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卡幫貧困戶圓了健康夢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隆德縣沙塘鎮錦華村李維良老漢家有一張“健康扶貧”明白卡,上麵列滿了數字,那是他作為(wei) 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健康扶貧政策的證明。
2018年2月22日,李維良因前列腺增生第一次在縣人民醫院就醫,費用總計3573.85元,基本醫療保險報銷2281.94元,民政救助710.26元,政府兜底581.65元,實際報銷3573.85元。同年3月6日,他又在固原市協和醫院就醫,共計花費6295.27元,基本醫療保險報銷5028.46元,民政救助879.77元,個(ge) 人自付387.04元,實際報銷5908.23元,報銷比例達到94%。一年兩(liang) 次住院共計花費9869.12元,個(ge) 人僅(jin) 花費不到400元,李維良實實在在地享受到了寧夏健康扶貧好政策。
近年來,寧夏先後建立了健康扶貧“一免一降四提高一兜底”綜合保障網和 “一站式”結算信息平台,將建檔立卡貧困患者全部納入醫療救助範圍,財政每年拿出5000萬(wan) 元兜底保障資金,實現貧困患者年度內(nei) 在醫療機構住院發生的個(ge) 人自付費用累計不超過5000元或自付比例不超過10%。將國家21種集中救治病種擴大到34種,全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因病致貧返貧人數減少了79972人,減少了92.07%。
“幸虧(kui) 有健康扶貧保險基金。”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居民李筱(化名)今年30歲出頭,春節期間摔壞了腰,導致肢體(ti) 偏癱,高昂的治療費用讓他一度喪(sang) 失了生活的信心。得知健康扶貧政策可以解決(jue) 治療費用後,他來到寧夏第五人民醫院康複中心接受治療和康複,現在已經可以獨自坐起來了。
“殘疾人康複事業(ye) 一頭連著健康,一頭連著脫貧攻堅。我們(men) 一方麵對患者積極救治,另一方麵借助殘疾人康複中心的管理模式落實醫保和殘聯的救助,讓特殊人群在小康路上也能圓了健康夢。”寧夏第五人民醫院殘疾人康複醫學中心主任褚彥麗(li) 說。
為(wei) 讓貧困人口在家門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防得住病,寧夏努力提升基層衛生服務能力,建成“國家、自治區、市、縣、鄉(xiang) ”五級遠程醫療服務體(ti) 係,對慢性病患者實行“一人一策”簽約服務管理。
大武口區潮湖村的劉奶奶由於(yu) 膝關(guan) 節病變臥床多年。受益於(yu)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即使在疫情期間,劉奶奶的健康問題也沒有讓家裏人犯難。“以前老人有個(ge) 頭疼腦熱都要打車到5公裏外的醫院,耗時耗力。”劉奶奶的兒(er) 媳說,“現在給社區衛生服務站打個(ge) 電話,家庭醫生就上門了。”
家庭醫生通過智能終端將病情反饋至專(zhuan) 家庫,不一會(hui) 兒(er) ,智能終端就會(hui) 傳(chuan) 回寧夏第五人民醫院康複科醫護製訂的治療護理方案。家庭醫生還會(hui) 向家屬現場講解褥瘡的預防和護理方法。
據了解,截至今年5月底,寧夏建檔立卡貧困人口753444人,其中已脫貧734672人,未脫貧18772人。按照脫貧不脫政策,全區累計核實核準建檔立卡患病83235人,累計救治、簽約服務79673人,救治比例達99.17%,累計住院92136人次;醫療總費用9.06億(yi) 元,通過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扶貧保、醫療救助、政府兜底保障“一站式”報銷後,個(ge) 人自付7131.55萬(wan) 元,占7.87%。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衛生健康委主任馬秀珍說:“今年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決(jue) 勝之年,我們(men) 一定做好衛生保障工作,讓各族群眾(zhong) 可以健康無憂地奔向小康生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