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幹果積壓之後……
國內(nei) 市場緊縮、出口訂單暫停、大量枸杞幹果積壓……創業(ye) 20多年來,這應該是朱彥華遇到的最大挑戰了。
在“枸杞之鄉(xiang) ”寧夏中寧縣,這張“紅色名片”綜合產(chan) 值已達88億(yi) 元,區域品牌價(jia) 值達172.88億(yi) 元。
然而,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帶來了供應鏈受阻、銷售困難、訂單減少、資金鏈緊張等係列連鎖反應,成為(wei) 不少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路上的“攔路虎”。
枸杞企業(ye) 也未能幸免。
“首先是國內(nei) 訂單有所減少,尤其是線下的商超,情況比較明顯。同時,我們(men) 主要出口荷蘭(lan) 、西班牙等國,都是疫情非常嚴(yan) 重的地區,因此出口訂單幾乎暫停。”朱彥華說。
複工複產(chan) 後,如何將危機轉化為(wei) 機遇,在蕭條的市場中趟出一條新路?作為(wei) 寧夏早康枸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的朱彥華及時反應,聚焦到了疫情期間公眾(zhong) 最為(wei) 關(guan) 注的免疫力提升類產(chan) 品的開發上。
早康主要采取的工藝就是將枸杞幹果中的多糖成分提取、轉化,濃縮成枸杞膏,剩下的邊角料再製成衝(chong) 調飲品,也就是枸杞粉。他們(men) 有自己的研發人員,同時與(yu) 天津科技大學一個(ge) 科研團隊建立了長期合作關(guan) 係,對方負責前期配方,早康負責中試和量產(chan) 。
朱彥華最大的感觸就是“無科技,不進步”。在科技強有力的支撐下,早康麵臨(lin) 的提取工藝和產(chan) 品營養(yang) 成分兩(liang) 大難題迎刃而解。
“目前最成熟的工藝就是枸杞原漿。它是鮮枸杞6月份下來的時候榨成醬裝在無菌袋裏存放到冷庫的,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枸杞的營養(yang) 成分。”朱彥華預計,今年食用新鮮枸杞的市場需求量較往年會(hui) 大幅增加。
再香的酒,也怕巷子深。
開足馬力生產(chan) 的同時,早康利用電商平台給粉絲(si) “種草”,在市場營銷方麵進行了一次次大膽有益的嚐試。
他們(men) 邀請200名網紅在淘寶等各個(ge) 平台宣傳(chuan) ,公司電商平台的4名客服人員也轉型做起了主播,每天在線推介產(chan) 品。“不光是小姑娘,也有小夥(huo) 子。大家都在摸索,還不太專(zhuan) 業(ye) ,慢慢來。”朱彥華笑說。
讓員工沒想到的是,他們(men) 的“頭羊”竟也開始在直播平台拋頭露麵。
主持人介紹完產(chan) 品後,朱彥華從(cong) 左側(ce) 緩緩滑入屏幕。他淺淺地笑著,有些拘謹地跟網友打招呼:“我要上鏡了哦?還給我戴黑墨鏡……”
枸杞原漿的訂單以及更多代工訂單,如雪花一般飛來。在枸杞原漿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後,新主意又有了。
朱彥華認為(wei) ,疫情期間公眾(zhong) 不便聚餐,對居家食品的需求量很大,“此時入手,商機無限”。且時值春季,新鮮枸杞還未到采摘季節,於(yu) 是,早康利用企業(ye) 成熟的凍幹枸杞技術轉產(chan) 凍豆腐、香菇、土豆等“自嗨鍋”的原料。
“凍幹生產(chan) 線自3月6日開工以來,24小時不停歇地生產(chan) 了價(jia) 值700萬(wan) 元的產(chan) 品。”朱彥華介紹,由於(yu) 凍的時候需要經過切片、漂燙等工序,迫於(yu) 訂單激增、人手緊缺,他們(men) 在用人方麵沒有因為(wei) 疫情而減少,反倒新招了20名工人和4名技術員。
一次成功轉型,成就“收之桑榆”。
兩(liang) 個(ge) 月以來,早康不減產(chan) 、不裁員,銷售額達2800萬(wan) 元,訂單排到了6月份,有的客戶甚至提前支付了貨款。
各生產(chan) 線,一派繁忙的場景與(yu) 往日無異。
“一定要準確識變、順勢而為(wei) 。”朱彥華說,隻有化被動為(wei) 主動,企業(ye) 才能化危機為(wei) 生機,闖出一片發展的新天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不隻有紅色 寧夏收集選育出“七彩枸杞”
寧夏枸杞甲天下,目前國內各枸杞產區的種苗均來自寧夏。[詳細] -
新方法可檢測血液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抗體
英國《自然·醫學》雜誌12日公開的一份免疫學研究論文,美國科學家介紹了一種可以檢測新冠肺炎患者血液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抗體的方法。[詳細] -
培養基層衛生人才模式的構想
執業全科醫生的能力在於臨床與個體;執業公共衛生醫生的能力在於臨床與群體;公共衛生專業人才的能力在於群體與技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