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年輕人開啟“打聽式旅遊”

發布時間:2023-12-06 15:14: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淩晨一兩(liang) 點坐綠皮火車,拿著攻略一天逛完N個(ge) 景點,日行三四萬(wan) 步,趕完景點趕早八……在“青春沒有售價(jia) ,瘋狂就在當下”的勁頭下,“特種兵旅遊”曾爆火全網,年輕人旅遊一度追求一張攻略、極速“打卡”。在這波打卡式旅遊熱潮退去後,主打隨性的“打聽式旅遊”又開始受到年輕人的青睞。不做攻略、不趕時間、走哪玩哪,從(cong) 線上攻略依賴回歸線下真實體(ti) 驗,這種新旅遊法又為(wei) 年輕人體(ti) 驗世界打開一扇新大門。

  “即興(xing) 詢問式”旅遊受到年輕人青睞

  “師傅,您知道這附近有什麽(me) 好吃的嗎”“老板,這附近有什麽(me) 好玩的地方嗎”“姐,咱這兒(er) 有什麽(me) 特色嗎”——最近,這種“即興(xing) 詢問式”旅遊,開始成為(wei) 一部分年輕人的旅遊新方式。比起套路滿滿、千篇一律的打卡、攻略,熱情的出租車司機、店鋪老板、當地人出手“指點”,似乎更讓旅途中的年輕人安心。

  八寶的“打聽式旅遊”來得自然而然,因為(wei) 八寶和男朋友本就都是“說走就走”的性格,比如早早定下的洛陽之行,到了車站才發現,倆(lia) 人誰也沒做攻略,於(yu) 是一趟“打聽之旅”順勢開啟。

  結束第一天的行程已經是晚上11點多,坐上一位夜車司機的車後,兩(liang) 人突發奇想,要喝牛肉湯,於(yu) 是熱心的司機師傅把八寶和她男朋友拉到了一個(ge) 當地人認可的專(zhuan) 門喝牛肉湯的地方。沒想到就是這樣一碗不在計劃中的深夜牛肉湯,徹底穩固了八寶不願做攻略的心。

  八寶回憶,在去找牛肉湯館子的路上,車子七拐八拐,幾乎開出了城。眼見周圍越來越荒涼,兩(liang) 個(ge) 人坐在車後座上緊緊拉著手,一句話也不敢說。

  車子開了一會(hui) 兒(er) 後,穩穩停在了一家牛肉湯店的門口。雖然周圍的環境很荒涼,但這家牛肉湯店深夜12點依舊熱鬧非凡,店裏飄出的陣陣香味直接饞哭了原本沒抱多大期待的八寶。

  “這家店感覺隻有當地走街串巷的司機師傅才能找到,網上搜不著。”一碗熱乎乎的牛肉湯下肚,八寶對“打聽式旅遊”的好感陡增。八寶心想,在路上被忽悠的概率比看網上攻略“踩雷”的概率低得多。至少這次的旅程讓她更加信賴當地司機師傅的美食發掘力,“推薦得相當靠譜”。

  不做攻略沉浸式感受當地風土人情

  在出差過程中愛上打聽式旅遊的Asher也有這樣的體(ti) 驗。Asher曾是個(ge) 熱衷攻略的人,但是在一次出差的“私人時間”,偶然獲得的完美體(ti) 驗,讓她意識到攻略其實可有可無。因為(wei) 是臨(lin) 時出差,毫無準備來到上海的Asher,隻能在出租車上詢問師傅哪裏有好玩的地方,相較於(yu) 網絡推薦的景點動輒幾十公裏的路程,司機師傅推薦的景點和美食都是“就近”。順心的旅程和合口味的小飯館讓Asher一下子就愛上了這種不被計劃的旅遊。

  隨後在成都的經曆,讓她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一樣是在出差期間,工作地點是成都東(dong) 南方一個(ge) 遠郊位置,周邊實在算不上繁華。結束了一天的工作,Asher和朋友約好去打球,在去球場的路上她偶遇了一家很有“個(ge) 性”的餐廳。

  小店門口人很多,進店發現,牆麵上展示的菜單隻有8道菜。店裏的人表示,來這家店的都是周圍的人,而且幾乎每天都會(hui) 來吃。Asher和朋友一聽就心動了,決(jue) 定嚐試一下,結果確實讓人眼前一亮。

  像八寶、Asher一樣有過類似經曆的網友不在少數。一些在網上看攻略花了眼、被“特種兵打卡”累斷腿的年輕人,也決(jue) 定走上“打聽”的路:不做攻略,一路詢問打聽,吃啥玩啥,甚至景點打卡全靠當地人的熱情指點,主打一個(ge) 隨遇而安。

