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新冠肺炎疫情下美國弱勢群體的人權困境

錢錦宇 發布時間:2020-05-18 08:48:00來源: 光明日報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個(ge) 國家暴發,不僅(jin) 對全人類的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造成嚴(yan) 重威脅,也對世界各國的治理理念、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提出了嚴(yan) 峻考驗。在全球抗擊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最令人困惑的事情,莫過於(yu) 美國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超過150萬(wan) 例,感染死亡人數突破9萬(wan) 人,成為(wei)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名副其實的“震中”。

  盡管世界衛生組織的專(zhuan) 家團隊多次敦促各國以遏製為(wei) 中心,根據自身情況綜合施策,在保護健康、防止經濟社會(hui) 動蕩與(yu) 尊重人權之間取得良好平衡,然而,麵對新冠肺炎疫情,美國特朗普政府急於(yu) 國際“甩鍋”而非國內(nei) 防控、忙於(yu) 嫁禍於(yu) 人而非反躬自省、慣於(yu) 抹黑汙蔑而非協同共治的抗疫舉(ju) 措,不僅(jin) 刷新了人們(men) 對於(yu) 美國國家治理理念、體(ti) 係和能力的傳(chuan) 統認知,而且打破了關(guan) 於(yu) 美國作為(wei) “人權衛士”和“民主旗手”的種種自詡形象。事實上,新冠肺炎疫情襲擊下的美國,其人權狀態不容樂(le) 觀,尤其是老人、兒(er) 童、殘障者和流浪者為(wei) 代表的社會(hui) 弱勢群體(ti) ,其人權保障的不力狀況極其嚴(yan) 峻。

  弱勢群體(ti) 的人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既是觀察一個(ge) 國家人權狀況的主要窗口,也是檢驗一個(ge) 國家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標準。在重大公共衛生危機中,弱勢群體(ti) 的風險防控能力最低,其風險處境的不利狀況亟須國家以積極負責的態度和高效有力的行動來予以改善,進而保障社會(hui) 弱勢群體(ti) 的生命權、健康權和其他權利。然而在美國,新冠肺炎疫情下弱勢群體(ti) 的人權保障,不僅(jin) 麵臨(lin) 著行動的遲緩和不力,甚至還麵臨(lin) 著理念的顛覆和解構。

  首先,美國老年人的人權受到全麵威脅。正如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5月1日發布的《新冠疫情對老年人影響》政策簡報中指出的,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後的病死率更高,疫情給老年群體(ti) 造成了“難以言表的恐懼和折磨”,老年人與(yu) 年輕人享有同等的生命權和健康權,疫情之下“誰也不能被犧牲、被拋棄”。但是,由於(yu) 經濟貧困、高額檢測治療費用、養(yang) 老機構長期投資不足導致的結構性缺陷和特朗普政府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遲緩應對等原因,美國老年人成為(wei) 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大受害群體(ti)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統計,截至5月8日,美國養(yang) 老院已有超過19000人死於(yu) 新冠肺炎。同時,由於(yu) 美國各級政府和相關(guan) 機構對於(yu) 養(yang) 老院疫情信息公開不及時、不透明,養(yang) 老院正在成為(wei)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的“黑洞”。更駭人聽聞的是,否定老年人生命價(jia) 值和生存意義(yi) 的聲音在美國不絕於(yu) 耳。從(cong) 將新冠病毒稱為(wei) “美國嬰兒(er) 潮一代的終結者”的病態玩笑,到得克薩斯州副州長帕特裏克發表的老年人應該為(wei) 美國經濟複蘇而主動犧牲的無情觀點,再到右翼媒體(ti) Daily Wire新聞網主編本·夏皮洛提出的疫情下的美國老人是否有權活過預期壽命的冷酷論題,都在不斷衝(chong) 擊著聯合國大會(hui) 頒布的《世界人權宣言》(第217A〔II〕號決(jue) 議)關(guan) 於(yu) 人人有權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的原則;不斷否定著《1982年老齡問題維也納國際行動計劃》莊嚴(yan) 重申的“《世界人權宣言》所載的不可剝奪的基本權利應充分地、不折不扣地適用於(yu) 老年人”的要求;不斷詆毀著聯合國大會(hui) 通過的《聯合國老年人原則》(第46/91號決(jue) 議)秉持的“老年人不論其年齡、性別、種族或族裔背景、殘疾或其他狀況,均應受到公平對待,而且不論其經濟貢獻大小均應受到尊重”的理念;也不斷顛覆著美國自己在《獨立宣言》中宣稱的“人人生而平等”的價(jia) 值觀。

