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疫情防控檢測關
“對自己、對他人都好,做下檢測,放心點!”5月5日,62歲的李師傅在浙江省新昌縣人民醫院進行住院前的新冠病毒核酸、血清抗體(ti) 檢測。該院門診部主任梁伯貴告訴記者,從(cong) 4月27日開始,患者在該院住院前都必須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抗體(ti) 檢測,結果為(wei) 陰性方可安排住院。
核酸檢測是新冠肺炎患者確診的重要手段。自疫情發生以來,浙江省緊扣“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控製”的防控要求,統籌全省優(you) 質醫療資源,持續提升病毒核酸檢測能力,為(wei) 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把好檢測關(guan) 。
1月27日,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就製定加強醫療衛生機構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管理的政策,鼓勵三級綜合醫院、各級疾控中心和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並在杭州市蕭山區等地探索采用集中人員、集中設備、集中試劑的“三集中”工作模式,提升檢測效率、降低檢測成本,加快診斷速度。
近日,浙江省牢牢把握“早發現”這一關(guan) 鍵,主動擴大核酸檢測範圍,進一步提升檢測能力,實現重點區域、重點行業(ye) 、重點人群“應檢盡檢”,複工複產(chan) 複市人員聚集的單位、場所優(you) 先“願檢盡檢”。
五類人+全覆蓋,實現應檢盡檢願檢盡檢
4月27日,在浙江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ju) 行的第四十五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hui) 上,浙江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shu) 長陳廣勝介紹,浙江省擴大核酸檢測和抗體(ti) 檢測規模,五類重點人員必須開展實驗室檢測。這五類重點人員為(wei) 境外輸入集中隔離人員、重點地區來浙返浙人員(不能提供7天陰性證明或既往血清特異性IgG抗體(ti) 檢測陽性證明者)、所有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醫院所有工作人員,以及發熱病人、住院病人和陪護人員。
自4月24日開始,浙江全省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進行核酸檢測,並於(yu) 5月6日前完成;按照日檢日清原則,所有發熱門診患者、住院患者(在住院前)、已住院患者及其陪護人員都需要進行新冠病毒核酸和抗體(ti) 檢測。目前,該省已設立185個(ge) 麵向重點地區重點人群健康檢測的綜合服務點,群眾(zhong) 可就近檢測,12小時內(nei) 出檢測報告,24小時內(nei) 完成省際“健康碼”轉換全流程。
同時,浙江省還規定,對於(yu) 前期(今年1月、2月)解除集中隔離前未進行核酸檢測的人員,於(yu) 5月底前全部進行一次核酸和抗體(ti) 檢測。其中,學生和教育工作人群在複學前完成檢測;特殊場所服務人員、一線公安幹警、確診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共同居住生活者在兩(liang) 周內(nei) 完成檢測,其他密切接觸者在1個(ge) 月內(nei) 完成檢測。目前,已經檢測完成6230例,占全部人員的40.43%。
增能力+強考核,夯實常態化防控機製基礎
“請務必遵守電話通知的時間和要求;就診過程中全程佩戴口罩,並首選私家車出行;采樣前1小時禁食水、不要漱口。”5月5日上午,已經在前幾天預約成功的方先生,收到了來自浙江省桐廬縣第一人民醫院的提醒短信。自5月5日起,該院麵向社會(hui) 開展核酸檢測和抗體(ti) 檢測項目。
為(wei) 加快提高醫療機構檢測能力,浙江省將開展實驗室檢測醫療機構由三級綜合醫院調整為(wei) 具備條件的二級以上醫院,並要求4月底前各縣(市、區)至少有1家醫療機構具備檢測能力,5月底前各級疾控機構和三級醫院全部具備檢測能力,6月底前開設發熱門診的二級以上醫院全部具備檢測能力。積極鼓勵第三方實驗室提升檢測能力,為(wei) 檢測能力相對薄弱、疫情防控壓力相對較大的地區提供支持。截至目前,浙江省共有235家醫療衛生機構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為(wei) 實現“應檢盡檢”的目標,該省各級各類醫院和疾控機構著力提升核酸檢測技術,全省日檢測能力達20萬(wan) 人份。浙大一院組織人員加班加點,最多一天完成5069人次。紹興(xing) 市在原有7家檢測機構基礎上,新增開放7家縣級以上醫療機構開展新冠病毒核酸、血清抗體(ti) 檢測,強化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規定陽性結果複核、結果報告反饋等程序和收費標準。該省還建立綠色通道,各地紛紛提供便民惠民措施:麗(li) 水市根據複學開課形勢,為(wei) 師生開具就診證明,定點檢測機構憑就診證明為(wei) 發熱師生開通綠色通道,第一時間進行病毒核酸和血清學抗體(ti) 檢測,並反饋報告單;天台縣對部分貧困生報銷核酸和血清抗體(ti) 檢測費用,已對146名中小學生進行核酸和血清抗體(ti) 檢測,累計減免費用3.5萬(wan) 餘(yu) 元。
該省還將核酸檢測能力納入對各地衛生健康部門工作考核的重要內(nei) 容。浙江省衛生健康委派出11個(ge) 督察組,對所有省級醫院和11個(ge) 地市進行督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