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贛”出戰“疫”的江西路徑

葉龍傑 發布時間:2020-05-18 08:27:00來源: 健康報

  江西和湖北兩(liang) 省山水相連、文脈相通,江西醫護人員是最早馳援湖北的主力之一。江西省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贛做贛為(wei) ”,在抵禦疫情洪流的過程中,不等、不靠、不慌,穩紮穩打,“贛”出了戰“疫”的江西路徑。

  真正做到一人一方案

  疫情發生後,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院區全部騰出來作為(wei) 江西省定點收治醫院,也是江西省定點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集中收治點,截至目前總共收治本土病例215例、輸入性病例2例。

  回顧戰“疫”曆程,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張偉(wei) 介紹,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醫院集中資源,抽調呼吸、重症、急診、消化、血液等重點專(zhuan) 科醫生組成MDT診療團隊,真正做到一人一方案。

  總結經驗,張偉(wei) 看到,仍有相當多的地方可以完善,“比如,基層醫療與(yu) 疾控人員對重大疫情的防控能力不足,存在本領恐慌;疾控機構不掌握一手信息,與(yu) 患者黏性不夠,存在前哨不靈的情況;醫療機構與(yu) 疾控機構信息共享和協調不足,導致信息鴻溝”。

  解決(jue) 辦法在哪裏?張偉(wei) 認為(wei) ,今後還需打破醫療機構與(yu) 疾控機構之間的信息壁壘,實現信息共享;培養(yang) 既懂公衛又懂臨(lin) 床的複合型人才,在醫院內(nei) 部建設公共衛生臨(lin) 床中心,實現平戰結合。“比如,公共衛生臨(lin) 床中心在戰時可以開展臨(lin) 床救治,平時開展麻疹、肝病、登革熱等傳(chuan) 染病救治,構建預警係統,推動公共衛生培訓。”

  在張偉(wei) 的構想中,省、市、縣三級公共衛生臨(lin) 床中心分級管理、全麵覆蓋。“這是由公共衛生事件就近收治的特殊性決(jue) 定。”張偉(wei) 表示,各級公共衛生臨(lin) 床中心還應整合出一個(ge) 相關(guan) 的智庫,為(wei) 政府處置疫情提供決(jue) 策參考。

  實現了3個(ge) “零”

  “這次疫情對每個(ge) 醫院、對每個(ge) 人來說都是一場大考。”江西省腫瘤醫院院長鈄方芳表示,“我們(men) 在整個(ge) 疫情期間堅持‘外防輸入、內(nei) 防擴散、內(nei) 防反彈’,采取嚴(yan) 格的措施來防範疫情蔓延和院內(nei) 感染,盡早恢複正常的醫療秩序,保障腫瘤患者這一特殊人群有序安全接受治療。”

  通過築牢疫情防控的防線,江西省腫瘤醫院實現了3個(ge) “零”的成績:零輸入,沒有一例輸入性確診病例進入醫院;零感染,沒有一例病人和醫務人員因為(wei) 疫情感染;零擴散,沒有一例擴散和聚集病人發生。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變化,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鈄方芳也在觀察中謀劃未來改革: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和後勤人員都應該熟練掌握傳(chuan) 染病防控和院感防控知識;組建專(zhuan) 常兼備、反應靈敏的應急隊伍,醫院要常備這支隊伍,一旦發生疫情能及時出動;完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應急管理製度規範和預案,包括應急物資儲(chu) 備製度、消毒隔離規範、個(ge) 人防護用品使用規範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強化全院院感防控意識,把院感工作和傳(chuan) 染病知識納入考核結果,直接與(yu) 科室績效、個(ge) 人績效和評先評優(you) 、晉職晉升掛鉤;強化信息化手段,讓數據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分享中國良方中國經驗

  疫情發生以來,在江西省90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當中,97.9%的患者接受了中醫藥治療。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院長熊漢鵬介紹,該院撫生院區自2月11日作為(wei) 定點醫院以來,累計收治新冠肺炎患者29人,醫院按照辨證施治的原則,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醫並重,對輕症患者以中醫為(wei) 主,對重症患者采取中西醫結合、一人一策的治療方案,實現零感染、零返陽、零死亡。

  “治療既包括中藥,還有針灸、貼敷、耳穴埋豆等中醫手段。經驗形成之後,還在湖北等地進行推廣和使用。”熊漢鵬表示,在國內(nei) 疫情實現積極向好態勢之後,以該院醫務人員為(wei) 主體(ti) 的醫療隊到烏(wu) 茲(zi) 別克斯坦開展疫情防控指導。“他們(men) 行程近萬(wan) 裏,去了烏(wu) 茲(zi) 別克斯坦首都等7個(ge) 州及多家醫療機構,開展指導交流和重症病人治療會(hui) 診等工作。專(zhuan) 家組還在國外通過麵對麵的交流、視頻連線等多種方式,重點講解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的有效方法,分享中國良方、中國經驗。”

