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基層衛生健康便民惠民舉措持續深化實化
央廣網北京12月6日消息(記者雷妍)如何讓老百姓就醫更加便捷、高效?8月,國家衛健委辦公廳印發《基層衛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務舉(ju) 措》,聚焦百姓急難愁盼問題,提出10條具體(ti) 措施,讓廣大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能獲得及時、便利的就醫和健康服務。
隨著基層衛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務舉(ju) 措的深化實化,群眾(zhong) 在家門口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獲得基本醫療和衛生健康服務的機會(hui) 越來越多,也更方便。12月5日,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各地結合工作實際深化實化基層衛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務舉(ju) 措有關(guan) 情況。
各地便民惠民舉(ju) 措持續見效
國家衛健委基層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諸宏明介紹,《舉(ju) 措》印發以來,各地高度重視並積極推進落實,隨著基層便民服務舉(ju) 措的深化實化,居民在家門口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利用基本醫療和衛生健康服務的機會(hui) 越來越多,更加便利。
山東(dong) :提供周末疫苗接種和門診延時服務
諸宏明介紹,8月以來,山東(dong) 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wei) 居民提供周末疫苗接種和門診延時服務,近260萬(wan) 群眾(zhong) 在周末獲得疫苗接種服務,占總接種服務人次數的30%;近440萬(wan) 群眾(zhong) 在工作日午間、夜間,節假日及周六周日就診,占門診總就診人次數的18%。
北京: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增加周末兒(er) 童診療服務
北京市針對近期兒(er) 童呼吸道疾病患者感染人數較多的情況,在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增加周六周日兒(er) 童診療服務,有效緩解當前兒(er) 科呼吸道疾病診療壓力,全力適應患者就醫需求。
四川:開展縣域巡回醫療,服務群眾(zhong) 156萬(wan) 人次
四川省將縣域巡回醫療等工作納入全省基層衛生健康重點工作任務清單重點推進,開展了千名專(zhuan) 科醫師進家庭醫生隊伍、萬(wan) 名醫護走基層誌願服務活動。截至9月底,在全省8806個(ge) 村衛生室開展派駐服務,服務群眾(zhong) 58萬(wan) 人次;開展巡回醫療3萬(wan) 餘(yu) 次,服務群眾(zhong) 156萬(wan) 人次。
重慶:推行醫防融合的一站式門診服務
重慶市結合自身情況,將國家出台的10項舉(ju) 措擴充成20條基層便民惠民服務措施,進一步提升基層為(wei) 民服務水平。重慶市衛生健康委黨(dang) 委書(shu) 記、主任張維斌介紹,為(wei) 提升群眾(zhong) 就醫獲得感,該市優(you) 化基層服務模式,推行醫防融合的一站式門診服務,通過優(you) 化調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診功能布局,利用群眾(zhong) 候診的時間開展建立健康檔案、隨訪、體(ti) 檢等健康服務,方便群眾(zhong) 在就醫的同時獲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此外,該市按照“一人一檔一屬地”原則,為(wei) 居民在全市範圍內(nei) 建立唯一的、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電子健康檔案2810餘(yu) 萬(wan) 份,逐步推進電子健康檔案向居民開放,實現居民健康自我查詢和管理。
優(you) 質醫療資源進一步下沉
《舉(ju) 措》中還提出推進有中高級職稱的醫師值守門診服務。諸宏明介紹,各地在實施過程中,通過調配內(nei) 部資源、統籌二級三級醫院及縣域醫共體(ti) (醫聯體(ti) 、醫療集團)資源等方式,確保每周至少3個(ge) 工作日有一名有中高級職稱的臨(lin) 床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在基層機構值守門診。
湖南省湘潭市在全市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遴選22名45歲以下、具有本科以上學曆和主治醫師以上職稱的黨(dang) 員中層骨幹,派駐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擔任“第一書(shu) 記”兼任“副院長”。陝西省西安市通過多種方式安排918人次主治醫師或副主任醫師到基層服務,219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xiang) 鎮衛生院實現每周至少3個(ge) 工作日有一名有主治醫師或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的臨(lin) 床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值守門診。
重慶市深化“縣聘鄉(xiang) 用”“鄉(xiang) 聘村用”改革,每年安排不少於(yu) 800名區縣級醫療機構的骨幹醫生下沉基層工作,並派遣鄉(xiang) 鎮衛生院醫生到村衛生室開展巡診醫療服務,實現村級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張維斌介紹,2022年,重慶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全市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量的比例達到55%,較2019年提高4個(ge) 百分點;農(nong) 村地區居民患病後首選就診地點為(wei)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比例達到八成,基本實現在基層首診。
重慶市忠縣拔山中心衛生院院長陳世健介紹,拔山鎮及周邊鄉(xiang) 鎮有100餘(yu) 名血透患者,他們(men) 以前需要花一整天的時間往返縣人民醫院做血透。為(wei) 了解決(jue) 這部分群眾(zhong) 就醫問題,在忠縣衛生健康委的統一規劃下,忠縣人民醫院派“縣聘鄉(xiang) 用”人員支援,幫助拔山中心衛生院建立起血透室,為(wei) 這些患者就近提供血透服務,既節約了患者大量的時間和經費,又讓其生活質量得到大幅提升。
慢病管理服務優(you) 化升級
諸宏明介紹,自2009年深化醫改以來,國家衛健委持續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承擔了大量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與(yu) 城鄉(xiang) 居民建立了相對穩固的聯係。在推進慢性病管理方麵,國家衛健委做了如下工作:
1.推進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xiang) 鎮衛生院全麵實施高血壓、糖尿病“兩(liang) 慢病”長期處方服務,並逐步擴大慢性疾病病種覆蓋範圍;
2.組織編製《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和《國家基層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指導各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做實做細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
3.積極推進“醫防管”融合型人才培養(yang) 培訓,依托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做好重點人群健康隨訪,對同時患有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疾病的患者,開展多病共管服務;
4.依托縣域醫共體(ti) 建設,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yu) 上級醫療機構建立分工協作、雙向轉診機製,將上級醫院服務向基層延伸。
各地也因地製宜,不斷創新完善慢性病管理模式。天津市推廣基層慢病管理中心建設,通過開展慢病智能輔診、便捷慢病評估、定製化治療方案、個(ge) 性化健康管理等,為(wei) 居民提供線上線下一體(ti) 化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浙江省依托縣域醫共體(ti) 和城市醫聯體(ti) 建設,實現“兩(liang) 慢病”的一般診治和日常管理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wei) 主,上下聯動,暢通轉診渠道。重慶市目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高血壓、糖尿病“兩(liang) 慢病”門診設置全覆蓋,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確診的患者,可享醫保相關(guan) 報銷政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