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精神的生動體現
對水生態環境影響最大、處置難度最大、後期生態環境治理修複任務異常艱巨、國內(nei) 外潛在社會(hui) 影響比較大,這是貼在伊春鹿鳴尾礦庫泄漏事件上的“標簽”。
作為(wei) 我國近20年來尾礦庫泄漏量最大的一起突發環境事件,生態環境部第一時間行動起來,積極應對,僅(jin) 用315個(ge) 小時就阻截住汙水流入鬆花江,在環境應急處置史上書(shu) 寫(xie) 出了新篇章,再次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生態環保鐵軍(jun) 的實幹擔當精神。
伊春鹿鳴尾礦庫泄漏事件後果嚴(yan) 重,是生態環境部組建以來應對的第一次重大突發環境事件。在這次事件中,尾礦泄漏量巨大,汙染物嚴(yan) 重超標,應急處置難度大,處理稍有不慎,不但會(hui) 給沿岸人民生產(chan) 生活帶來極大影響,而且還會(hui) 在國際上產(chan) 生一定的影響。流水不等人,時機稍縱即逝。麵對重重困難,生態環境部認真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第一時間做出響應,派出精兵強將趕赴現場,爭(zheng) 分奪秒進行周密部署,有效協調地方相關(guan) 部門、社會(hui) 監測機構、應急物資生產(chan) 企業(ye) ,擰成一股繩、鉚足一股勁,為(wei) 有效處置事故奠定了堅實基礎。這次事件的成功處置,生態環境保護“全國一盤棋”的做法發揮了重要作用。如果沒有各方齊心協力共同攻堅克難,很難想象事件應急處置可以進行得如此之快、如此有成效。
伊春鹿鳴礦業(ye) 尾礦庫泄漏事件的嚴(yan) 重性為(wei) 近20年來所罕見,對於(yu) 環境應急來說,也意味著會(hui) 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例如,汙染團自泄漏點到呼蘭(lan) 河入鬆花江口隻有361.2小時,且下遊呼蘭(lan) 河沿線有50萬(wan) 畝(mu) 稻田即將引水泡田,應急處置“窗口期”非常短暫;特征汙染物鉬最高超標近80倍,需要多級控汙削峰,應急處置難度極大;應急期間風雪交加、氣溫驟降,不利氣象水文條件打亂(luan) 原有應急處置計劃,等等。可以說,在整個(ge) 處置過程中,不僅(jin) 有可以預料到的困難,還有諸多預料不到的挑戰,遭遇到難以想象的各種突發情況。麵對多重不利條件,生態環保鐵軍(jun) 迎難而上,想方設法,采取積極應對舉(ju) 措,攻下一個(ge) 又一個(ge) 難關(guan) ,以主動作為(wei) 的態度加上背水一戰的勇氣,確保了應急處置任務的圓滿完成。
要在最短時間內(nei) 完成應急處置,精準控製汙染,實現水達標、河變清,不讓超標汙水進入鬆花江的應急工作目標,關(guan) 鍵就在於(yu) 科學處置。無論是在短時間內(nei) 製定應急方案,確定控汙技術路線,還是進行應急監測,為(wei) 科學精準決(jue) 策提供有力支撐,以及在汙染帶中準確定位高峰汙染團,確保精準投藥,都離不開對事件發展、汙染特征的科學研判、對水質的精準監測。整個(ge) 事件的環境應急充分體(ti) 現了科學嚴(yan) 謹的精神,以及對於(yu) 汙染物控製的精準應對。正是秉持這種科學嚴(yan) 謹的態度,應急處置團隊抓住了應急處置時機,跑在了時間前麵,成功阻截住了汙水,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汙染造成的損失和影響。
伊春鹿鳴尾礦庫泄漏事件的成功處置,為(wei) 今後類似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同時,在應急處置中迸發出的實幹擔當精神,也將激勵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在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中再立新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