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專家呼籲關注抗腫瘤藥全生命周期管理 建立和完善質量管理體係

李亞南 發布時間:2020-07-20 19:1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7月20日電 (記者 李亞(ya) 南)在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促進醫藥行業(ye) 轉型升級的同時,確保藥品質量安全也越來越受到各界的重視。專(zhuan) 家於(yu) 此間呼籲關(guan) 注抗腫瘤藥全生命周期管理。

  國家藥物(抗腫瘤藥)臨(lin) 床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徐兵河教授表示,近年來,隨著腫瘤藥物的可及性不斷提高,創新藥上市速度的加快,腫瘤患者可以使用到更多更高質量的抗腫瘤藥物。但藥品管理問題也在日益突出,例如不規範用藥、地區管理差異等,亟需出台抗腫瘤藥物使用的原則和指南,建立和完善質量管理體(ti) 係,鞏固藥物的療效與(yu) 安全性。

  “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men) 對‘人民健康至上’的理念有了更加深切的認識。”上海醫藥行業(ye) 協會(hui) 執行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夷征宇指出,去年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首次明確提出了社會(hui) 共治原則,堅持風險管理、全程管控、社會(hui) 共治的原則,建立科學嚴(yan) 格的監督管理製度,全麵提升藥品質量,保障藥品的安全、有效、可及。未來,協會(hui) 將繼續攜手醫藥領域的專(zhuan) 家學者,通過製定高質量差異化的團體(ti) 標準,推動藥品質量不斷提升,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

  為(wei) 更好地解析腫瘤藥品全生命周期的質量管理,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陳誌東(dong) 教授、上海市靜安區中心醫院臨(lin) 床藥學與(yu) 臨(lin) 床藥理科終身名譽主任黃仲義(yi) 教授、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張劍教授和清華大學工業(ye) 工程係王子濤教授介紹了窄治療指數藥物(NTIDs)原研和仿製藥的差異,強調謹慎選擇原研或仿製NTIDs。

  專(zhuan) 家介紹,NTIDs是指用藥劑量或血藥濃度有小的差異,就可能導致嚴(yan) 重治療失敗和/或藥物不良反應的藥物,其生產(chan) 工藝及質量的微小差異都會(hui) 直接造成安全性問題或療效缺失,用藥安全性和製藥企業(ye) 的藥品質量之間的關(guan) 係更加密切。NTIDs盡管特殊,但目前各國仍缺乏完整的目錄,各國的藥物品種劃分也並不完全一致,亟需藥物監督管理部門完善管理,製定規範。

  使用一致性評價(jia) 確保仿製藥品與(yu) 原研藥品質量和療效的一致性,但盡管如此,生物等效受試者不能代表所有臨(lin) 床患者。臨(lin) 床實踐中,療效不等的現象十分普遍。若仿製藥與(yu) 原研藥療效不等,可能會(hui) 造成療效增強或減弱,並產(chan) 生其他不良反應,從(cong) 而影響疾病治療。

  上海有關(guan) 部門日前發布了《窄治療指數藥物質量評價(jia) 及標準製訂的通用技術要求》,其中涉及NTIDs質量管理、質量評價(jia) 、穩定性研究,以及質量標準建立等內(nei) 容;有14個(ge) 藥品列入了《窄治療指數藥物目錄》。

  專(zhuan) 家強調,應對NTIDs進行全生命周期嚴(yan) 格的質量管理,確保藥物的關(guan) 鍵質量屬性在全生命周期各個(ge) 環節都能夠得到有效的維護和傳(chuan) 遞。

  據悉,以“腫瘤藥物治療規範與(yu) 質量控製”為(wei) 主題的研討會(hui) “中國質量萬(wan) 裏行”於(yu) 7月在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杭州等10個(ge) 城市陸續展開。臨(lin) 床及藥學專(zhuan) 家於(yu) 此間共同探討腫瘤藥物的安全與(yu) 質量標準等話題。(完)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