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三季度經濟數據即將揭曉,部分指標有望延續回升態勢

發布時間:2023-10-16 08:47:00來源: 第一財經

  備受市場關(guan) 注的三季度宏觀經濟“成績單”陸續揭曉。

  國家統計局將於(yu) 10月18日發布三季度GDP增速、工業(ye) 、消費、投資等經濟數據。機構預計,受基數抬升的影響,三季度GDP同比增速或回落,但9月部分經濟指標有望延續回升態勢。

  從(cong) 目前已發布的外貿、社融信貸數據來看,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央行13日發布的金融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9.75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1.58萬(wan) 億(yi) 元;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wei) 29.33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同期多1.41萬(wan) 億(yi) 元。

  國務院總理李強13日在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zhuan) 家和企業(ye) 家座談會(hui) 時表示,要更加注重有力有效實施宏觀政策調控,進一步打好宏觀政策組合拳,提高政策舉(ju) 措的組合性、協同性、精準性,推動各項政策加快落地見效,加強政策預研儲(chu) 備,為(wei) 實現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央行行長潘功勝在13~14日召開的第48屆國際貨幣與(yu) 金融委員會(hui) (IMFC)會(hui) 議上提到,下一步,要持續用力、乘勢而上,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著力擴大內(nei) 需、提振信心,加快經濟良性循環,為(wei) 實體(ti) 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

  三季度GDP或同比增長4.5%左右

  今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加強逆周期調節,出台實施了一批針對性強的政策舉(ju) 措,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改善,經濟保持恢複向好態勢。

  李強在座談會(hui) 上指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在固本培元中持續回升向好。從(cong) 經濟形勢新變化看,三季度以來我國實際經濟運行持續好轉,積極因素不斷積累,為(wei) 實現全年發展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從(cong) 經濟發展大趨勢看,我國發展的基本麵沒有變,各方麵發展優(you) 勢沒有變而且在持續提升,新動能在加快成長壯大。

  “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前進道路上的困難挑戰,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yan) 峻,我國處於(yu) 經濟恢複和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關(guan) 鍵期,要堅定信心、精準施策、沉著應對。”李強說。

  第一財經研究院發布的最新一期“首席經濟學家信心指數”為(wei) 50.89,連續三個(ge) 月回升,維持在榮枯線以上。參與(yu) 調研的經濟學家認為(wei) ,未來經濟托舉(ju) 政策有望加碼,支撐經濟逐步企穩複蘇。

  他們(men) 認為(wei) ,近期經濟溫和修複,但受基數原因影響,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將低於(yu) 二季度,預測均值為(wei) 4.47%。今年整體(ti) 經濟增速將高於(yu) 5%的發展目標,他們(men) 對年度GDP同比增速給出的預測均值為(wei) 5.04%。

  中國銀行研究院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也稱,預計三季度GDP增長4.4%左右,四季度為(wei) 5.7%左右,全年增長5.2%左右,能夠實現預期目標。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分析,三季度GDP或將同比增長4.8%。三季度經濟呈“低開高走”態勢,7月受極端天氣等不利因素影響,多項宏觀數據不及預期;降準降息、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房地產(chan) 調控等宏觀逆周期政策持續發力,推動8月各項宏觀數據邊際回穩;從(cong) 9月高頻指標看,經濟回暖的積極因素正在增多。考慮到2022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速顯著反彈,今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將較二季度回落,但環比增速和兩(liang) 年平均增速有望回升。

  工業(ye) 增速小幅回升

  參與(yu) 調研的經濟學家對9月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速預測均值為(wei) 4.52%,稍高於(yu) 上月4.5%的公布數據。

  從(cong) 先行指標來看,9月製造業(ye) PMI連續4個(ge) 月回升,在連續5個(ge) 月運行在50%以下後重回擴張區間。中國物流與(yu) 采購聯合會(hui) 特約分析師張立群分析,9月PMI繼續回升,已高於(yu) 榮枯線,表明經濟回升力量進一步增強,回升態勢更為(wei) 明顯。同時也要看到,反映需求不足的企業(ye) 占比超過58%,需求收縮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企業(ye) 信心仍需提振。

  中信證券宏觀團隊預計,9月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速為(wei) 5.0%左右。製造業(ye) PMI回升表明製造業(ye) 企業(ye) 生產(chan) 活動明顯加快,高頻數據也顯示工業(ye) 企業(ye) 開工率和主要工業(ye) 產(chan) 品產(chan) 量指標多數表現較好,例如9月前28天汽車半鋼胎、全鋼胎開工率均值分別為(wei) 72.1%、63.2%,高於(yu) 去年同期10.9個(ge) 、7.2個(ge) 百分點;9月整車貨運流量指數同比增加3.5%。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稱,穩增長政策繼續發力提供支撐,盡管工業(ye) 企業(ye) 盈利增速壓力較大,但工業(ye) 需求逐漸複蘇,整體(ti) 開工率仍保持合理適度水平,工業(ye) 經濟整體(ti) 處在複蘇階段,預計9月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4.7%,較上月上升0.2個(ge) 百分點。

