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科學謀劃“十四五”生態文明建設

張春燕 發布時間:2020-05-22 09:08:00來源: 中國環境報

  “今年我提了《關(guan) 於(yu) 持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建議》。”全國人大環境與(yu) 資源保護委員會(hui) 副主任委員、農(nong) 工黨(dang) 十六屆中央專(zhuan) 職副主席龔建明接受本報記者專(zhuan) 訪時說,要保持汙染防治攻堅力度不減,努力完成“十三五”規劃環境指標任務;緊盯2035年實現美麗(li) 中國建設目標,科學謀劃“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目標任務。

  保持汙染防治攻堅力度不減

  龔建明認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中共中央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重要位置,發布實施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部署開展汙染防治攻堅戰,全麵展開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人民群眾(zhong) 滿意度不斷提升。但整體(ti) 上看,我國環境容量有限、生態係統脆弱的狀況尚未根本改變,大氣、河流、土壤、海域汙染問題時有發生,城市垃圾圍城、農(nong) 村環境髒亂(luan) 問題依然突出。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麵臨(lin) 的困難和風險挑戰上升,打好打勝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形勢更加複雜嚴(yan) 峻。龔建明表示,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完成好“十三五”規劃環境指標任務,謀劃好“十四五”時期的經濟社會(hui) 發展,都應持之以恒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為(wei) 此,龔建明指出:“保持汙染防治攻堅力度不減,要努力完成‘十三五’規劃環境指標任務。”

  截至目前,“十三五”規劃確定的9項生態環境約束性指標,已經有7項提前超額完成,單位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指標接近完成,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率預計可以完成。

  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有人擔心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可能會(hui) 有所放鬆。對此,龔建明表示:“越是臨(lin) 近攻克目標任務,越是麵臨(lin) 經濟下行壓力,越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決(jue) 擯棄試圖放鬆環保力度換取發展速度的錯誤做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要更好地統籌經濟社會(hui) 發展與(yu) 汙染防治攻堅。”

  他建議,一是對標“十三五”規劃指標,年內(nei) 集中力量就城市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率進行攻關(guan) ,努力完成既定目標任務。二是堅決(jue) 反對汙染防治工作的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摒棄對汙染企業(ye) 實施“一關(guan) 了之”“一停了之”“一刀切”措施,采取更加精準、科學的汙染治理舉(ju) 措,既要不放鬆汙染治理,解決(jue) 群眾(zhong) 關(guan) 切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更要支持好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達產(chan) ,為(wei) 經濟恢複發展助力。

  科學謀劃“十四五”生態文明建設目標任務

  2020年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jue) 勝之年,是保障“十四五”順利起航的奠基之年。在這承前啟後的重要時期,龔建明代表指出,要緊盯2035年實現美麗(li) 中國建設目標,科學謀劃“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目標任務。

  為(wei) 此,他建議,“十四五”時期的生態文明建設,應著眼於(yu) 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目標,延接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目標,圍繞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li) 中國,做好規劃任務的接續銜接。“接續開展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進一步鞏固和擴大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成果。持續深化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加快建立綠色低碳發展模式。繼續推進生態環境修複,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多年來,龔建明圍繞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了多項建議、議案。談及全國人大代表這一身份,他說:“對我來說是一種責任,也是一個(ge) 表達觀點的平台和機會(hui) 。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zhong) 多,問題和矛盾往往錯綜複雜。我們(men) 一路走來,取得今天的成績,發展成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靠的是解決(jue) 一個(ge) 一個(ge) 問題的實幹。人大代表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份表達觀點,引起討論,一些理不清頭緒的事情往往能夠迎刃而解。每年在全國兩(liang) 會(hui) 的聚光燈下,社會(hui) 普遍關(guan) 注的熱點問題經由代表們(men) 表達出來,有利於(yu) 引發全社會(hui) 的關(guan) 注和討論,也更容易引起有關(guan) 部門的重視和行動,推動問題的解決(jue) 。”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