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中消協:醫療器械類投訴較去年上半年上漲約40倍

發布時間:2020-08-05 10:5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8月5日電 據中消協網站消息,中消協5日發布2020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在商品類投訴中,投訴量居前五位的分別為(wei) :食品、醫療器械、汽車及零部件、服裝、通訊類產(chan) 品。與(yu) 2019年上半年相比,由於(yu) 疫情影響,醫療器械類投訴上漲約40倍。

  根據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計,2020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561,522件,解決(jue) 437,988件,投訴解決(jue) 率78%,為(wei) 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79,793萬(wan) 元。其中,因經營者有欺詐行為(wei) 得到加倍賠償(chang) 的投訴1,403件,加倍賠償(chang) 金額415萬(wan) 元。各級消協組織接待消費者來訪和谘詢65萬(wan) 餘(yu) 人次。

  根據投訴性質(如圖1所示)分類,在所有投訴問題中,售後服務投訴155,004件,占投訴總量的27.6%,合同投訴140,182件,占投訴總量的25.0%,質量投訴119,068件,占比21.2%,價(jia) 格投訴57,952件,占比10.3%,虛假宣傳(chuan) 投訴26,065件,占比4.6%,安全投訴18,412件,占比3.3%,假冒投訴7,266件,占比1.3%,人格尊嚴(yan) 投訴6,001件,占比1.1%,計量投訴4,390件,占比0.8%,其他投訴27,182件,占比4.8%。售後服務問題、合同問題和產(chan) 品質量問題仍是引發投訴的主要原因,占投訴總量的70%以上。

  與(yu) 2019年同期相比,售後服務雖排第一位,但比重有所下降,從(cong) 30.5%下降至27.6%。合同類投訴占比25.0%,超過質量類投訴21.2%,排在第二位。價(jia) 格類排名近年來首次排在第四位,虛假宣傳(chuan) 排名第五位。

  2020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商品類投訴247,796件,其中家用電子電器類共48,291件(如圖2),占商品投訴總量的19.5%,位居商品類投訴第一。日用商品類投訴共40,870件,占商品投訴總量的16.5%,位居商品類投訴第二位。食品類、醫藥及醫療用品類、服裝鞋帽類的投訴量分別居第三到第五位。

  2020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服務類投訴288,797件,服務類投訴中(如圖3),生活、社會(hui) 服務類投訴有79,890件,占服務類投訴總量的27.7%,位居服務類投訴第一。互聯網服務投訴共50,485件,占服務類投訴17.5%,排名第二。銷售服務投訴有38,188件,占服務類投訴13.2%,排名第三。教育培訓服務和公共設施服務位列第四和第五位。

  2020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商品類投訴247,796件,占投訴總量的44.1%,服務類投訴288,797件,占投訴總量的51.4%。其他商品和服務類投訴有24,929件,占投訴總量的4.5%。

  如圖4所示,在商品類投訴中,投訴量居前五位的分別為(wei) :食品、醫療器械、汽車及零部件、服裝、通訊類產(chan) 品。與(yu) 2019年上半年相比,在前十位類別中,醫療器械類、食品類、衛生清潔用品、房屋、家具同比上升較多,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由於(yu) 上半年疫情影響,醫療器械類投訴上漲約40倍,有關(guan) 衛生、清潔用品首次進入商品投訴前十位,排名第十位。

  如圖5所示,在服務類投訴中,投訴量居前五位的分別為(wei) :經營性互聯網服務、餐飲服務、遠程購物、交通運輸和網絡接入服務。服務類投訴中整體(ti) 變化幅度較大,由於(yu) 疫情原因,上半年服務類投訴主要集中在網絡遊戲、機票退訂、酒席退訂等方麵,因此經營性互聯網服務、餐飲服務類、交通運輸類占第一、第二位和第四位。

