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開展門店到家業務:線上隨時下單 門店隨時送貨
實體(ti) 店紛紛開展門店到家業(ye) 務,服務周邊社區
線上隨時下單 門店隨時送貨(消費視窗·走近線上新型消費⑤)
核心閱讀
為(wei) 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一些實體(ti) 門店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積極開展門店到家服務。消費者線上下單,所購商品通常在1小時之內(nei) 由門店送貨上門,時效快、有保障,受到廣泛關(guan) 注。
福建漳州消費者張曉芳——
到家服務滿足即時需求
上午10時,一聲門鈴響,正在收拾衣櫥的張曉芳趕忙放下手中的衣服,從(cong) 快遞員手中接過卷紙、兒(er) 童尿不濕、衣架、醬油……“有了門店到家服務,我們(men) 省了不少心。”家住福建漳州市的張曉芳是個(ge) 新手媽媽,過去她願意去附近的大賣場采購日用品,現在她喜歡上了門店到家服務,“時效快,質量有保障,很放心。” 張曉芳說。
所謂門店到家服務,是指一些實體(ti) 商場、超市麵向周邊社區、線上線下融合開展的“送貨上門”服務。從(cong) 形式上看,門店到家是一種網上購物方式,但又不同於(yu) 一般電商平台。消費者通過一般電商平台購物,從(cong) 下單到收貨,通常需要兩(liang) 三天時間,最快也要一天;而門店到家是一種麵向周邊社區居民的“點對點、一對一”服務,消費者隨時下單,門店隨時送貨,整個(ge) 過程通常不超過1小時。這種方式可滿足人們(men) 的即時消費需求,受到普遍歡迎。疫情防控期間,人們(men) 不便外出,一些商超門店到家業(ye) 務增長很快。
“門店到家服務真的很方便。” 張曉芳說,去超市采購,往往需要大包小包往回拎,“比如大米,一包20斤的大米從(cong) 超市扛回家,對我來說並不容易;現在隻需在手機上點兩(liang) 下,門店就直接送貨上門,再也不用自己大包小包往家扛了。”
送貨快、能夠解決(jue) 應急需求,是門店到家服務的主要優(you) 勢。前不久,張曉芳一個(ge) 人在家帶孩子,臨(lin) 近飯點,才發現寶寶常吃的奶粉沒有了。“網購最快也得第二天才能送到,家裏就我一個(ge) 大人,帶孩子出門不方便,我選擇附近超市的門店到家服務,半個(ge) 小時後奶粉就送來了,解了燃眉之急!”張曉芳說。
“現在,小區周邊許多超市都開放了網上購物入口,線上下單,送貨上門,消費者的選擇越來越豐(feng) 富。”張曉芳告訴記者。
蘇寧家樂(le) 福北京四元橋店店長孟玲宇——
技術賦能提升到家服務效率
“5提‘心相印’卷紙隻需80元,一箱盒裝純牛奶和一袋5公斤精選珍珠大米隻要59元,基礎運費0元,門店可直接送貨上門。”這是蘇寧家樂(le) 福北京四元橋店最新推出的優(you) 惠商品組合,在該店店長孟玲宇的全渠道推廣下,兩(liang) 款商品組合銷售火爆。
“在線上線下加快融合的新零售時代,實體(ti) 商超要加大選品管理,緊跟市場需求變化,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捕捉消費者偏好,將選品與(yu) 消費需求有機結合,提升門店服務效率。”作為(wei) 門店店長,孟玲宇積極運用客戶數據精準拓展客戶群,對上線不久的門店到家業(ye) 務滿懷期待。
4月初,孟玲宇將客戶數據和促銷單品結合分析發現,卷紙、大米、牛奶等日常消費品需求量大,通過合理搭配能有效帶動銷售。因此,他立即在門店推出精選商品組合,受到周邊居民青睞。
為(wei) 了提升門店到家服務能力,蘇寧家樂(le) 福一邊通過數據分析、精準營銷開拓潛在客戶群、挖掘消費需求,一邊用科技賦能提升到家服務效率。
去年,蘇寧家樂(le) 福宣布將到家服務全麵接入蘇寧“1小時場景生活圈”。家樂(le) 福依托線下200多家門店前置倉(cang) 和城市核心商圈布局,聯動深入城市社區的蘇寧小店,在業(ye) 態完整性和供應鏈能力等方麵形成優(you) 勢互補,積極拓展到家服務。
今年,蘇寧家樂(le) 福推出了智能揀貨係統“微倉(cang) 係統”,通過商品圖片、信息提示、任務推薦、糾錯等應用提升履約效率和消費體(ti) 驗。對揀貨員來說,揀貨產(chan) 品有更直觀的圖片展示,可以優(you) 化路徑,大大提高揀貨效率;對門店管理員來說,可以實時查看庫存、補貨上架,加強精準管理。
