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中國辣椒年產量穩居世界第一 食辣人口超5億

發布時間:2023-10-07 16:12: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在中國,“辣”是不少地方餐桌上的一大特色。從(cong) 四川的麻辣火鍋到湖南的剁椒魚頭再到陝西的油潑辣子麵,由南到北,總有食客對辣有著獨一份偏愛。

  近日舉(ju) 辦的第二屆中國數字辣椒產(chan) 業(ye) 發展大會(hui) 發布數據顯示,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辣椒消費國,同時辣椒年產(chan) 量穩居世界第一,種植範圍覆蓋全國28個(ge) 省(區、市),產(chan) 業(ye) 規模持續擴大。眼下,正值新一季辣椒收獲上市時節,今年各地辣椒生產(chan) 情況怎樣?市場供需形勢如何?本報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中國辣椒產(chan) 量占全球近一半

  辣椒別名辣茄、海椒,是重要的蔬菜品種。數據顯示,當前中國辣椒年種植麵積超過3000萬(wan) 畝(mu) ,占全國蔬菜種植麵積的10%左右,在各類蔬菜中位居前列。

  “從(cong) 400多年前傳(chuan) 入中國時僅(jin) 作觀賞用,到後來的食用、藥用,辣椒的多樣性價(jia) 值不斷被發現,種植規模也隨之擴大。”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農(nong) 業(ye) 信息研究所副研究館員林巧介紹,辣椒營養(yang) 豐(feng) 富、風味多樣、生長性強,可鮮食,也可加工成辣椒醬、幹辣椒和辣椒油等產(chan) 品;除了食用價(jia) 值,辣椒還具有重要的經濟價(jia) 值和社會(hui) 價(jia) 值,辣椒素、辣椒紅素和辣椒堿在醫療、食品和工業(ye) 等領域均有應用。近年來,全球辣椒種植麵積與(yu) 產(chan) 量穩步增長,中國辣椒產(chan) 業(ye) 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nong) 業(ye) 組織統計數據,2000—2021年,全球30%以上的辣椒在中國種植,2021年中國辣椒種植麵積占全球種植麵積的36.72%,較2000年增長了約5.59個(ge) 百分點,是世界辣椒種植的主要國家。產(chan) 量方麵,全球及中國辣椒產(chan) 量近年均大幅增長,其中中國產(chan) 量占全球近一半,是全球最大的辣椒主產(chan) 國。

  與(yu) 生產(chan) 規模一同擴大的是國人對辣椒的需求。林巧表示,近年來,辛辣飲食文化廣泛傳(chuan) 播,統計顯示全國食辣人口超過5億(yi) ,其中江西、貴州、湖南、四川和重慶等地是食辣的主要區域。同時,不同地區呈現不同的食辣特點,例如四川和重慶偏好麻辣,貴州偏好糟辣,湖北偏好鹵辣,湖南偏好香辣,廣西和雲(yun) 南等地偏好酸辣。

  9月中旬,王老吉、美團外賣及多家媒體(ti) 機構聯合發布了一份辣文化調查報告,全國超六成受訪者表示喜歡吃辣,其中非常喜歡吃辣的占24.37%,明確表示不喜歡吃辣的占6.65%;有近八成餐廳售賣辣菜,其中最受歡迎的辣菜是四川菜,湖南菜的辣度等級獲評第一。

  不僅(jin) 滿足國內(nei) 需求,中國辣椒也走上了全球消費者的餐桌。據介紹,全球範圍內(nei) ,辣椒及其製品已有1000餘(yu) 種,超過2/3的國家或地區種植或食用辣椒。目前,中國是主要的辣椒出口國之一,出口的辣椒分為(wei) 幹辣椒和鮮辣椒,包括未磨的辣椒幹、已磨的辣椒、鮮或冷藏的辣椒等。

  根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業(ye) 貿易促進中心官網數據,2022年,中國辣椒出口額17億(yi) 美元,同比增長11.6%。其中,幹辣椒出口額15.6億(yi) 美元,同比增長8.1%;鮮辣椒出口額1.4億(yi) 美元,同比增長71.2%;中國辣椒前三大出口市場依次為(wei) 美國、日本和西班牙,合計占辣椒出口總額的41.1%。