  其次,美國兒(er) 童權利麵臨(lin) 多重侵害。在美國挑起的全球貿易爭(zheng) 端和新冠肺炎疫情的雙重打擊下,美國經濟持續衰退,25%的實際失業(ye) 率居高不下,累計失業(ye) 人數高達3300萬(wan) 人,貧困狀況不斷加劇,致使社會(hui) 弱勢群體(ti) 尤其是兒(er) 童麵臨(lin) 著嚴(yan) 重的糧食不安全和家庭暴力等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次生危機。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hui) 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由於(yu) 家庭收入銳減帶來的貧困,20%的美國兒(er) 童因沒有足夠的食物而處於(yu) 饑餓狀態。而因為(wei) 貧困和居家隔離導致的針對兒(er) 童的家庭暴力事件,數字卻在不斷攀升。近期紐約州出現致73名兒(er) 童感染、致3名兒(er) 童死亡的可能和新冠肺炎有關(guan) 的“炎症綜合征”,直接威脅著兒(er) 童的生命健康權利。

  最後,美國殘障者和無家可歸的流浪者的人權保障陷入結構性困境。作為(wei) 全球最發達的國家之一,美國不僅(jin) 沒有批準聯合國《兒(er) 童權利公約》,而且也拒絕批準《經濟、社會(hui) 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和《殘疾人權利公約》等多項旨在保護社會(hui) 弱勢群體(ti) 的國際人權公約。盡管古特雷斯5月6日呼籲各國政府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時應注重保障殘疾人權益。但是,在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流行病學專(zhuan) 家邦尼林·斯威諾看來,美國社會(hui) 時至今日也未消除“殘障者無需高質量生活”的潛在觀念,在美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策略中,殘障者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忽視和排除在外的群體(ti) 。殘障者不僅(jin) 在新冠肺炎檢測治療過程中往往遭遇歧視性對待,已經有多個(ge) 州發生殘障者針對醫療資源的歧視性分配政策提出投訴的案例,而且在經濟嚴(yan) 重下滑和就業(ye) 崗位銳減的情勢下,殘障者還麵臨(lin) 著就業(ye) 歧視和貧困威脅。與(yu) 此同時,如果說老年人聚居的養(yang) 老院是美國新冠肺炎疫情的黑洞,那麽(me) ,流浪者棲身的街頭,則是美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最大缺口。據悉,在美國露宿街頭的流浪者超過55萬(wan) 人,其中30%是有孩子的家庭。僅(jin) 加利福尼亞(ya) 一州,就有超過15萬(wan) 流浪者。居無定所且食物藥品等生活物資的極度匱乏,導致流浪者在疫情中處境更加危險。而由於(yu)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的供應匱乏和美國高昂的核酸檢測費用,使得流浪者成為(wei) 美國疫情防控過程中的又一批“棄兒(er) ”。

  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hui) 聲明》中,與(yu) 會(hui) 各國均承諾加強對所有人的保護,尤其是受傳(chuan) 染病嚴(yan) 重影響的弱勢群體(ti) 。但美國的實際行動卻是乏善可陳。疫情中美國在弱勢群體(ti) 人權保障方麵的種種劣跡,再次暴露出其社會(hui) 痼疾和人權保障的製度缺陷。無疑,美國是到了放棄傲慢偏見而躬身自省的時候了。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