“對於(yu) 消費者的預約訂單,微倉(cang) 係統也能實現更智能化的推送、備貨。比如,微倉(cang) 係統能精準識別出含生鮮的預約訂單,對這樣的訂單會(hui) 在預約配送時間前3小時才推單到門店,保證了消費者能享受到最新鮮的產(chan) 品。”孟玲宇說。
目前,蘇寧家樂(le) 福到家業(ye) 務已經形成“3公裏1小時達”“10公裏半日達”的供應模式,有效提升了用戶活躍度和黏性。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蘇寧家樂(le) 福到家業(ye) 務銷售占比逐月快速提升,3月份占比近10%。
展望未來,孟玲宇表示,將繼續以門店為(wei) 依托,運用完善的數據管理體(ti) 係為(wei) 門店提供支持,實現全場景多業(ye) 務融合發展,為(wei) 社區居民提供更貼心的到家服務。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
零售企業(ye) 要“到家+到店”兩(liang) 條腿走路
疫情防控期間,線下消費場景受到影響,到家服務需求激增。實體(ti) 零售企業(ye) 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積極開展到家服務,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配送範圍和時效不斷優(you) 化。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認為(wei)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人們(men) 生產(chan) 和生活的方方麵麵都在發生改變,線上消費習(xi) 慣的逐漸養(yang) 成和終端物流體(ti) 係的不斷完善為(wei) 實體(ti) 門店到家業(ye) 務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更多的零售企業(ye) 能夠以較低的成本觸網上線,實現“到家+到店”兩(liang) 條腿走路。
今年一季度,永輝超市全麵推進全渠道數字化轉型,打通供應鏈資源,提升履約能力,到家業(ye) 務的訂單量、用戶數等大幅提升。一季度,永輝超市到家業(ye) 務銷售額達20.9億(yi) 元,同比增長2.3倍。京東(dong) 接入京東(dong) 到家平台上的線下商超門店,首批引入超萬(wan) 個(ge) 線下門店和近300萬(wan) 個(ge) 產(chan) 品,配送範圍覆蓋100個(ge) 城市,同時新增覆蓋1萬(wan) 個(ge) 1小時生活圈,消費者不僅(jin) 能享受百萬(wan) 種快速消費品的次日達、當日達、1小時達,還能體(ti) 驗到海量商品從(cong) 下單到收貨最快15分鍾的到家配送服務。
市場監測和數據分析公司尼爾森日前發布的《中國零售業(ye) 的變革與(yu) 機遇》報告稱,67%的零售商家表示將大力拓展線上渠道,加快到家業(ye) 務或前置倉(cang) 布局,到家與(yu) 到店深度融合將成為(wei) 常態。
當然,數字化轉型不僅(jin) 僅(jin) 是技術的疊加,也是組織和管理模式的深刻變化。專(zhuan) 家認為(wei) ,到家業(ye) 務的優(you) 勢,是以門店為(wei) 中心服務周邊1至3公裏的用戶。當然,線上促銷會(hui) 拉低毛利率、增加包裝配送等經營成本,對門店運營、供應鏈、技術和物流配送能力等的綜合要求高。因此,實體(ti) 門店要根據地理位置、商品結構等現實情況量體(ti) 裁衣,製定適合自己的到家業(ye) 務發展計劃和步驟。
盤和林認為(wei) ,零售企業(ye) 可以通過微信群、小程序、第三方電商平台等渠道增加企業(ye) 線上獲客觸點,搭建線上社群加強會(hui) 員管理,強化對人、貨、場等全方位數據分析。在終端配送方麵,企業(ye) 可根據自身體(ti) 量及經濟性來決(jue) 定與(yu) 第三方平台合作或自建配送體(ti) 係,做到精準服務,增加顧客黏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