  消費加快複蘇

  參與(yu) 調研的經濟學家對9月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預測均值為(wei) 4.74%,較上月4.6%的公布值上升0.14個(ge) 百分點。

  興(xing) 業(ye) 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分析,伴隨著穩增長、擴內(nei) 需政策落地,居民就業(ye) 以及收入穩步修複,對消費構成重要支撐,社零複蘇下半段或已開啟。餐飲收入方麵,中秋節和國慶假期相連,長假帶動居民旅遊出行,提振服務消費。商品零售方麵,後地產(chan) 周期商品、石油及製品等分項或對商品消費形成額外支撐。

  溫彬表示,9月份,各地不斷出台促消費政策、組織開展各類促消費重點活動,加之恰逢中秋、國慶雙節,杭州亞(ya) 運會(hui) 貫穿假期,居民出行意願高漲,推動消費市場持續恢複向好。考慮到去年同期基數下滑,預計9月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有望回升至5.5%左右。

  汽車是消費的大頭,約占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十分之一。9月汽車銷量超預期,據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數據,當月汽車產(chan) 銷分別達到285萬(wan) 輛和285.8萬(wan) 輛,環比均增長10.7%,同比分別增長6.6%和9.5%,產(chan) 銷量均創曆史同期新高。

  乘聯會(hui) 秘書(shu) 長崔東(dong) 樹表示,“金九銀十”為(wei) 傳(chuan) 統車市旺季,各地新一輪地方補貼與(yu) 廠商三季度末衝(chong) 量共同發力,使得9月車市熱度很高。預計四季度汽車銷量也能實現較好增長。

  投資增速有望企穩

  參與(yu) 第一財經首席調研的經濟學家對9月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速的預測均值為(wei) 3.23%,與(yu) 前8個(ge) 月3.2%的同比增速基本持平。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表示,9月房地產(chan) 行業(ye) 繼續保持相對疲軟,嚴(yan) 重拖累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速;專(zhuan) 項債(zhai) 發行加速可能會(hui) 在短期內(nei) 為(wei) 基建投資提供支持;政府對高科技製造業(ye) 和食品安全相關(guan) 行業(ye) 的產(chan) 業(ye) 政策,可能帶動製造業(ye) 投資的增長。但綜合來看,他預計前三季度投資累計同比增速微降0.1個(ge) 百分點至3.1%。

  8月以來,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發行明顯提速。8月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發行規模為(wei) 5945.77億(yi) 元,創今年以來月度新高;9月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發行3569.34億(yi) 元,保持較快節奏。截至目前,福建、陝西、青島等多地宣布今年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已發行完畢。

  財政部國庫司司長李先忠此前表示,專(zhuan) 項債(zhai) 券發行使用提速,帶動擴大有效投資。今年以來,財政部積極指導地方嚴(yan) 格專(zhuan) 項債(zhai) 券項目的審核把關(guan) ,做好項目儲(chu) 備等基礎工作,同時優(you) 化專(zhuan) 項債(zhai) 券額度分配,重點向經濟大省特別是製造業(ye) 集中的地區傾(qing) 斜,優(you) 先支持成熟度高的項目和在建項目。

  展望四季度,宏觀政策依然有較大空間。李強指出,要更加注重有力有效實施宏觀政策調控,進一步打好宏觀政策組合拳,提高政策舉(ju) 措的組合性、協同性、精準性,推動各項政策加快落地見效,加強政策預研儲(chu) 備,為(wei) 實現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提供有力支撐。更加注重轉方式、調結構、增動能,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把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新科技、新賽道、新市場,找準發力方向,謀劃載體(ti) 抓手,加快培育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優(you) 勢。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稱,積極的財政政策應繼續用好政策空間、找準發力方向。應在支出、減稅降費、專(zhuan) 項債(zhai) 等諸多方麵加力提效,合理加快財政支出進度,保持必要支出強度,優(you) 化支出結構。加強專(zhuan) 項債(zhai) 項目儲(chu) 備和投後管理,促使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和專(zhuan) 項債(zhai) 共同發力,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分析,當前國內(nei) 需求仍顯不足,需貨幣寬鬆加力。隨著MLF(中期借貸便利)迎來到期高峰疊加一攬子化債(zhai) 方案落地,年內(nei) 資金缺口猶存,需要貨幣政策繼續創造適宜的寬鬆環境,不排除年內(nei) 繼續降息、降準的可能性。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