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最新!上半年GDP十強排位出爐,這兩座城市亮了!變與不變有玄機

發布時間:2020-08-03 14:47:00來源: 央視財經

  今年上半年我國GDP十強的城市排位已經正式出爐,按順序排名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南京、天津。

  經曆了疫情這場“大考”,今年上半年的城市格局有了不小的變化。相較於(yu) 去年,重慶“成功”與(yu) 廣州位置互換,進入四強;此外,表現比較亮眼的還有南京,首次進入十強,並且超越天津,排名第九。

  同樣是接受“大考”,重慶和南京何以能夠成功“突圍”,表現這麽(me) 好?

  這也不難理解。重慶是一個(ge) 內(nei) 陸城市,在今年上半年,疫情對外貿造成較大衝(chong) 擊的情況下,它的優(you) 勢就凸顯了出來;而南京近年來則是不遺餘(yu) 力打造“創新名城”——光是上半年,當地就新簽約研發機構78家、新孵化引進企業(ye) 1204家,為(wei) 經濟增添了很大動能。

  名次變動固然值得關(guan) 注,但將視線拉長一些,還能發現更多有趣的現象。

  比如,隨著南京的加入,如今10強排行榜中,長三角城市圈選手就占了4席:分別是上海、蘇州、杭州、南京。事實上,目前14個(ge) 萬(wan) 億(yi) 俱樂(le) 部中,長三角就占了6個(ge) ,業(ye) 內(nei) 人士更是認為(wei) ,合肥躋身“萬(wan) 億(yi) 俱樂(le) 部”也指日可待。如今隨著長三角一體(ti) 化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區域動能進一步釋放,可以預見未來這片區域還有更多的可能性。

  更為(wei) 重要的是,仔細梳理近幾年進入GDP十強的城市名單會(hui) 發現,他們(men) 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新經濟十分活躍

  今年上半年主要經濟指標實現“V”型反轉的重慶,數字經濟增加值增長就超過10%;依托數字經濟、互聯網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研發投入,上半年北京高技術製造業(ye) 投資增長1.2倍,高技術服務業(ye) 投資增長24%;而上海憑借首創的“五五購物節”,5、6月份消費增速由負轉正,重點商圈實物消費基本恢複到去年同期水平。

  少不了的“網紅”氣息

  重慶有輕軌穿樓和8D魔幻立交;趙雷的一曲《成都》讓無數文藝青年爭(zheng) 相跑去成都打卡;杭州則因“支付寶之城”名氣大增……有專(zhuan) 家曾指出,網紅經濟讓當代城市發展有了更多的回旋餘(yu) 地,也為(wei) 其增添了更多想象空間。

  積極參與(yu) “人才大戰”

  用“網紅”吸引目光,再以政策留住人才,年輕人一來,經濟活力自然就來了。近年來興(xing) 起的“搶人大戰”為(wei) 不少城市贏得發展主動性。根據獵聘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人才淨流入排名前十的城市,杭州、深圳、蘇州、上海、成都、北京、南京、廣州悉數在列,與(yu) GDP前十的榜單高度重合。

  用城市治理能力挺過“大考”

  此外,隨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進入新的階段,社會(hui) 治理能力也成為(wei) 城市競爭(zheng) 的主要“賽場”。透過這次疫情看到,疫情防控好的城市,往往也是經濟恢複快的城市。像是杭州、深圳等地率先與(yu) 湖北實現健康碼互認,上海則守好了“境外輸入”的防線,這樣的底氣和實力使得他們(men) 在疫情防控和複工複產(chan) 的雙重任務下,交出令人滿意的答卷。

  跳脫出來看,我們(men) 常常說要拋棄“唯GDP論”的舊有觀念,要“不以GDP論英雄”。有趣的是,邁入新時代,正是那些最早擺脫“唯GDP論”,將功夫放在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經濟創新含量、百姓生活福祉上的城市,實現了GDP的“長青”——這或許能夠為(wei) 今天的城市發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