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城鄉協調 增添發展新動能

董宏君 馬湧 孫超 發布時間:2020-07-13 10:01:00來源: 人民日報

  城鄉(xiang) 協調 增添發展新動能(走向我們(men) 的小康生活)

  2019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超過60%。數字背後,是中國不斷加快的城鎮化進程。

  豐(feng) 饒多姿的三湘大地,一座座欣欣向榮的城市,一個(ge) 個(ge) 生機勃勃的鄉(xiang) 村,在大力推進城鄉(xiang) 協調中,不斷增添發展新動能,把人們(men) 對幸福生活的向往變為(wei) 現實。

  企業(ye) 請您進城去

  湘西妹子高英的生活,原本有點難。

  高英的老家在龍山縣洗洛鎮。父親(qin) 身患腦膜炎後遺症,小妹還在讀書(shu) ,全家隻靠母親(qin) 勉力支撐。高英從(cong) 學校畢業(ye) 後留在老家,靠種百合補貼家用,收入並不穩定。

  她沒有想到,今年3月,進城工作的機會(hui) 敲響了她的門。

  “敲門”,不是比喻,是事實——村幹部找上門來告訴她,有政府的招工隊來村裏招工,想不想進城去務工。

  高英抓住了這個(ge) 機會(hui) 。在家門口報了名,通過了麵試,一輛包車直接把她從(cong) 老家接到了用工單位——位於(yu) 長沙瀏陽高新區的藍思科技有限公司。

  瀏陽,這座由長沙市代管的湖南省轄縣級市,是全國工業(ye) 強縣(市)。藍思科技研發生產(chan) 的“高端視窗觸控防護玻璃麵板”等產(chan) 品,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中有著重要地位。蘋果、華為(wei) 、小米、OPPO等眾(zhong) 多知名廠商都是藍思科技的合作夥(huo) 伴。

  高英成功入職藍思科技,擔任質檢工作,轉眼已經3個(ge) 多月。經過崗位專(zhuan) 業(ye) 培訓,她從(cong) 生疏走向熟練,如今每月可有5000餘(yu) 元的收入,不但可以補貼家用,休息日還能去城裏走走逛逛。她說這樣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

  招來高英的“招工小分隊”,是長沙市著力加強的穩就業(ye) 舉(ju) 措。針對疫情防控期間省內(nei) 企業(ye) 招工難、貧困勞動力務工難的問題,長沙組建61支招工小分隊,深入省內(nei) 各地,通過大數據分析群眾(zhong) 務工需求,借助幹部上門、短信推送等方式“點對點”招工,“家門口麵試、包專(zhuan) 車到崗”,服務一條龍。僅(jin) 半個(ge) 月時間,就直接向長沙各企業(ye) 輸送1.28萬(wan) 人,其中貧困勞動力2434人。而高英,正是其中一員。

  送崗上門,為(wei) “進城務工”這首“老歌”添了一段“新曲”。

  城市驛站暖人心

  我們(men) 見到文秋香的時候,她正在株洲市蘆淞區中心廣場的“建寧驛站”專(zhuan) 心地擦拭走廊上的玻璃窗。光潔照人的窗戶上,映出她開朗熱情的麵容。

  在株洲的路邊街頭,“驛站”字樣不時映入眼簾。

  蘆淞區中心廣場的建寧驛站,地處人流密集之地。寬闊的玻璃幕牆明亮潔淨,黑白灰三色裝潢凸顯現代氣息,“建寧驛站”四個(ge) 字很是醒目。透過玻璃,隱約可見裏麵的超市貨架和收銀人員。文秋香每天在這裏的工作就是拖地、擦玻璃門窗、清理垃圾桶,隨時擦洗整理洗手台和鏡子。她在來來往往的人群中忙碌著,幾乎一刻都不閑……

  誰會(hui) 想到,這樣的一家“驛站”,實質上是一間公共衛生間,配有超市貨架和收銀員,售賣小食、飲料和小商品,還能在一隅小坐吃東(dong) 西。走進去細打量,開水飲水機、微波爐、共享雨傘(san) 、共享充電寶、圖書(shu) 漂流角,等等,竟也一應俱全。