  大家甚至為(wei) 此做出了規律總結——吃什麽(me) 要聽旅店老板和附近居民的,玩什麽(me) 得聽司機師傅的,住哪裏要問已經去過了的年輕人……有網友表示,這種旅行方式不僅(jin) 能沉浸式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還能一路收獲意外驚喜。

  不做攻略會(hui) 得到“拆到心儀(yi) 禮物的驚喜”

  八寶有過多次在街上隨機向人打聽的經曆,收到的答複大多是:“我不知道,要不然你自己查一下?”一趟旅程下來,想全靠打聽完成旅遊著實有些困難。可盡管如此,八寶仍舊不想再踩攻略中的那些坑。

  在一次沈陽之旅中,最令八寶期待的是一樣叫“東(dong) 北黏糊麻辣燙”的網紅美食,她和同伴在某社交平台上做好攻略,選定了一家“據說但凡路過都必須走進去吃一碗”的麻辣燙店,但吃到的卻是“還不如路邊隨便找一家”的川式麻辣燙。苦心尋找又奔波了大段路程,結果卻大失所望,這讓八寶的那次旅行留下了耿耿於(yu) 懷的遺憾。

  八寶因為(wei) 聽信攻略踩的雷不止一次,提前在網上選定了一家評分和價(jia) 格都“高得離譜”的漢服體(ti) 驗店,但到了店裏卻讓八寶大失所望,不但店員的態度差,她所看到的衣服質量也都很一般,她果斷選擇“跑路”,查看其他被推薦的店鋪。但一條街看下來,被推薦的店鋪全都排著長隊,工作人員還非常一致地服務態度並不友善。

  一次賽裏木湖的遊玩經曆,讓韻韻徹底對線上各式攻略失望。原本按照攻略的安排,韻韻一行人要去賽裏木湖看日出,但因為(wei) 行程出了些狀況,沒能趕上日出,為(wei) 了不白來一趟,她們(men) 選擇等待日落,結果也沒能看到想象中的美景。

  因為(wei) 隊伍裏也有像韻韻這種“不惜一切代價(jia) ”隻為(wei) 看到攻略裏的景色的人,於(yu) 是她們(men) 決(jue) 定,就近住下,等待第二天的日出。但攻略隻做了看日出的規劃,就近住店是意外狀況,於(yu) 是韻韻第一次在旅遊中做出了“隨便”的選擇,入住了一間民宿,就在打開房門的一瞬間,她放棄了再去看日出的計劃。

  “那個(ge) 民宿就完全是我幻想中的新疆童話小鎮的樣子,那種不期而遇太美好了!”韻韻一下子頓悟了,如果隻按攻略走,她會(hui) 期待看到的景色像攻略裏的精修圖一樣完美,事實上精修圖和原圖總會(hui) 有不小的差距,如果不做攻略,偶然發現一個(ge) 不錯的地方,“會(hui) 覺得像拆到心儀(yi) 禮物一樣的驚喜”。

  本就對攻略有所動搖的韻韻,從(cong) 這次旅遊後,開始試著“半打聽”旅遊,她拿著自己找好的幾家網紅餐廳詢問旅店老板,沒想到都被否決(jue) 掉了,“當地人不會(hui) 去”“別去,不好吃的”。但做慣了攻略的她依舊不信邪,還是選擇了一家種草已久的餐廳“打卡”,結果不出意外地失望而歸。這一次,韻韻徹底相信了“打聽”的力量,她意識到,“最起碼吃的方麵,一定要聽當地人的”。

  Asher則是厭倦了攻略寫(xie) 的地方大都是網紅打卡地、必吃榜、必玩榜,人滿為(wei) 患,到處需要排隊,浪費了大把時間。而且隨著去的城市多了,她發現很多地方都有差不多的步行街、差不多的網紅打卡地,千篇一律。她決(jue) 定重新找回旅行中的鬆弛感。

  同樣都要麵對“踩雷”的風險,做攻略後的踩雷和打聽後的踩雷則有不同。Asher表示,如果是當地人推薦的地點或美食,自己認為(wei) 不好吃或不好玩,可能也就是怪自己口味刁鑽,不會(hui) 怪推薦的人。相較於(yu) 跋山涉水去“打卡”那些可能有“暗廣”的網絡攻略,打聽來的至少是真實的體(ti) 驗結果,“不會(hui) 有被騙過來的感覺”。

  沒有人“布置作業(ye) ” 盡情享受自由的旅程

  八寶說,下次旅行自己還會(hui) 選擇“打聽式”,因為(wei) 這種旅遊方式反而更省心:“打聽式旅遊和特種兵的攻略旅遊是兩(liang) 個(ge) 完全不一樣的體(ti) 驗,還有就是,打聽式旅遊真的太省心了。”

