些。”當地的“果先生”水果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

  “大跳水”的情況是否存在?多地果園、采購企業(ye) 表示並沒有聽說。走進東(dong) 莞大朗鎮明爾朗農(nong) 場,工人們(men) 正忙著將鮮紅的荔枝剪枝裝箱。“今年果場比去年增產(chan) 20%,我們(men) 已銷售6萬(wan) 斤荔枝,90%已經銷完,主要是糯米糍和桂味兩(liang) 個(ge) 品種,平均價(jia) 格約為(wei) 25元/斤。”農(nong) 場總經理韓委明說。在荔枝主要產(chan) 區茂名高州市,荔枝電商豐(feng) 盛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何達為(wei) 表示,並未感受到今年荔枝市場有“暴跌”跡象。“我們(men) 正愁貨源呢,價(jia) 格高到我們(men) 一直不敢加工荔枝幹。2021年荔枝季中期就開始加工了,今年到尾期才敢加工。”

  事實上,好品種、高品質的荔枝不僅(jin) 沒降價(jia) ,還十分緊俏。東(dong) 莞市樟木頭鎮是廣東(dong) 省主推的十大荔枝優(you) 質品種觀音綠的主產(chan) 區,樟木頭鎮嶺南荔園總經理王敏康介紹,今年荔園已銷售觀音綠約3萬(wan) 斤,平均價(jia) 格達80元/斤,八成以上都已售完。東(dong) 莞桂冠荔枝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社長、廣東(dong) 省荔枝工匠黃誌強近日也在朋友圈為(wei) 其培育的高端荔枝預售“喊話”:“新品種26日上市,定價(jia) 760元一斤,限量供應,要買(mai) 的顧客趕緊下單。”

  “大跳水”的說法從(cong) 何而來?又如何解釋價(jia) 格上的反差?“對荔枝價(jia) 格要理性看待,所謂‘跳水價(jia) ’隻是小範圍、階段性的狀況。”東(dong) 莞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盧達明告訴記者,今年廣東(dong) 茂名、湛江等大產(chan) 區都是豐(feng) 產(chan) 大年,東(dong) 莞產(chan) 區雖為(wei) 中年份,但產(chan) 量也有所增長,由於(yu) 荔枝大量上市集中在一兩(liang) 周內(nei) ,給銷售帶來很大考驗。雨水是荔枝的“天敵”,端午節前廣東(dong) “龍舟水”連下幾天,一些果農(nong) 怕荔枝在樹上爆果,同時也擔心節後滯銷,再加上陰雨天導致休閑采摘客流下降,幾方麵因素疊加,造成少數種植戶心理波動,低價(jia) 拋售荔枝。而隨著端午節後天氣轉晴,價(jia) 格已經回升。

  此外,高端荔枝的價(jia) 格走高也符合市場規律。盧達明介紹,東(dong) 莞荔枝價(jia) 格波動主要集中在桂味、糯米糍兩(liang) 個(ge) 產(chan) 量大的大眾(zhong) 品種。而高端荔枝品種本身產(chan) 量不大,隨著高端消費人群對東(dong) 莞品牌荔枝的認可,一些品種在大城市高端商超供不應求,早被預訂一空。如東(dong) 莞冰荔今年產(chan) 量僅(jin) 約1萬(wan) 斤,特級冰荔在高端百貨中可賣到760元一斤。

  應對波動 破解“卡點”

  據了解,荔枝種植戶對於(yu) 價(jia) 格信息敏感,“跳水價(jia) ”也好,“天價(jia) 荔枝”也好,極端價(jia) 格的信息往往影響荔農(nong) 的信心和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龍舟水’密集時,聽說有果農(nong) 以2.8元的低價(jia) 拋售好荔枝,我們(men) 非常痛心。消費者當然希望物美價(jia) 廉,但今年享受了荔農(nong) 虧(kui) 本的‘荔枝自由’,明年產(chan) 量可能會(hui) 降低,哪還有‘自由’?所以保持荔枝價(jia) 格平穩至關(guan) 重要。”盧達明說。

  今年荔枝季,從(cong) 廣東(dong) 農(nong) 業(ye) 、科技等部門到荔枝流通、加工各領域的龍頭企業(ye) 都積極作為(wei) ,針對荔枝走向市場、走上餐桌各環節的“卡點”發力,挺荔枝價(jia) 格、穩荔農(nong) 信心。

  惡劣天氣是導致荔枝價(jia) 格劇烈波動的一大因素,廣東(dong) 多地通過創新農(nong) 業(ye) 保險為(wei) 荔農(nong) 保駕護航。如東(dong) 莞市開發的特色創新荔枝氣象指數險,便在“龍舟水”期間有效減少了許多荔農(nong) 的損失。“荔枝氣象險保障高、賠付簡單,很受荔農(nong) 歡迎。隻要強降水、大風等氣象指數達到一定條件,不用核實荔農(nong) 實際上有沒有損失,便能觸發每畝(mu) 5000元的賠付,去年推出後,已為(wei) 10.3萬(wan) 畝(mu) 荔枝提供了保障,保障金額達3億(yi) 元。今年很多農(nong) 戶早早便打來電話谘詢政府補貼投保事宜。”東(dong) 莞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計劃財務科負責人莫玲英說。

