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重點 補短板 強弱項 遼寧投入23.5億元解決環境治理難點
按照遼寧省委省政府“生態環境保護該花的錢必須花,該投的錢決(jue) 不能省”的要求,今年遼寧省不斷完善財政政策,籌措資金23.5億(yi) 元,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堅決(jue) 支持全省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資金投入首先指向解決(jue) 突出環境問題。今年遼寧籌措資金17億(yi) 元,集中支持遼河流域水汙染防治、渤海綜合治理、黑臭水體(ti) 整治、重點區域散煤治理、土壤汙染防控與(yu) 修複等重點工程項目。同時優(you) 先保障醫療廢物廢水處理監管、應急監測等疫情防控重點支出,為(wei) 相關(guan) 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遼寧大力推進市級環境監測機構垂直管理製度改革,做好財政支出基數劃轉和預算編製批複等工作。與(yu) 此同時,籌措資金1.4億(yi) 元,加強環境監測監察執法等經費保障,加強空氣和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完善生態環境監測體(ti) 係,提高環境治理水平。
圍繞重點工作,遼寧還籌措資金5.1億(yi) 元,繼續實施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補償(chang) 政策,引導各地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指導各市主動兌(dui) 付河流斷麵水質超標補償(chang) 資金,配合有關(guan) 部門研究製定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相關(guan) 政策,推進多元化生態補償(chang) 機製建設。
此外,遼寧在支持相關(guan) 部門做實做優(you) 環境治理項目儲(chu) 備庫方麵也下了功夫。強化績效導向,建立健全績效評價(jia) 結果與(yu) 預算安排、政策調整掛鉤機製,遼寧財政將資金分配向汙染治理攻堅任務重和治理成效突出的地區傾(qing) 斜,提升資金支持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天然草地達數億畝 政協委員建言設草原保護技術創新中心
公保紮西表示,青海省草原生態環境總體呈好轉趨勢,草原植被蓋度由2015年的54%提高到2018年的56.83%,產草量從2014年的每畝159公斤提高到2018年的170公斤。[詳細] -
全國政協委員:三江源、祁連山生態保護不能“歇一歇”,應建長效機製
《提案》表示,三江源、祁連山是中國“一屏兩帶”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國家生態安全和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有著獨特而不可替代的生態地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