  文秋香說,驛站的清潔人員一般隻有一個(ge) ,但這裏人流量大,就安排了兩(liang) 個(ge) 人輪班。一天最多有6000多人來上廁所,周末人尤其多,她忙起來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隻能趁人稍少的空當,把從(cong) 家裏帶的飯在微波爐裏熱一下,抓緊吃幾口。她自豪地說:“這裏幹淨得很,設施很高級哩,你聞不到有啥不好的味道吧?那是因為(wei) 有全自動智能新風除臭。還有熱水洗手、自動洗手液、免費衛生紙,幾乎跟賓館一樣哩。”

  像這樣的驛站,株洲全市有200多座。加上既有公廁改造和開放廁所,株洲實現城市建成區“500米內(nei) 有廁所”,市民如廁不再難。

  出租車司機鍾傑,在株洲開出租20餘(yu) 年,經常中途在建寧驛站歇腳,接壺熱水,吹吹空調,享受片刻安穩。他感慨地說:“高樓大廈當然很提氣,小小的驛站也讓人方便、舒心,感覺這樣的城市才貼心。”

  夜間經濟富城鄉(xiang)

  華燈初上,長沙的幾條商業(ye) 街上,熱騰騰的人氣已開始醞釀。

  在這裏,有因“腔調”十足走紅全國的茶飲品牌“茶顏悅色”,有文藝青年青睞的太平裏文創社區,還有“臭豆腐博物館”……有人說,長沙是一座“網紅氣息”十足的城市,看著這些個(ge) 性十足的商戶和活力張揚的消費者,感到此言不虛。

  湘江中路海信廣場中的“超級文和友”,此時也已顧客盈門。

  “超級文和友”以經營“老長沙口味”聞名,可顧客們(men) 未必知道,長沙這處“夜經濟大戶”,正通過他們(men) 盤中的小龍蝦,與(yu) 一處山清水秀的美麗(li) 鄉(xiang) 村同頻共振。

  長沙市望城區喬(qiao) 口鎮盤龍嶺村,距離鬧市區的“超級文和友”50公裏。這裏是一派藍天、白雲(yun) 和一望無際的荷塘。文和友售賣的小龍蝦,便有不少來自這片荷塘。

  “近二兩(liang) 一隻的小龍蝦,巴掌那麽(me) 長,要不是親(qin) 眼看到,真的不信。”喬(qiao) 口鎮田心坪村村民劉正國,去年養(yang) 出了喬(qiao) 口鎮最大的一隻小龍蝦。劉正國喜形於(yu) 色:“普通四五錢重的小蝦市場價(jia) 十幾元一斤,七八錢重的大蝦價(jia) 格就要翻倍。”

  劉正國的小龍蝦養(yang) 殖業(ye) 績,正是在文和友技術專(zhuan) 家的全程指導下實現的。

  劉正國過去是個(ge) 貧困戶,種過糧,養(yang) 過豬,可收入一直上不去。借著喬(qiao) 口鎮與(yu) 文和友合作的東(dong) 風,他鼓起勇氣流轉來20多畝(mu) 土地養(yang) 蝦。背靠專(zhuan) 業(ye) 指導,從(cong) 養(yang) 出蝦到養(yang) 出大蝦,這一次劉正國“入對了行”。20畝(mu) 荷花蝦田因為(wei) 蝦子個(ge) 頭大、品相好,去年增收10萬(wan) 元。如今劉正國為(wei) 文和友供貨,“多的時候一天可以供應上百斤”。

  2018年起,喬(qiao) 口鎮因地製宜發展“荷花+小龍蝦”特色種養(yang) 業(ye) ,生態養(yang) 殖使這裏的蝦生活環境更好、肉質更清甜。也是在那一年,這裏的荷塘與(yu) 文和友“結緣”。文和友看上了喬(qiao) 口鎮的位置優(you) 勢和環境優(you) 勢,在此建起小龍蝦示範養(yang) 殖基地,還設立“文和友小龍蝦產(chan) 業(ye) 研究院”,推動科學養(yang) 蝦,幫蝦農(nong) 增產(chan) 增收。

  2019年,盤龍嶺村合作社荷花蝦銷售收入1000餘(yu) 萬(wan) 元,僅(jin) 這一項就為(wei) 村民家庭額外增收3000元以上。

  從(cong) 長沙城區的“夜經濟”,到喬(qiao) 口鎮的“蝦經濟”,城鄉(xiang) 攜手,共謀發展,成就了共同的小康生活。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