  荔枝“一日色變,二日香變”的特點,使得采摘、儲(chu) 存、運輸各環節保鮮能力成為(wei) 影響價(jia) 格的重要因素。今年荔枝季,廣東(dong) 省科技廳啟動“科技助力鄉(xiang) 村荔枝保鮮增收惠民行動”,組織科研院所、企業(ye) 深入荔枝主產(chan) 區茂名高州市,開展荔枝預冷服務和保鮮技術推廣,解決(jue) 保鮮“最初一公裏”問題,預計將完成荔枝預冷保鮮處理4000噸,帶動農(nong) 戶增加銷售額達4000萬(wan) 元,為(wei) 果農(nong) 流通減損800萬(wan) 元。同時針對荔枝保鮮技術轉化不足的問題,廣東(dong) 組織了荔枝保鮮技術集成與(yu) 應用示範項目,帶動全省荔農(nong) 、合作社、電商實現保鮮科技化。

  延長荔枝深加工鏈條、擴大產(chan) 業(ye) 半徑,也是應對市場價(jia) 格波動的關(guan) 鍵一招。數據顯示,廣東(dong) 荔枝產(chan) 業(ye) 超過90%以鮮果銷售為(wei) 主,精深加工率不到10%。近兩(liang) 年,廣東(dong) 大力推動龍頭企業(ye) 采購鮮果進行精深加工,給荔農(nong) 吃下“定心丸”。“廣藥王老吉通過大量采購黑葉、白蠟等不適合鮮果銷售的品種,為(wei) 當地荔枝鮮果銷售穩住市場價(jia) 格。”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chan) 業(ye) 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趙敏告訴記者。今年,廣藥集團已向廣東(dong) 高州多家荔枝合作社采購200萬(wan) 斤鮮果投入深加工生產(chan) 線。“以往產(chan) 量大了,有的企業(ye) 會(hui) 壓價(jia) 來收。現在有大企業(ye) 參與(yu) 荔枝深加工,這就為(wei) 農(nong) 戶增加了銷售新路子。”柏橋農(nong) 創園園長林常珍說。

  做靚品牌 人人樂(le) 購

  長遠來看,荔枝市場價(jia) 格的穩定,還有賴於(yu) 荔枝全產(chan) 業(ye) 鏈從(cong) 品種、品質、品牌等方麵多管齊下,並建立高效的市場體(ti) 係。對此,廣東(dong) 各荔枝產(chan) 區都在因地製宜進行探索。

  “打好荔枝牌,破解市場難題,東(dong) 莞有‘三找’。”盧達明說,“一是找曆史。東(dong) 莞在唐朝時就有成片的荔枝園,‘莞荔’品質優(you) 異,入選中國重要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名錄,完全可以打好曆史文化這張牌。二是找定位。多年來,東(dong) 莞優(you) 質荔枝品種占比超過80%。廣東(dong) 省主推的十大荔枝品種中,觀音綠、冰荔、嶺豐(feng) 糯、唐夏紅4種均在東(dong) 莞選育。東(dong) 莞荔枝定位高端,底氣很足。三是找市場。今天莞荔已走出廣東(dong) ,在北京、上海、長沙舉(ju) 辦高端品牌推介會(hui) ,攜手京東(dong) 及長沙紅星全球農(nong) 批中心、北京首衡等大渠道商,開發莞荔天團動漫IP覆蓋公交、地鐵、高鐵,使‘高端荔枝出東(dong) 莞’的品牌形象漸入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廣東(dong) 農(nong) 業(ye) 部門全力推動農(nong) 產(chan) 品“12221”市場體(ti) 係建設,推出“1”個(ge) 農(nong) 產(chan) 品大數據,組建銷區采購商和培養(yang) 產(chan) 區經紀人“2”支隊伍,拓展銷區和產(chan) 區“2”大市場,策劃采購商走進產(chan) 區和農(nong) 產(chan) 品走進大市場“2”場活動,實現品牌打造、銷量提升、市場引導、品種改良、農(nong) 民致富等“1”攬子目標。到今天,荔枝市場體(ti) 係的建設已成效斐然。

  為(wei) 幫助荔農(nong) 實現豐(feng) 產(chan) 又增收,廣東(dong) 在6月初召開荔枝營銷工作推進會(hui) ,提出持續打好“12221”組合拳,用大數據指導荔枝產(chan) 銷,以“互聯網+”整合農(nong) 村電商資源,持續開拓京津冀、長三角、川渝等國內(nei) 主要消費市場,並努力拓寬荔枝國際貿易渠道,“喊全球吃廣東(dong) 荔枝”。同時,要求各地在完善荔枝產(chan) 業(ye) 鏈條上下功夫,推動品種培優(you) ,做好荔枝上市期間的品質把控,努力延長產(chan) 業(ye) 鏈,發展“荔枝+”旅遊,拓寬農(nong) 民增收渠道。“我們(men) 有信心通過努力營造一個(ge) 價(jia) 格平穩的市場,推動荔枝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荔農(nong) 豐(feng) 產(chan) 豐(feng) 收、消費者實現‘荔枝自由’。”盧達明說。(經濟日報)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