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技能培養傳幫帶,產教融合長本領 藍領“含金量”更高了

發布時間:2020-06-23 09:58:00來源: 人民日報

  技能培養(yang) 傳(chuan) 幫帶,產(chan) 教融合長本領

  藍領“含金量”更高了(第一落點·關(guan) 注高技能人才(上))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健全技能人才培養(yang) 、使用、評價(jia) 、激勵製度,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大規模開展職業(ye) 技能培訓,加快培養(yang) 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近年來,《新時期產(chan) 業(ye) 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關(guan) 於(yu) 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意見》《國務院關(guan) 於(yu) 推行終身職業(ye) 技能培訓製度的意見》《職業(ye) 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等文件接連出台,著力完善技術工人培養(yang) 、使用、評價(jia) 、激勵、保障措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結構性矛盾正在破題之中。本版今起推出“第一落點·關(guan) 注高技能人才”報道,關(guan) 注相關(guan) 政策落實情況。

  ——編 者 

  當下,圍繞十大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新興(xing) 戰略性產(chan) 業(ye) 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急需緊缺行業(ye) 及領域,技能人才的支撐作用日益顯著。目前我國有技術工人(技能勞動者)近1.7億(yi) 人,其中高技能人才不到4800萬(wan) 人,供需矛盾突出。企業(ye) 急需什麽(me) 樣的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怎樣培育壯大?記者在製造業(ye) 大省浙江進行了采訪。

  企業(ye) 需求——

  技藝精、善創新、複合型

  來到浙江省樂(le) 清市正泰工業(ye) 園,偌大的智能製造數字化車間內(nei) ,一隻隻機械手以及無人駕駛運輸車精準地將配件送到指定位置。

  正在忙碌的周清輝是模具總裝的班組長,40歲出頭的他具有技師資格,曾在數個(ge) 鉗工技能大賽中取得佳績,去年入選浙江省“百千萬(wan) ”培養(yang) 工程優(you) 秀技能人才。

  “因為(wei) 喜歡鑽研,所以有了一些技術成果,比如改進內(nei) 切澆口工藝,注塑時間由80秒縮短為(wei) 68秒,合格率由95%提高到了99.8%。”周清輝謙虛地說。工作伊始,周清輝就進入了素有“工業(ye) 之母”之譽的模具行業(ye) 。從(cong) 連圖紙都看不懂的小學徒,到高質高效製作工件、改進工藝的業(ye) 務能手,周清輝奮鬥了多年。

  在我國,高技能人才通常主要包括技能勞動者中取得高級技工、技師和高級技師職業(ye) 資格的人員;“高”體(ti) 現在具有高超技藝和精湛技能,能夠進行創造性勞動,為(wei) 社會(hui) 作出貢獻。

  數據顯示,近些年高技能人才求人倍率維持在2以上的水平。人社部發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市場供求狀況分析顯示,盡管受季節性因素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影響,市場用人需求和求職人員數量同比收縮,但各技術等級或專(zhuan) 業(ye) 技術職稱的崗位空缺與(yu) 求職人數的比率均大於(yu) 2.0。

  湖州職業(ye) 技術學院人事處處長方東(dong) 傅認為(wei) :“企業(ye) 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主要分為(wei) 三類:一是適應產(chan) 業(ye) 升級,特別是新技術、新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需要,勝任高端技術領域崗位工作的知識技能型人才;二是具有較高技術水平,能夠指導一般技能人才工作的技術員、工藝師等;三是有較強的現場管理能力,或者具有多種技能的複合型人才。”

  “技能學習(xi) 也是不進則退的。”周清輝說,以前是粗加工設備,現在是智能化設備,為(wei) 了跟上趨勢,他常利用下班時間努力學習(xi) 繪圖等軟件。

  職業(ye) 教育——

  盯市場、強培訓、密協同

  中等職業(ye) 院校、高等職業(ye) 院校、各類職業(ye) 培訓……職業(ye) 教育是技能人才的主要來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明兩(liang) 年職業(ye) 技能培訓3500萬(wan) 人次以上,高職院校擴招200萬(wan) 人,要使更多勞動者長技能、好就業(ye) 。

