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國家數據局:中國10億參數規模以上大模型數量已超100個

發布時間:2024-03-26 15:26: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hui) 昨天(3月25日)落下帷幕。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昨天(25日)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對算力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需求,全國一體(ti) 化算力體(ti) 係建設的必要性愈益突出。

  目前,國家正在加快構建聯網調度、普惠易用、綠色安全的全國一體(ti) 化算力體(ti) 係。

  中國10億(yi) 參數規模以上大模型數量超100個(ge)

  劉烈宏表示,我國數據生產(chan) 量和存儲(chu) 量快速增長,為(wei) 智慧城市建設運行、工業(ye) 互聯網利用等數智化應用提供了豐(feng) 富的“原料”。以人工智能為(wei) 例,中國10億(yi) 參數規模以上的大模型數量已超100個(ge) ,行業(ye) 大模型深度賦能電子信息、醫療、交通等領域,形成上百種應用模式,賦能千行百業(ye) 。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dang) 組成員、國家數據局局長 劉烈宏:我們(men) 將進一步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加快破除阻礙數據要素合規高效流通的體(ti) 製機製障礙,圍繞優(you) 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催生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新動能,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

  

  劉烈宏說,目前,國家已經在產(chan) 業(ye) 生態、算力供給、網絡傳(chuan) 輸、業(ye) 務調度、係統運營、技術創新等方麵進行了部署,下一步,將加強通用計算、智能計算、超級計算等多元算力資源協同發展,合理設計算力資源結構,提高算力資源利用率,實現算力資源供需平衡。要推動算力電力協同布局,優(you) 化數據中心綠色電力供給,提升數據中心用能效率,保障我國算力基礎設施綠色低碳發展。

  數字化重塑產(chan) 業(ye) 市場機遇巨大

  加快推進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是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重要舉(ju) 措。在昨天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行業(ye) 代表和專(zhuan) 家學者表示,數字化技術正從(cong) 根本上重塑產(chan) 業(ye) 。預計未來三年,數字化轉型帶來的市場機遇將接近4萬(wan) 億(yi) 美元。

  高通公司總裁 安蒙:我們(men) 相信智能計算將有助於(yu) 加快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實現可持續增長和創新,釋放運營效率,提高生產(chan) 力,催生新的業(ye) 務模式並提高數字經濟的參與(yu) 度。這是規模巨大的市場機遇,全球在數字化轉型方麵的支出到2027年預計將達到3.9萬(wan) 億(yi) 美元。

  3.9萬(wan) 億(yi) 美元的巨大市場是數字化轉型在可預見的未來的巨大潛力。而在眼前,數字技術帶給生產(chan) 生活的變化也可以說是日新月異。論壇上,世界500強企業(ye) 的代表分享了各自行業(ye) 內(nei) 數字化賦能的鮮活實踐。

  

  施耐德電氣集團董事長 趙國華:我們(men) 與(yu) 中國聯通合作,在施耐德北京的一家旗艦工廠部署了5G。如今我們(men) 重新配置一條生產(chan) 線,隻需要15分鍾,而在此之前則需要7天,所以它帶來的靈活性是相當令人印象深刻的。

  

  瓦克化學總裁 首席執行官 賀達:我們(men) 在這個(ge) 過程中所做的,是對工廠的數字孿生體(ti) 的運用,所以實際上工廠還沒有建造好,但它的數字孿生體(ti) 已經建好了。通過使用工廠的數字孿生體(ti) ,你可以提前對員工進行培訓,同時也可以看到哪些地方運行不完美。

  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與(yu) 此同時對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據中心作為(wei) 算力的核心載體(ti) ,其可持續性也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論壇上,嘉賓們(men) 就如何數字化轉型如何更可持續也進行了探討。

  

  丹佛斯總裁 首席執行官 方行健:我們(men) 正在建造的數據中心所產(chan) 生的多餘(yu) 熱量,或者來自製造工廠、化學工廠,甚至大型超市產(chan) 生的多餘(yu) 熱量。如果我們(men) 有區域性供熱網絡都可以對其進行整合,從(cong) 而讓它發揮作用。簡單來說就是,可以在很短的回收期內(nei) 吸收餘(yu) 熱,將其納入日常供暖係統中,為(wei) 我們(men) 的房屋供暖供熱,這實際上是一個(ge) 很好的機會(hui) ,這是可持續的方式。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