  “疫情帶來的傷(shang) 害是非常大的,現代醫學和傳(chuan) 統醫學結合,使得對這種疾病的救治能力得到大大加強,患者死亡率明顯降低。”熊漢鵬表示,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治療輕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療效確切,對防止輕症轉為(wei) 重症甚至危重症、控製疫情傳(chuan) 播、樹立公眾(zhong) 信心、消除恐慌情緒有非常積極的作用。“中醫、西醫各有所長,中西醫結合是打雙打、打配合,實現優(you) 勢互補。立足祖國醫學在疫情方麵所能做的貢獻,今後還應建設好中西醫結合的救治基地。”

  兩(liang) 手都要抓兩(liang) 手都要贏

  作為(wei) 江西南部最大的綜合醫院,贛州市人民醫院在抗疫過程中承擔了更大的責任和壓力。“贛州市人口占全省人口的1/4,遠離省城,醫院更多要發揮自身的優(you) 勢和力量來承擔贛南地區的主要防控任務。”該院院長賴衛國說,醫院門急診人次占據了整個(ge) 地區的1/10,在防控方麵主要突出3個(ge) 字——“高”“早”“牢”。“高”為(wei) 政治站位高,“早”為(wei) 在防疫初期把相關(guan) 的要求和政策全部落實到位,“牢”為(wei) 抗疫防線牢固。

  目前疫情進入防控常態化,賴衛國表示,現在醫院的主要任務是,防控和正常診療兩(liang) 手都要硬、兩(liang) 手都要抓、兩(liang) 手都要贏,需要科學處理好內(nei) 部管理與(yu) 應急處置、病人當前就醫需求和相關(guan) 後勤保障、人員緊缺和雙重任務等方麵的關(guan) 係。

  “比如,疫情發生後所有醫務人員的績效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對醫務人員的信心或者士氣都有一定的影響。”賴衛國說,保證醫療質量不滑坡,醫院管理還需拿出更多的辦法,同時積極對接醫保部門,在提質增效上找準發力點。

  在防控疫情取得成效之後,應急體(ti) 係建設是所有衛生行政管理人員和醫療機構管理者都在思考的課題。“如何在這場疫情過後規範地或者科學地規劃公共衛生體(ti) 係建設,這是一篇大文章。”賴衛國說,現在贛州市正在思考建立全市公共衛生應急處置中心,希望把應急指揮、物資儲(chu) 備、相關(guan) 檢測、任務分工以及醫療救治5個(ge) 方麵的功能整合在一起,形成全市的公共衛生應急處置中心,更高效地使應急體(ti) 係運轉好。

  增進醫患和諧互動

  在疫情期間,為(wei) 進一步加強人文關(guan) 懷,做好長期住院患兒(er) 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關(guan) 愛工作,繼續給長期住院患兒(er) 提供學習(xi) 、交流和健康成長的發展平台,江西省兒(er) 童醫院醫務社工部不斷探索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打造“4+3”模式,將長期住院患兒(er) 關(guan) 愛項目再升級,綜合疫情防控等因素,充分調研,係統化、多樣化、個(ge) 性化解決(jue) 群體(ti) 問題和個(ge) 體(ti) 問題,加強了患者、醫院及社會(hui) 之間的聯係,增進了醫患之間的和諧互動。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許多單位麵臨(lin) 著重大考驗,兒(er) 童醫院也麵臨(lin) 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病人逐漸增多,在疫情防控對床位管理要求沒有變和外科病人增加特別快的情況下,兒(er) 童床位還麵臨(lin) 著緊缺問題。對這些現實的醫療需求,該如何規劃?”對此,江西省兒(er) 童醫院院長陶強建議:第一,加強門診力量,減少住院病人,以往由於(yu) 住院病人多,配備的醫護人員也較多,可以抽出病房部分骨幹力量加強門診,將許多以往需要在病房解決(jue) 的問題前移至門診解決(jue) ;第二,充實急診留觀病房力量,保證留置急診觀察病人生命安全;第三,以時間換空間,開設夜間特需專(zhuan) 科門診,解決(jue) 學齡期兒(er) 童白天上課、家長白天上班導致的就診不便問題,配套做好檢驗、功能檢查、藥房等服務安排。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