  黔豫滇3省種植麵積約占全國1/3

  隨著辣椒市場需求的持續增加,全國多地積極布局。

  從(cong) 規模看,貴州省作為(wei) 中國最早食用辣椒的地區之一,如今辣椒種植麵積常年穩定在500萬(wan) 畝(mu) 以上,約占全國的1/6,是國內(nei) 辣椒種植第一大省。

  關(guan) 於(yu) 貴州與(yu) 辣椒的淵源,1721年的《思州府誌》記載道:“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鹽”,講述了曾經的貴州缺少食鹽,當地民眾(zhong) 在反複嚐試後選擇了辣椒作為(wei) 代鹽之物,這也是辣椒在中國用於(yu) 食用的較早記載。貴州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副廳長步濤介紹,經過多年種植,憑借獨特的生態、氣候和環境優(you) 勢,貴州生產(chan) 的辣椒品類不斷豐(feng) 富,遵義(yi) 朝天椒、大方皺椒、花溪辣椒等地方特色品種以及老幹媽、苗姑娘等品牌在國內(nei) 外市場上享有較高聲譽。

  “隨著辣椒產(chan) 品進一步拓展,食辣人群的增加、地區的擴大,辣椒市場正呈現產(chan) 銷兩(liang) 旺的態勢。”步濤說,貴州近年持續穩定辣椒種植麵積,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廣綠色高質高效生產(chan) 技術,今年全省辣椒種植麵積達到520萬(wan) 畝(mu) ,仍是全國唯一超過500萬(wan) 畝(mu) 的省份,預計產(chan) 量770萬(wan) 噸,種植業(ye) 產(chan) 值300億(yi) 元以上、加工產(chan) 值160億(yi) 元以上,產(chan) 銷規模繼續位列全國第一。

  除了貴州,河南、雲(yun) 南、湖南、四川、內(nei) 蒙古等地也是辣椒種植大省(區)。其中,河南、雲(yun) 南種植麵積均在200萬(wan) 畝(mu) 以上,與(yu) 貴州一起位列全國辣椒種植麵積前三位,3省種植總麵積超過1000萬(wan) 畝(mu) ,占全國辣椒種植麵積1/3左右。

  在“中原糧倉(cang) ”河南的農(nong) 業(ye) 版圖中,不僅(jin) 有種植麵積全國第一的小麥,還有全國最大的朝天椒種植區。河南省農(nong) 業(ye) 科學院園藝研究所茄果類研究室主任姚秋菊介紹,河南辣椒種植麵積穩定在300萬(wan) 畝(mu) 左右,其中以朝天椒品種最具優(you) 勢。朝天椒屬茄科辣椒屬,又名三櫻椒、天鷹椒,可鮮食、泡製,又可作為(wei) 幹辣椒使用,是優(you) 良的鮮食和加工蔬菜。近年來,朝天椒的栽培麵積占全國辣椒的比重逐年上升,其中河南朝天椒種植麵積居全國首位,年產(chan) 銷量約50萬(wan) 噸,在內(nei) 銷和外貿上也居全國之首。

  “在各地持續布局下,國內(nei) 辣椒種植正在形成一些相對穩定的產(chan) 區,如嗜辣的湖南、貴州、四川、重慶為(wei) 單生朝天椒幹椒主產(chan) 區,‘南菜北運’基地廣西、雲(yun) 南主產(chan) 鮮食辣椒,河南、山東(dong) 、河北等地是簇生朝天椒主產(chan) 區。”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茄科蔬菜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王立浩說,全國範圍來看,當前辣椒種植已覆蓋28個(ge) 省(區、市),近10年種植麵積增長30%左右,辣椒產(chan) 業(ye) 規模持續擴大。