  八寶認為(wei) ,做攻略雖然可以更高效利用旅遊時間,但攻略也容易導致同行的人出現意見分歧。不做攻略的朋友可能更為(wei) 跳脫,有更多臨(lin) 時起意的想法,而做了攻略的朋友則會(hui) 更希望按部就班,尊重自己的勞動成果,這樣就很容易抱怨或爭(zheng) 吵。

  “特種兵旅遊”的方式,又讓八寶覺得自己一直被推著走,“我今天行程上麵寫(xie) 了這個(ge) 東(dong) 西,我就有今天一定要完成的心情,跟被布置了作業(ye) 似的。”而打聽式旅遊則讓她覺得輕鬆,“我想出門再出門,想開始玩了就隨機打聽”,沒有人“布置作業(ye) ”,可以盡情享受自由的旅程。

  韻韻還認為(wei) ,完全按照攻略走,會(hui) 忽略很多沿途的風景,“你隻會(hui) 在意你和目的地之間的距離,顧不上看看沿途的美好。可旅遊是個(ge) 過程,執著於(yu) 趕路的結果是失望往往超過驚喜。”

  對於(yu) 打聽來的人和店要有自己的判斷

  在微博上,打聽式旅遊相關(guan) 話題瀏覽量超過了77.5萬(wan) 次。雖說打聽更隨性,攻略很累心,但完全放棄攻略後,韻韻也有過不那麽(me) 美好的體(ti) 驗。

  在一次內(nei) 蒙古旅行中,民宿老板推薦的景點就讓韻韻哭笑不得。老板推薦的地方都是“520”“我在×××很想你”,還有小木屋類似的拍照打卡點位。“畢竟審美確實不一樣,大家年齡也有差距。”韻韻覺得,打聽式旅遊雖然能避免排大隊,但由於(yu) 主觀性太強,也不一定都能確保合心意。

  作為(wei) 常年出差、旅遊,在各個(ge) 城市進行“打聽式探索”的Asher也認為(wei) ,對於(yu) 打聽來的人和店,要有自己的判斷,“如果覺得這家店不好,那就不要進去”。

  在社交媒體(ti) 時代,一直以來,攻略都是年輕人尋找旅行靈感和建議的重要來源之一。攻略作者通過分享自己真實的旅行經曆,呈現出更貼近生活的場景和獨到的見解。

  然而,隨著網絡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分享變得流程化和模式化,過多的網紅打卡地的包裝也讓年輕人開始質疑攻略的真實性和實用性。不少年輕人開始更傾(qing) 向於(yu) 通過其他方式來獲取個(ge) 性化、真實的目的地信息,選擇更加靈活隨機的旅遊方式,也就是打聽式的旅遊。

  “特種兵”還是“打聽式”旅行方式引發熱議

  在“打聽式旅遊”話題下,青年人群也有著各自不同的看法。有些網友認為(wei) ,旅遊是一個(ge) 探索未知之地的過程,如果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一切都在意料之內(nei) ,那麽(me) 旅行就會(hui) 失去其本身的意義(yi) ;也有網友分享了自己被宰的經曆,例如出租車司機收回扣,“熱心”帶遊客去吃正宗美食,但把乘客拉到“價(jia) 格蠻有特色,味道的確一般”的目的地;還有網友表示因為(wei) 沒有做攻略而錯過了某個(ge) 景點,等在網上看到別人的打卡後又會(hui) 感到遺憾。

  “其實旅遊中的這些遺憾,可以當做下一次再光顧的理由。”八寶認為(wei) ,無論哪種旅遊方式,都有利弊,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辦法。

  “或許也可以把“特種兵”和“打聽式”結合起來。”在“打聽式旅遊”的相關(guan) 話題下有網友表示,想要完全放棄攻略確實有困難,但完全按攻略又好像很受束縛,將二者結合或許是旅遊方式的“最優(you) 解”——可以提前確定好要去的幾個(ge) 景點,以此為(wei) 大方向,然後隨著自己的節奏,一路走一路問。不會(hui) 迷失方向,也不會(hui) 緊趕慢趕,在鬆弛的節奏下感受屬於(yu) 自己的“完美旅行”。

  Asher也給出了類似的答案,她說:“會(hui) 繼續看攻略,但不會(hui) 按部就班,也會(hui) 繼續打聽,做一些比較。”當被問及旅行建議時,她說:“感受當下所發生的一切,也許就是旅行的意義(yi) 。”

  本版文/實習(xi) 生 徐漢嬈 馬安妮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