  防疫用品價(jia) 格和質量問題成為(wei) 投訴焦點

  疫情期間,衛生清潔用品、醫療器械成為(wei) 剛需,需求量大。部分經營者趁機哄抬物價(jia) 、以次充好,嚴(yan) 重擾亂(luan) 市場秩序,成為(wei) 消費輿情和投訴焦點,其中醫療器械類投訴同比激增3948.1%,衛生、清潔用品同比增加147.4%。消費者投訴反映的問題主要有:一是部分不法商家哄抬物價(jia) ,甚至同批次產(chan) 品,短期內(nei) 連續漲價(jia) 。二是商家虛假宣傳(chuan) ,以防疫為(wei) 噱頭,誇大或虛假宣傳(chuan) 普通口罩的防護功效,或者以普通一次性口罩冒充醫用口罩。三是防疫產(chan) 品質量參差不齊,部分經營者以次充好,銷售假貨、三無產(chan) 品。四是發貨超時問題,一方麵受疫情影響,快遞未完全恢複運營,導致商家發貨慢,另一方麵部分商家存在惡意砍單。

  餐飲、機票、旅遊等合同退訂糾紛集中

  因疫情影響,消費者取消聚餐、出行計劃,交通運輸、旅遊、餐飲服務等三項的投訴增加幅度較大,分別同比增長519.4%,210.9%,172.5%。交通運輸服務中,航空機票類投訴比較突出。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有:一是消費者因疫情影響而被迫退訂,商家不全額退款,甚至收取高額手續費;二是航空公司、旅行社客服力量不足、接聽不及時,平台短期退改訂單過於(yu) 集中無法及時處理;三是部分經營者故意拖延退款進度,消費者多次催問,經營者仍然拖延時間;四是國外航空公司退改政策由退款變成退代金券,甚至拒退票款。

  網絡購物投訴問題多發

  疫情期間,網絡購物帶來消費便利,受到消費者青睞,但也引發了較多消費糾紛。網絡購物投訴的主要問題有:一是網購商品質量低劣,存在安全隱患。如網購打蛋器有漏電現象,屬三無產(chan) 品等。二是合同違約花樣頻出。如產(chan) 品與(yu) 宣傳(chuan) 、承諾不符,缺斤少兩(liang) ,不能按時發貨,經營者單方砍單等。三是平台在線客服不能及時跟進處理,特別是傳(chuan) 統線下超市的APP,線上線下脫節,運營的準備及管理不足。四是配送不規範。有的未經消費者同意,直接將物品放置在自提點或快遞櫃。五是疫情期間部分“無接觸配送”,因缺乏保溫措施,導致生鮮、外賣變質。

  快遞櫃服務問題引發關(guan) 注

  近期,快遞櫃收費問題引發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快遞櫃服務投訴主要問題有:一是部分快遞員未征求消費者同意,擅自將快件放在快遞櫃。二是部分公司客服存在態度差、反饋不及時的問題。三是快遞櫃取件碼安全性存疑。存放快遞櫃的物品被別人取走或丟(diu) 失。四是快遞櫃發生故障,消費者收不到取件碼,導致包裹無法取出或者重複收費。五是快遞櫃收費高,有的存在過時收費不封頂的情況。

  房屋租賃領域不滿增多

  疫情期間的防控措施影響到部分房屋租賃合同的正常履行,導致出租方與(yu) 承租方之間發生糾紛。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有:一是房屋租賃中介借疫情上調租金,疫情期間消費者不方便尋找新房源,隻能被迫接受續租;二是合同未到期經營者強製消費者搬離,對退租退費卻無任何解釋;三是疫情期間無法入住出租房,經營者仍正常收取服務費;四是房東(dong) 投訴中介公司惡意不給或壓低疫情期間的租金,但承租人並沒有得到優(you) 惠。

  在線視頻、網絡遊戲投訴上升

  “宅”經濟下,在線視頻和網絡遊戲成為(wei) 網上消費的重要部分,消費者相關(guan) 投訴也有所增加,主要問題有:一是視頻會(hui) 員權益描述不準確,比如成為(wei) 會(hui) 員仍有廣告,到期自動續費且取消流程複雜;二是直播打賞難監管,消費者反映部分直播平台、主播團隊工作人員涉嫌假扮粉絲(si) “慫恿”遊客給主播“打賞”,有些未成年人在誘導之下發生大額打賞情況;三是網絡遊戲問題,比如服務協議存在不公平格式條款,產(chan) 品宣傳(chuan) 和遊戲中的實際效果不符,未落實未成年人登錄、充值等限製要求,未成年人大額充值退款難,部分遊戲產(chan) 品抽獎實際概率不明,有的遊戲公司與(yu) 智能手機企業(ye) 相互推諉損害消費者權益。

