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央行數據顯示:前11個月貸款增量已與去年全年相當,信貸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保持穩固

發布時間:2023-12-14 15:25: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2月13日消息(記者蔣勇)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中國人民銀行13日公布11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11月貸款延續平穩增長態勢,前11個(ge) 月貸款增量已與(yu) 去年全年相當,信貸支持實體(ti) 經濟的力度保持穩固。

  11月份新增貸款超萬(wan) 億(yi) 元 保持較快增長勢頭

  具體(ti) 來看,11月末,廣義(yi) 貨幣(M2)餘(yu) 額291.2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0%,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11月末人民幣貸款餘(yu) 額236.42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0.8%。前十一個(ge) 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1.58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1.55萬(wan) 億(yi) 元。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09萬(wan) 億(yi) 元。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11月當月貸款超過萬(wan) 億(yi) 元,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基本符合業(ye) 內(nei) 人士普遍預期。“11月貸款新增1.09萬(wan) 億(yi) 元,單月增量看似比去年同期略有減少,但卻是在房地產(chan) 市場重大轉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zhai) 務風險化解、中小銀行改革化險等重點領域防風險進程深入推進的背景下取得的。之前央行專(zhuan) 欄也提到信貸結構中‘增’的一麵和‘減’的一麵在時間上可能不同步,在階段性‘減’的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信貸仍然保持平穩增長實屬不易。前11個(ge) 月貸款增量已與(yu) 去年全年相當,信貸支持實體(ti) 經濟的力度保持穩固。”

  貸款走勢平穩 反映出經濟延續回穩向好態勢、政策出台及時有力

  初步統計,2023年前11個(ge) 月社會(hui) 融資規模累計增量為(wei) 33.65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同期多2.79萬(wan) 億(yi) 元。11月份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量為(wei) 2.45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556億(yi) 元。2023年11月末社會(hui) 融資規模存量為(wei) 376.39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9.4%,增速比10月高0.1個(ge) 百分點。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分析,11月貸款走勢平穩反映出經濟延續回穩向好態勢,政策出台及時有力。“10月下旬宣布年內(nei) 調增1萬(wan) 億(yi) 元按項目管理國債(zhai) ,赤字率調增至3.8%,市場信心得到很大提振,伴隨著政府債(zhai) 券發行加快,基建項目配套貸款的需求也相應增多。央行政策嗬護成效持續顯現,加大力度推動貸款平穩增長。今年以來中期借貸便利操作(MLF)逐月保持超額續做,前11個(ge) 月累計新增超過1.7萬(wan) 億(yi) 元,有力支持流動性合理充裕。11月央行聯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證監會(hui) 召開金融機構座談會(hui) ,引導金融機構支持房地產(chan) 穩定發展,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製房企合理融資需求。”

  重點行業(ye) 信貸增長保持高位 貸款利率在曆史低位水平上延續下行態勢

  信貸結構調整有增有減,服務實體(ti) 經濟的質量和效能明顯改善。近年來,科技創新、製造業(ye) 、綠色發展、普惠小微等重點領域貸款增量和占比都在明顯上升。

  溫彬表示:“國民經濟重點行業(ye) 信貸增長保持高位。10月末,‘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科技型中小企業(ye) 、高新技術企業(ye) 貸款分別同比增長17.7%、22.1%、15.7%,均明顯高於(yu) 同期各項貸款增速。”

  利率保持下行,社會(hui) 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貸款利率在曆史低位水平上延續下行態勢,切實增強實體(ti) 經濟恢複發展的動力。從(cong) 央行方麵了解到,1-11月企業(ye) 貸款利率為(wei) 3.89%,同比下降0.3個(ge) 百分點,繼續保持在有統計以來的曆史低位。

  周茂華分析:“隨著我國經濟保持恢複,11月以來中美十年期國債(zhai) 收益率倒掛幅度由此前超過220個(ge) 基點收窄至160個(ge) 基點左右,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明顯升值。同時,國內(nei) 金融機構穩步推進存款利率特別是中長期限存款利率下行,有利於(yu) 緩解存款定期化傾(qing) 向,增強企業(ye) 居民投資消費動力,為(wei) 銀行讓利實體(ti) 經濟創造有利條件。”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