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畝產1251.5公斤!袁隆平“超級稻”又有新成績了

發布時間:2023-10-18 08:41: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0月17日消息(總台中國之聲記者鶴佳)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超鏈接》報道,2023年超級雜交稻單季畝(mu) 產(chan) 1200公斤超高產(chan) 攻關(guan) 測產(chan) 驗收會(hui) 14日在四川省涼山州德昌縣舉(ju) 行,最終測定3塊田平均畝(mu) 產(chan) 1251.5公斤,創造了雜交水稻單季畝(mu) 產(chan) 的世界新紀錄。

  據了解,該示範田麵積為(wei) 110畝(mu) ,種植品種為(wei) “粒兩(liang) 優(you) 8022”,今年3月20日開始水稻旱育秧播種,4月24日至5月5日移栽。示範片育秧采用早育稀播、寬窄行定距移栽、測土配方施肥、科學管水、病蟲綜合防治等技術措施。

  “粒兩(liang) 優(you) 8022”是如何被培育出來的?超級雜交稻產(chan) 量為(wei) 何能屢破紀錄?水稻畝(mu) 產(chan) 有理論上限嗎?

  高產(chan) =良種+良法

  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栽培室主任李建武介紹,“粒兩(liang) 優(you) 8022”是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用小粒型不育係與(yu) 大粒型恢複係配置而成的新品種,目前尚未經國家審定,預計1~2年後才能大麵積種植推廣。

  與(yu) 傳(chuan) 統雜交水稻相比,“粒兩(liang) 優(you) 8022”具有以下品種優(you) 勢:一是植株形態好,矮而健壯,抗倒伏能力強;二是穗子大,每穗粒數多,平均總粒數達280粒,最大穗粒數能到600多粒,且結實率高,高產(chan) 潛力大;三是對病蟲害抗性強;四是米質好,符合優(you) 質稻品質的二級標準。

  能取得平均畝(mu) 產(chan) 1251.5公斤的成果,除了良好的品種優(you) 勢外,先進的種植管護技術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在種植密度上,“粒兩(liang) 優(you) 8022”的種植密度要比傳(chuan) 統品種稍高,保證每畝(mu) 穗粒數;在施肥方法上,由於(yu) 是大穗型品種,通過將前期肥料置於(yu) 中後期,保證大穗形成;在水分管理上,改傳(chuan) 統大水灌溉為(wei) 濕潤灌溉,幫助水稻根係生長,為(wei) 產(chan) 量打下抗倒伏基礎;在栽培管理方式上,一改往年的單家獨戶種植方式,由村股份合作社統一生產(chan) 管理,嚴(yan) 格執行製定的技術方案。

  不斷突破的紀錄

  雜交水稻的高產(chan) 紀錄一直在刷新。1996年,農(nong) 業(ye) 部啟動超級稻育種攻關(guan) 計劃,計劃共實現5期產(chan) 量突破。分別在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和2017年,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團隊成功實現了單季畝(mu) 產(chan) 突破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目標。2018年,袁隆平院士提出單季畝(mu) 產(chan) 1200公斤的產(chan) 量目標,曆時5年終於(yu) 取得突破。

  除單季稻的攻關(guan) 計劃外,2019年還啟動了雙季稻周年畝(mu) 產(chan) 攻關(guan) ,2020年湖南衡南試驗示範基地雙季稻周年畝(mu) 產(chan) 就已經完成這一目標,2021年周年畝(mu) 產(chan) 又突破1600公斤。

  李建武介紹,我國的雜交水稻試驗示範基地主要有兩(liang) 類:一類是探索水稻產(chan) 量潛力的超級稻超高產(chan) 攻關(guan) 示範點。今年全國共布設三個(ge) ,其中雲(yun) 南蒙自示範基地測產(chan) 達1186.00公斤,貴州長順示範基地達1022公斤,此次在四川德昌率先突破水稻1200公斤。另一類是大麵積技術試驗示範基地。單在湖南,結合“三分地養(yang) 活一個(ge) 人”工程,就建立了32個(ge) 基地,負責雜交水稻高產(chan) 技術和新品種的示範推廣。

  10年磨一“種”

  要想獲得一顆優(you) 良的雜交水稻種子,可以說是曆經磨難、萬(wan) 裏挑一。李建武介紹,育種家從(cong) 田裏選出兩(liang) 個(ge) 品種進行人工雜交,並種下雜交種子;種子長出來後,又從(cong) 後代中選出優(you) 良的單株進行種植……如此優(you) 中選優(you) ,需要經過8~9代,4~5年的時間,才完成了雜交選親(qin) 本的一步。

  如果要將雜交水稻品種正式推向市場,需要將親(qin) 本進行配組,若表現良好則可進入品種審定程序。審定程序需經過2~3年時間,在不同試驗點和生態區進行試驗,若產(chan) 量高、抗性好、米質優(you) ,通過嚴(yan) 格篩選和評價(jia) ,才能被審定合法推廣。“從(cong) 育種家第一次做雜交到合法推廣,一般至少要10年時間。”李建武說。

  而要想成為(wei) 超級稻品種,還需要取得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的認證,最主要的標準是產(chan) 量高。以晚稻為(wei) 例,需要畝(mu) 產(chan) 在720公斤以上。目前,已認定的超級稻品種有129個(ge) 。

  按照袁隆平院士的測算,每年種一季的單季稻,在湖南長沙的高溫條件下,理論產(chan) 量最高可達每畝(mu) 1500公斤。李建武說:“未來提高水稻產(chan) 量,一方麵需要繼續擴大雜交水稻雜種優(you) 勢利用的幅度,比如采用遠緣雜交的方法;另一方麵,還需要結合生物技術,達到如虎添翼的效果。”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