  記者了解到,緊盯市場、產(chan) 教融合成為(wei) 浙江職業(ye) 教育的顯著特點。據了解,浙江47所高職院校1229個(ge) 專(zhuan) 業(ye) 點中,七成以上與(yu) 支柱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學校專(zhuan) 業(ye) 同當地產(chan) 業(ye) 的匹配度大大提升。

  浙江鼓勵各地建立以區域或專(zhuan) 業(ye) 為(wei) 紐帶、地方政府為(wei) 主導、高職院校為(wei) 龍頭、中職學校和企業(ye) 共同參與(yu) 的職教集團或聯盟。2016年,浙江商業(ye) 集團、浙江旅遊集團等十幾家大型國企和新成立的浙江省職業(ye) 教育集團簽訂合作協議。目前,浙江各地已組建100多個(ge) 職教集團,職業(ye) 院校與(yu) 7000多家企業(ye) 結成緊密合作關(guan) 係,企業(ye) 深度參與(yu) 到技能人才培養(yang) 當中。許多職業(ye) 教育院校還引入大師工作室,各行業(ye) 領軍(jun) 技能人才、技藝大師進入職業(ye) 學校任教。

  以湖州職業(ye) 技術學院為(wei) 例,該校建設“專(zhuan) 業(ye) +技能大師工作室”“專(zhuan) 業(ye) +創新工場”等平台,實施校企協同的現代學徒製人才培養(yang) 改革,學生的生產(chan) 技術技能和創新開發能力更能適應市場需求。“我校畢業(ye) 生八成以上進入中小企業(ye) 成為(wei) 技能人才,經過3至5年的發展,約四成能成長為(wei) 高技能人才。”方東(dong) 傅說。

  實踐培養(yang) ——

  增補貼、傳(chuan) 幫帶、暢通道

  從(cong) 學生、工人到技師,再到首席技師、工匠、勞模,高技能人才成長的每一步都在實踐中。但有調研發現,一線工人工資水平總體(ti) 偏低,加班較多,進行自我提升的時間精力有限、積極性不高。對此,浙江采取多種舉(ju) 措,支持和鼓勵個(ge) 人參加技能培訓、企業(ye) 組織提升員工技能。

  例如,最新公布的《溫州市區職業(ye) 技能提升行動培訓補貼管理辦法》,國家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職業(ye) 技能等級證書(shu) 補貼標準800元起,專(zhuan) 項能力證書(shu) 600元起;項目製培訓按每課時25元,每人最高不超過2000元。緊缺工種補貼力度加大,標準上浮50%;車工、電工、銑工等16個(ge) 產(chan) 業(ye) 緊缺工種的高級技師補貼,最高可享受6750元。

  謝阿軍(jun) 是正泰集團工業(ye) 化部模具工程及製造中心加工中心班組工人,2012年畢業(ye) 於(yu) 陝西服裝工程學院專(zhuan) 科,“學徒工有師傅帶,並且師傅指導講解很詳細。”剛工作時他的月工資是3000多元,通過師傅幫帶、技能提升,2018年達到6000多元。

  “以後肯定要做一個(ge) 高技能人才的。”謝阿軍(jun) 語氣堅定,“我對未來有信心。”謝阿軍(jun) 想從(cong) 操作工轉向工藝員、設計員發展,“公司提供了很多學習(xi) 編程的機會(hui) ,我在抓緊學習(xi) 。”

  據介紹,浙江1400家各類職業(ye) 培訓學校和社會(hui) 定點培訓機構,每年培訓技能人才80多萬(wan) 人次。截至去年底,浙江選樹62家技能人才自主評價(jia) 省級引領企業(ye) ,發揮企業(ye) 在高技能人才培養(yang) 和評價(jia) 工作中的主體(ti) 作用,暢通技術工人上升通道,提高待遇。

  不斷湧現的高技能人才為(wei) 發展注入動力,也鼓舞著更多人向高技能人才轉變。據統計,2010年到2017年,浙江高技能人才從(cong) 114.9萬(wan) 人增至278.7萬(wan) 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率從(cong) 16.1%升至28.8%。2019年底,浙江的高技能人才已達292萬(wan) 人。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