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手寫比鍵盤打字更能增強大腦連通性

發布時間:2024-02-01 10:11:00來源: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北京1月31日電 (記者張夢然)發表在新一期《心理學前沿》上的一項研究表明,手寫(xie) 比鍵盤打字具有更高的大腦連通性,這凸顯了讓學生接觸更多手寫(xie) 活動的必要性。

  隨著數字設備逐漸取代筆和紙,手寫(xie) 筆記在學校和大學中變得越來越不常見,因為(wei) 使用鍵盤通常比手寫(xie) 更快。然而,後者被發現可提高拚寫(xie) 準確性和記憶力。

  為(wei) 了查明手寫(xie) 過程是否會(hui) 增強大腦的連通性,挪威科技大學研究人員研究了兩(liang) 種書(shu) 寫(xie) 模式所涉及的潛在神經網絡。

  研究人員收集了36名大學生的腦電圖數據,這些學生被反複提示寫(xie) 下或鍵入屏幕上出現的單詞。書(shu) 寫(xie) 時,他們(men) 使用數字筆直接在觸摸屏上書(shu) 寫(xie) 草書(shu) ;打字時,他們(men) 用一根手指按下鍵盤上的按鍵。高密度腦電圖使用256個(ge) 織在網中並放置在頭上的小傳(chuan) 感器來測量大腦的電活動,每次提示都會(hui) 記錄5秒鍾。

  結果表明,當參與(yu) 者手寫(xie) 時,不同大腦區域的連通性會(hui) 增加,但打字時則不會(hui) 。使用筆時通過精確控製手部動作獲得的視覺和運動信息,對促進學習(xi) 的大腦連通模式有很大貢獻。

  盡管參與(yu) 者使用數字筆進行手寫(xie) ,但研究人員表示,預計與(yu) 使用真實筆在紙上書(shu) 寫(xie) 時的結果相同。研究人員認為(wei) ,由於(yu) 形成字母時手指的運動可促進大腦的連通性,因此印刷體(ti) 書(shu) 寫(xie) 預計也具有與(yu) 草書(shu) 書(shu) 寫(xie) 類似的學習(xi) 益處。

  相反,用同一根手指反複敲擊鍵盤的簡單動作對大腦的刺激較小。這也解釋了為(wei) 什麽(me) 在電腦上學會(hui) 書(shu) 寫(xie) 和閱讀的孩子可能難以區分彼此鏡像的字母,例如“b”和“d”。因為(wei) 他們(men) 沒有用自己的身體(ti) 感受到寫(xie) 出這些字母是什麽(me) 感覺。

  研究人員表示,有必要讓學生有機會(hui) 使用筆,而不是在課堂上打字。但跟上不斷發展的技術進步也很重要。學生在手寫(xie) 課堂筆記時可學得更多、記憶力更好,而在撰寫(xie) 長文本或論文時,使用帶鍵盤的計算機可能更實用。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