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土壤修複大會成功舉辦!受傷的土壤要怎麽“治”?
央廣網北京11月12日消息(記者富賾)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超鏈接》報道,近日,第三屆全國土壤修複大會(hui) 在南京落幕。本次會(hui) 議以“綠色低碳修複·淨土潔食居安”為(wei) 主題,聚焦土壤環境與(yu) 汙染修複領域的研究前沿,旨在促進我國土壤綠色低碳修複科技創新與(yu) 產(chan) 業(ye) 化發展,為(wei) 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生態文明和美麗(li) 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土壤是萬(wan) 物生長的基礎,什麽(me) 樣的土壤算是受了傷(shang) ?受傷(shang) 後的土壤又該如何修複?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減少對大地環境的汙染?
什麽(me) 樣的土壤算是受了傷(shang) ?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土壤與(yu) 地下水環境教研所所長侯德義(yi) 介紹,如果土壤中的汙染物濃度達到一定水平,會(hui) 對人體(ti) 健康或生態環境帶來風險,則認為(wei) 土壤被汙染、需要修複。
在具體(ti) 實踐中,通常會(hui) 製定閾值,如果汙染物含量低於(yu) 閾值則認為(wei) 對人體(ti) 健康或生態環境不存在潛在風險。如我國在2018年發布《土壤環境質量 農(nong) 用地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其中包括土壤汙染物的篩選值和管製值。如果汙染物含量低於(yu) 篩選值,則認為(wei) 沒有風險;如果高於(yu) 篩選值,尤其處於(yu) 篩選值與(yu) 管製值之間,則要進行風險評估。
與(yu) 對待水和大氣不同,土壤修複是基於(yu) 風險的管理,需要根據土壤實際用途進行具體(ti) 風險值的計算,若風險值超出可接受範圍則需要進行修複,這個(ge) 閾值通常也作為(wei) 修複的目標值。對於(yu) 不同類型的土壤,閾值的差異也較大。比如,對於(yu) 建設用地,重金屬鎘(Cd)的篩選值約為(wei) 20ppm(0.002%);對於(yu) 農(nong) 田,鎘(Cd)的篩選值在0.3~0.8ppm之間。
建設用地土壤為(wei) 何也要修複?
農(nong) 田需要種植糧食,需要進行土壤修複很好理解;建設用地隻是用來蓋房子,為(wei) 何也需要土壤修複?侯德義(yi) 介紹,除了保障糧食安全,土壤修複的必要性還體(ti) 現在保障人居安全和飲水安全。
如果建設用地存在土壤汙染,會(hui) 對人體(ti) 帶來較大的健康風險。一方麵,有些汙染物具有揮發性,能夠通過建築物的裂隙進入室內(nei) ,有的土壤汙染物甚至能夠上升到30層樓高;另一方麵,雖然城市室外裸露土壤不多,但有些土壤仍然可以通過揚塵進入室內(nei) 與(yu) 皮膚接觸,或被兒(er) 童玩耍時誤食。
對於(yu) 飲水安全,由於(yu) 地下水來源於(yu) 天然降水,如果土壤存在汙染,雨水下滲就會(hui) 造成地下水汙染,那麽(me) 對於(yu) 農(nong) 村地區或使用地下水的城市地區而言,土壤汙染就對飲水安全造成了威脅。
受傷(shang) 後的土壤怎麽(me) 修複?
侯德義(yi) 介紹,不同地區、不同狀態的土壤,修複方式也有較大差異,需要根據土壤特性、汙染條件和程度、當地氣候條件以及周邊敏感人群等一係列因素來確定。一些大型的修複項目,往往單一的技術無法滿足修複需求,此時還需要將多種技術組合起來集成修複。
對於(yu) 農(nong) 田而言,土壤汙染超出可接受風險意味著農(nong) 作物果實的汙染物超標。首先可以通過添加土壤改良劑等措施進行治理,同時監控農(nong) 作物汙染物的殘留,最終目標是確保農(nong) 產(chan) 品汙染物濃度不超食品安全標準。如果通過土壤改良等手段無法達成目標,則可以禁止種植某種農(nong) 作物,改種其他富集效應較弱的農(nong) 作物。如果汙染實在過於(yu) 嚴(yan) 重,種植不同農(nong) 作物都存在汙染物濃度的超標,則可以進行退耕還林。
對於(yu) 建設用地,需要根據建築物過渡方式、汙染物種類以及土壤結構等進行風險評估,若發現風險不可接受,一方麵可以進行風險管控,切斷汙染物傳(chuan) 播途徑,抑製揮發性汙染物的擴散;另一方麵可以采取修複措施,通過化學、生物或物理手段將汙染物濃度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侯德義(yi) 表示,對於(yu) 土壤保護和土壤修複來說,每個(ge) 人都能成為(wei) 其中的一份子。首先,95%的食物直接或間接地產(chan) 自土壤,每個(ge) 人都需要更多地了解土壤的形成、結構和在生態係統中的重要作用,培養(yang) 對土壤的感情,向周圍人宣傳(chuan) 土壤的重要性,推動全社會(hui) 對土壤的重視。其次,日常生活中做到垃圾分類,使用環保型產(chan) 品,對土壤汙染行為(wei) 進行監督,這些行為(wei) 都能有效保護土壤環境的健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