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學指標可評估冠心病程度
本報訊 (特約記者朱沛炎 通訊員胡小麗(li) 朱曉芬)提到冠心病檢查,最常見的就是冠狀動脈造影和CT,但是這兩(liang) 項檢查費用都高達數千元,給患者造成了不小的經濟負擔。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心內(nei) 科科研團隊研究發現通過觀察血清學指標及心電圖變化,可有效評估冠脈的狹窄程度,為(wei) 患者一次住院節省總費用的30%~50%。該研究項目日前獲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該科研團隊曆時8年,對照研究不同危險分層的冠心病患者,比較各組間冠脈各項危險因素等指標的相關(guan) 性。研究發現,冠心病患者在血清Apelin-12水平超過正常值後其水平越低冠脈病變程度越嚴(yan) 重,Hcy水平越高、HRV水平越低其冠脈病變越嚴(yan) 重。
該技術主要研究者之一羅春苗說:“通過聯合其中的兩(liang) 項或三項檢查,監測其水平變化,綜合預測和判斷冠心病患者病情變化,對冠脈狹窄程度進行有效的預測,為(wei) 不同危險分層的冠心病患者提供優(you) 化合理的治療方案。”
該課題負責人馮(feng) 俊介紹,利用臨(lin) 床現有的成熟的血清學檢查指標,結合心電圖改變來初步評估冠心病患者冠脈狹窄情況,為(wei) 冠心病的檢查提供了新選擇。血清Apelin-12、Hcy及HRV三項指標的檢查方法簡單,可重複、多次開展,檢查總費用不超過500元,目前已經在多家醫院推廣。
同時,該技術整體(ti) 縮短了冠心病患者的住院周期、減少了年住院頻率和臨(lin) 床心髒不良事件的發生,應用技術從(cong) 基礎到臨(lin) 床,為(wei) 冠心病患者的診斷和預後判斷提供了新的理論及臨(lin) 床依據,對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存率和減少診療費用具有指導意義(y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