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外貿年度答卷:上海進出口總值第一 深圳出口31連冠

發布時間:2024-01-18 14:18:00來源: 第一財經

  外貿城市陸續公布2023年“成績單”。從(cong) 已經披露的信息來看,上海將穩居進出口總值第一,深圳則豪取出口31連冠。

  據深圳海關(guan) 最新發布的消息,2023年深圳進出口3.87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5.9%,規模創曆史新高,居內(nei) 地城市第二位;其中出口2.46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2.5%,規模連續31年居首位。深圳占廣東(dong) 省進出口總值的46.6%,拉動全省外貿2.6個(ge) 百分點。

  這一官方消息“承認”了上海進出口規模繼續位居國內(nei) 第一的地位。目前,跟深圳外貿競爭(zheng) 力最接近的上海和蘇州還沒有公布全年外貿數據,但根據去年前11個(ge) 月的數據來看,上海和深圳分別占據進出口總值和出口額第一沒有懸念。

  據上海海關(guan) 統計,2023年前11個(ge) 月,上海市進出口總值3.86萬(wan) 億(yi) 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1.2%。其中,出口1.59萬(wan) 億(yi) 元,增長1.7%;進口2.27萬(wan) 億(yi) 元,增長0.8%。

  蘇州海關(guan) 早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1-11月,蘇州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22382.5億(yi) 元,此外沒有公布出口、進口分項數據。第一財經記者根據蘇州市政府網站公布的相關(guan) 月度數據綜合計算發現,去年前11個(ge) 月該市出口額約為(wei) 13726.2億(yi) 元,下降3.8%;進口額約為(wei) 8657.7億(yi) 元,下降8.6%(總數略有偏差,或為(wei) 統計口徑不同所致)。

  據海關(guan) 總署《中國海關(guan) 》雜誌發布的2022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榜單,前五名依次為(wei) 深圳、上海、蘇州、寧波、廣州。這基本為(wei) 至少近5年來的大致格局。

  寧波、廣州的進出口實力跟上海、深圳、蘇州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據寧波海關(guan) 統計,2023年寧波市累計進出口1.28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增長0.9%;其中出口8287.8億(yi) 元,增長0.7%,進口4491.5億(yi) 元,增長1.1%。而據廣州海關(guan) 發布的數據,去年前11個(ge) 月,廣州市進出口額9816.6億(yi) 元,同比下降0.3%。其中,出口5822.7億(yi) 元,增長3.8%;進口3993.9億(yi) 元,下降5.8%。

  從(cong) 出口產(chan) 品類別來看,由電動載人汽車、鋰電子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組成的“新三樣”產(chan) 品(對應出口產(chan) 品“老三樣”服裝、家具和家電),是外貿強市共同的主打產(chan) 品。其中,2023年深圳的“新三樣”產(chan) 品合計出口887.6億(yi) 元,同比增長33.9%。去年前11個(ge) 月,上海市“新三樣”產(chan) 品共計出口1593.2億(yi) 元,增長45.1%,拉動出口增長3.2個(ge) 百分點。記者1月17日獲悉,作為(wei) 中國最大的汽車滾裝出口碼頭,上海外港口岸海通國際汽車碼頭2023年出口汽車約102.5萬(wan) 輛,再創年度新高。

  民營企業(ye) 成為(wei) 外貿強市的出口主力軍(jun) 。據統計,2023年深圳民營企業(ye) 進出口2.54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2.3%,占65.7%。同期,寧波的民營企業(ye) 進出口9632.8億(yi) 元,增長4.3%,占比高達75.4%。蘇州市去年前10個(ge) 月外貿形勢不佳,但11月份開始奮起,其中民營企業(ye) 當月進出口1061.6億(yi) 元,增長49.3%,拉動當月全市外貿增長17個(ge) 百分點。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是外貿強市著力經營的藍海。2023年,深圳市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進出口1.3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9.3%,占進出口總值的33.6%,提升1.1個(ge) 百分點。寧波市對中東(dong) 歐國家進出口504.7億(yi) 元,增長12%。上海市去年前11個(ge) 月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5338.6億(yi) 元,增長6.6%。

  根據海關(guan) 總署此前發布的數據,2023年我國進出口總值41.76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0.2%。其中,出口23.77萬(wan) 億(yi) 元,增長0.6%;進口17.99萬(wan) 億(yi) 元,下降0.3%。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