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增三項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央廣網北京11月12日消息(記者朱敏 滿朝旭)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當地時間10日宣布,我國河北寬城傳(chuan) 統板栗栽培係統、安徽銅陵白薑種植係統和浙江仙居古楊梅群複合種養(yang) 係統三項遺產(chan) 係統,被正式認定為(wei) 全球重要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
河北寬城傳(chuan) 統板栗栽培係統已有3000多年曆史,是以板栗栽培為(wei) 核心,作物、藥材、家禽等合理配置的複合種養(yang) 體(ti) 係。
寬城滿族自治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經濟作物站站長、高級農(nong) 藝師商賀利:在種植板栗的過程中形成“山頂喬(qiao) 木和灌木戴帽,山間板栗攔腰,山下作物壓角,村莊道路河流纏繞”這樣一種立體(ti) 的板栗栽植和生態人文的自然生態景觀。還有林下的複合種植,種植中藥材、油葵,林下養(yang) 雞、養(yang) 蜂等這一係列的立體(ti) 經營模式。
安徽銅陵白薑種植係統已有2000多年曆史。銅陵市白薑研究會(hui) 副會(hui) 長姚繼貴指出,當地居民創造了薑閣保種催芽、高畦高壟種植、芭茅搭棚遮蔭等三項獨特的傳(chuan) 統生產(chan) 技術。
姚繼貴:傳(chuan) 統精湛的、獨特的種植技藝,處處體(ti) 現了人與(yu) 自然的完美結合,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澱和內(nei) 涵,也是獨一無二的生態農(nong) 業(ye) 景觀。
浙江仙居古楊梅群複合種養(yang) 係統是“梅-茶-雞-蜂”有機結合的複合型山地農(nong) 業(ye) 模式。台州仙居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黨(dang) 組成員、總農(nong) 藝師朱水星說,仙居是世界人工栽培楊梅起源地之一,距今已有1600年的楊梅栽培史。
朱水星:別人做楊梅是做產(chan) 業(ye) ,我們(men) 現在開始做文化。通過楊梅的重要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申遺的成功,促進我們(men) 鄉(xiang) 村旅遊發展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
截至目前,我國全球重要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增至22項,數量繼續保持世界首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