  辣椒產(chan) 業(ye) 促進農(nong) 民增收致富

  辣椒產(chan) 業(ye) 的持續發展有效滿足了市場需求,也成為(wei) 不少地方促進農(nong) 民增收的主產(chan) 業(ye) 之一。

  “今年咱這辣椒收成不錯,畝(mu) 產(chan) 超過了6000斤。”在內(nei) 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開魯縣義(yi) 和塔拉鎮複興(xing) 村,椒農(nong) 譚寶會(hui) 忙著采摘地裏的紅辣椒,“產(chan) 量高,售價(jia) 也有提升,今年比去年每斤高出0.1元,一畝(mu) 淨賺5000多元。”

  作為(wei) 全國縣域種植紅辣椒麵積最大地區,開魯縣每年紅辣椒種植麵積穩定在60萬(wan) 畝(mu) 以上。當地農(nong) 牧局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開魯縣種植紅辣椒已有60多年曆史,目前年均產(chan) 量30億(yi) 斤。辣椒產(chan) 業(ye) 的發展壯大,直接促進了6萬(wan) 戶農(nong) 民從(cong) 事紅辣椒種植,5萬(wan) 餘(yu) 人在紅辣椒全產(chan) 業(ye) 鏈就業(ye) ,每年勞動力務工收入達3.6億(yi) 元。

  在安徽省宿州市蕭縣,當地椒農(nong) 的主要收益並不來自辣椒果實的直接銷售,而是其中的一粒粒種子。“我們(men) 這有300多畝(mu) 標準化大棚育種基地,主要進行辣椒種子生產(chan) 繁育、加工銷售及技術推廣,每年帶動周邊100多戶農(nong) 民依靠辣椒育種增收1000萬(wan) 元以上。”位於(yu) 蕭縣的安徽華強種業(ye) 有限公司科研示範基地負責人穆克利說,今年市場銷售情況較好,目前基本賣完了,基地正為(wei) 新苗栽種作準備。

  蕭縣被譽為(wei) “全國辣椒製種第一縣”,其產(chan) 的辣椒種子不僅(jin) 銷往全國各地,還出口日韓及東(dong) 南亞(ya) 國家。蕭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蕭縣辣椒育種生產(chan) 量占全國辣椒雜交用種量的50%左右,其中鮮食類線椒份額更大,約占60%以上。目前,全縣年產(chan) 優(you) 質辣椒種子35萬(wan) 餘(yu) 公斤,產(chan) 值近10億(yi) 元,直接帶動6000戶以上農(nong) 民增收致富。

  “辣椒產(chan) 業(ye) 是農(nong) 業(ye) 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從(cong) 種植、製種到初加工、精深加工,辣椒產(chan) 業(ye) 鏈的不斷延長推動產(chan) 品附加值持續提升,進一步拓寬了農(nong) 民增收渠道。”林巧說,聚焦辣椒產(chan) 業(ye) ,目前各地已有相關(guan) 的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超70個(ge) ,形成全國名特優(you) 新農(nong) 產(chan) 品40個(ge) 左右,在助力地方農(nong) 業(ye) 經濟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等方麵發揮著積極作用。

  推動辣椒產(chan) 業(ye) 發展,各地還在繼續發力。貴州近日明確將圍繞“生態貴椒”持續打響省級公用品牌,大力支持地方區域品牌、企業(ye) 品牌創建和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chan) 品申報;內(nei) 蒙古提出支持集約化育苗企業(ye) 發展,持續推進露地加工辣椒規模化、機械化發展;湖南從(cong) 多層麵整合辣椒文化資源,挖掘富有食辣文化底蘊的辣椒文化產(chan) 品,力爭(zheng) 打造辣椒文化旅遊“新名片”。

  林巧認為(wei) ,當前,各地辣椒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但也麵臨(lin) 產(chan) 品同質化、種質資源挖掘利用不足、中高端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有待提升等問題,相關(guan) 地方還應進一步發揮本地特色,因地製宜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布局,培育更多抗病性強、適應機械化產(chan) 收的品種,提升辣椒生產(chan) 和管理的全程機械化水平。同時,開發更多符合不同市場需求的辣椒產(chan) 品,提高品牌美譽度、認可度,以品牌效應實現辣椒產(chan) 品增值、產(chan) 業(ye) 增收。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