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老年人改善居住環境需求 適老化改造勢在必行
老齡化社會(hui) 正在加速走來。老年人的養(yang) 老生活、社會(hui) 保障、醫療服務等問題關(guan) 乎每一個(ge) 家庭的和諧美滿。如何更好解決(jue) 老年人居住問題,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guan) 注。
關(guan) 於(yu) 老齡化社會(hui) 與(yu) 住房消費的關(guan) 係,人們(men) 持不同觀點。有人認為(wei) ,隨著年齡增長,對收入的預期逐步降低,住房消費意願自然不強了。也有人覺得,老齡化社會(hui) 讓家庭規模小型化特征更加突出,出現相當數量的獨居和空巢老人,老年人同樣有適老化的居住需求,他們(men) 的住房消費需求仍將釋放。這些觀點似乎都有道理。
改善型換購是推動老年人住房消費的一個(ge) 重要因素。不可否認,在大城市,老年人居住的房屋,特別是核心區域的住房,隨著過去20多年房價(jia) 快速上漲,已經成為(wei) 他們(men) 主要的家庭資產(chan) 。而城中心的老房子通常有麵積小、戶型不夠合理、沒電梯、物業(ye) 服務不完善、活動場所缺乏等問題。於(yu) 是,一些老年人選擇賣掉城中心的房子,去距離稍遠、房價(jia) 略低的地方改善居住條件。
老年人群購房比重並不低。以北京為(wei) 例,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與(yu) 北京鏈家研究院聯合推出的《積極老齡化 適老新居住》報告顯示,北京購房老人樣本中,出於(yu) 改善住房條件或周邊配套動機而購房的占比高達69.1%;2022年北京市55歲以上老年群體(ti) 購房占比達11.4%。報告認為(wei) ,近年來老年人群購房比重呈現階段性上升趨勢,老年群體(ti) 置業(ye) 需求有所增長。隨著我國住房市場逐步從(cong) “增量發展”轉入“存量優(you) 化”階段,適老化居住需求成為(wei) 撬動老年人住房消費的重要杠杆。
老年人居住消費潛力值得挖掘。除了為(wei) 改善居住條件把房子換到略遠的位置之外,還有很多老人選擇在子女居住地附近購房,方便照顧孫輩或得到子女照顧。當前有一些老年居住社區慢慢興(xing) 起,這些老年社區往往建在距離中心城區較遠的地方,提供較為(wei) 全麵的養(yang) 老、醫療等服務,吸引老年人購房入住。居住消費不僅(jin) 僅(jin) 是購房消費,老年人除了有直接購房或者換購住房的需求外,對居住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針對老年人的住房經紀服務、物業(ye) 服務都有待進一步完善。購房後,適老化的家裝等服務也有廣闊前景,為(wei) 老年人提供整裝、適老化設計,且物美價(jia) 廉的裝修服務值得家裝行業(ye) 進一步探索。
不過,對老年人住房消費應適當引導,避免衝(chong) 動消費。老年人能夠接觸到的信息相比年輕人較為(wei) 有限,綜合辨別各方信息的能力較弱。樓盤銷售人員和房地產(chan) 經紀服務人員在針對老年人提供服務時,應該從(cong) 老年人的切身需求出發提供購房建議,保護好老年消費者,注重誠信,引導他們(men) 理性消費。
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勢在必行。改善住房條件是很多老人的期待,然而直接購房或改善型換購往往對家庭支付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對於(yu) 相當數量的老人而言,居住在現有老舊小區是更現實的選擇。因此,對老舊小區進行適老化改造是提升老年人居住質量的必要途徑。上述報告顯示,北京市七成以上的老人居住在老舊小區,住宅適老化程度顯著不足。目前,我國正在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各地積累了不少好的經驗做法,對於(yu) 加裝電梯等老舊小區改造中難啃的硬骨頭也在探索解決(jue) ,老舊小區改造將讓更多老年人受益。
適老化改造需要更多資金和製度支持。住宅適老化改造應形成產(chan) 業(ye) ,成為(wei) 住房消費新增長點。適老化改造麵臨(lin) 資金不足的難題,應積極探索政府、社會(hui) 、居民個(ge) 人多方出資模式,多渠道籌措資金。同時,我國正在探索房屋養(yang) 老金製度,這項製度旨在長遠保障房屋的安全和居住品質,穩定商品住房價(jia) 值。
居住適老化改造的重點和難點在於(yu) 居住服務的提升。居住品質提升不僅(jin) 在於(yu) 房子更新、麵積更大,更在於(yu) 服務的完善。還應進一步提升社區養(yang) 老基礎設施和相關(guan) 服務的供給。社區養(yang) 老服務可以成為(wei) 改善老年人生活品質的重要途徑,成為(wei) 居家養(yang) 老模式的有益補充,這就需要構建一支專(zhuan) 業(ye) 的養(yang) 老服務隊伍。(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亢 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