  在線培訓服務亂(luan) 象頻現

  受疫情影響,教育培訓類投訴有所增加。其中,在線培訓方麵,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有:一是部分培訓機構存在售前虛假宣傳(chuan) 、虛假承諾現象。如虛假宣稱合作辦學、虛假承諾保過,對參加培訓人員參加考試報名資格弄虛作假等。二是在培訓協議中排除消費者權利、加重消費者責任或者免除自身責任。如規定“如果考生未正確填寫(xie) 個(ge) 人信息,培訓機構有權拒絕退費或重修”、“有權於(yu) 任何時間暫時或永久修改或終止本服務(或其任何部分),且無論通知與(yu) 否”,有的對與(yu) 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guan) 係的條款未予顯著提示,發生糾紛又以相關(guan) 條款作為(wei) 免責理由。三是一些培訓機構誘導消費者辦理貸款支付培訓費用,消費者因培訓質量問題要求退款時,以各種理由拖延、拒絕,消費者仍要還貸,且利息很高。

  直播電商購物亟待規範

  近期,由網紅直播衍生出來的直播電商購物人氣劇增,由此也引發了不少消費糾紛。消費者對直播電商購物反映的主要問題有:一是主播涉嫌誇大或虛假宣傳(chuan) ,比如使用“最”、“獨家”等極限詞。二是商品質量不過關(guan) ,部分商品甚至是三無產(chan) 品。三是直播間有涉嫌欺詐的不明來源鏈接,消費者點擊後被詐騙。四是主播將消費者誘導至第三方交易平台,該平台信用資質不佳。五是部分商品售後服務無保障。

  網絡寬帶質量堪憂

  疫情期間,公眾(zhong) 主要通過互聯網與(yu) 外界交流,網絡寬帶需求大,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有:一是網速慢,實際網速與(yu) 辦理的帶寬套餐不符;二是消費者報修後,維修不及時,恢複時間長;三是網絡不穩定,用網高峰時頻頻掉線。

  家用電器售後服務仍需提高

  家用電器相關(guan) 投訴較多,售後服務問題突出。消費者反映的問題主要有:一是產(chan) 品質量出現問題,商家、廠家推三阻四,不履行三包義(yi) 務。二是售後服務人員態度不好,維修質量水平不高。三是售後人員小病大修,以換代修。四是假冒官方的“黑維修”問題依然存在。

  汽車消費問題多、維權難

  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有:一是家用汽車質量問題,如駕駛過程中刹車失靈、車漆脫落、電機控製器等主要部件出現故障。二是售後服務問題,如汽車出現故障不能一次性修好、延遲履行或不履行售後服務承諾等。三是經營者與(yu) 消費者對於(yu) 車輛的質量爭(zheng) 議較大,舉(ju) 證維權難。四是新能源汽車問題開始凸顯,比如電池故障、衰減,續航裏程縮水,部分新能源汽車公司售後服務跟不上,甚至倒閉等。五是二手車銷售過程中,銷售信息與(yu) 實際不符、交易後汽車出現質量問題等。

  電視購物售後退貨難

  目前,電視購物投訴大多來自老年消費者。老年消費者購物渠道有限,新知識掌握不足,比較注重健康,手頭略有積蓄,且大多認為(wei) 電視台是權威媒體(ti) ,對其所做宣傳(chuan) 比較信任。但購物後往往發現各種問題,麵臨(lin) 維權困難。電視購物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一些電視台通過洗腦式宣傳(chuan) ,誇大商品性能、功效,對消費者進行誘導;二是消費者收到的產(chan) 品與(yu) 電視上宣傳(chuan) 的產(chan) 品非同一產(chan) 品;三是產(chan) 品無廠名、廠址,發生問題聯係不上經營者,消費者退貨艱難;四是廣告經營者和廣告發布者未盡到審核義(yi) 務,違規發布廣告。

  預付式消費群體(ti) 投訴難解

  受疫情影響,部分商家無法正常營業(ye) ,甚至倒閉跑路,導致店麵銷售方麵的投訴同比增幅明顯。在預付式消費方麵,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有:一是因疫情影響,部分商家關(guan) 門、跑路,消費者預付費無法退還;二是經營者變更法人,新法人不理舊賬,消費者權益縮水受損;三是因疫情影響,消費者合理退訂,經營者無故拖延或拒不辦理;四是退費設置不合理條件,並收取高額手續費。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