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建國內占地麵積最大的全民防災文化體驗中心
中新網北京7月28日電 (記者 於(yu) 立霄)北京將建國內(nei) 占地麵積最大、內(nei) 容最為(wei) 全麵、設備最為(wei) 先進、互動體(ti) 驗性最強的全民防災文化體(ti) 驗中心,輻射地區定位在京津冀乃至全國,服務能力每年不低於(yu) 150萬(wan) 人次。
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北京市地震局、市應急局聯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加強防災文化建設,提升公眾(zhong) 防災意識”新聞發布會(hui) ,北京市地震局副局長穀永新作出以上表述。
該中心將通過政府部門主導、民營企業(ye) 投資形式,充分吸收借鑒日本、美國、歐洲和中國上海等多個(ge) 國內(nei) 外防災文化教育的有益做法,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即將進入深化研究設計階段。
該中心位於(yu) 房山區,用地規模約400畝(mu) ,包括生活安全體(ti) 驗館、自然災害體(ti) 驗館、緊急救護體(ti) 驗館、國防安全體(ti) 驗區、野外拓展體(ti) 驗區。建成後既可以作為(wei) 周邊地區應急演練場所,承接周邊地區應急演練任務,進行公共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訓,還將把安全教育嵌入到文化旅遊當中,打造以安全元素為(wei) 主體(ti) 的文旅項目。
穀永新介紹說,該中心將持續完善投融資、項目運營、利益共享等機製,不斷推動項目建設。其優(you) 勢在於(yu) 可持續發展能力強,體(ti) 驗、展教產(chan) 品的更新換代快,能夠持續為(wei) 公眾(zhong) 提供項目種類覆蓋最全、技術最先進、互動項目最多的綜合性安全文化體(ti) 驗。
近年來,北京在全市範圍內(nei) 推進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和科普基地創建,截至目前,全市建成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199個(ge) ,科普教育基地39個(ge) ,基本做到“一區一館五校”。
穀永新介紹說,為(wei) 了讓市民關(guan) 注身邊潛在的地震災害風險,相關(guan) 部門麵向社會(hui) 各類人群,開展了大量防震減災文化活動和科普活動,比如每年的防災減災宣傳(chuan) 教育日主會(hui) 場活動、防震減災進校園活動、地震科普宣講活動、防災減災作品征集大賽和防震減災科普講解大賽、防震減災中學生科普創客大賽、首都防震減災大講堂等品牌活動,年受益人群達十多萬(wan) 人。
在安全社區創建方麵,北京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劉斌介紹,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級安全社區141家,國際安全社區32家,市級綜合減災示範社區1022家,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535家,惠及人口千萬(wan) 。下一步,北京還將持續發力,做好安全社區與(yu) 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建設一體(ti) 化推進,為(wei) 居民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