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追回外逃人員7242人!一張追逃追贓的法網在全球撒下

發布時間:2020-08-07 10:14:00來源: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8月3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紅通人員”曲誌林回國投案;7月,“紅通人員”梁榮富回國投案;6月,“紅通人員”海濤回國投案……

  據統計,2014年至2019年底,“天網行動”共從(cong) 12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追回外逃人員7242人,其中黨(dang) 員和國家工作人員1923人,“百名紅通人員”已有60人歸案,平均每年追回外逃人員1200餘(yu) 人。

  一組實打實的數據,彰顯出黨(dang) 中央“有逃必追、一追到底”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jue) 心,見證著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的堅實步履,反映出追逃追贓領域治理效能的不斷提升。

  2014年6月,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成立,六年來連續組織開展“天網行動”,緊盯重點國家、重點個(ge) 案,因國施策、因案製宜,全方位切斷腐敗分子的後路。

  中央追逃辦加強統籌協調,集中力量資源開展追逃追贓,實現體(ti) 係作戰、協同推進、疊加發力。最高檢、國家監委先後牽頭開展職務犯罪國際追逃追贓專(zhuan) 項行動,公安部牽頭開展“獵狐”專(zhuan) 項行動,人民銀行會(hui) 同公安部等開展預防、打擊利用離岸公司和地下錢莊向境外轉移贓款專(zhuan) 項行動,最高法牽頭開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追贓專(zhuan) 項行動,中組部會(hui) 同公安部抓好違規辦理和持有因私出國(境)證件治理等工作。

  一張追逃追贓的恢恢法網在全球撒下,其威力從(cong) 一大批外逃人員相繼歸案中清晰可見。

  “沒有‘天網行動’的時候,人們(men) 不知道你是誰,你或許能藏住,‘天網行動’以後你藏不住。”曾想方設法滯留他國13年的黃玉榮,在“天網行動”啟動8個(ge) 月後,選擇回國自首。

  生活上慘淡,心理上煎熬,擔心、懼怕如影隨形,常常無法入睡……而“百名紅通人員”公開曝光的巨大壓力更是讓黃玉榮絕望至極,家人也自此開始勸說其回國。內(nei) 心的天平在無數次搖擺不定後,她最終選擇回國投案。

  2015年4月22日,中央追逃辦從(cong) 此前通過國際刑警組織發布紅色通緝令的人員中,重點挑出100名,以醒目形式向全球集中發布。這既是向外逃腐敗分子發出的最後通牒,也是向國際社會(hui) 展現反腐敗追逃追贓決(jue) 心的重要宣示。

  “百名紅通人員”名單公布以來,外逃腐敗案件嫌疑人歸案的消息頻繁傳(chuan) 來。

  楊秀珠,“百名紅通人員”頭號嫌犯,浙江省原建設廳副廳長,涉嫌在土地開發、工程項目等事項上利用職務便利收受賄賂,同時涉嫌貪汙公款,案發後於(yu) 2003年4月出逃。曾聲稱“死也要死在外國”的她,最終落得“無處可逃”“無錢可花”“無人可靠”,於(yu) 2016年11月16日回國投案。

  閆永明,“百名紅通人員”第5號,吉林通化金馬藥業(ye) 有限公司原董事長,涉嫌侵占公司資金約1.8億(yi) 元人民幣。2001年11月潛逃後,“洗白”身份的閆永明從(cong) 起初春風得意,到後來走投無路,最終於(yu) 2016年11月12日回國投案並退繳贓款和違法所得。

  國家監察體(ti) 製改革後,各級監察機關(guan) 充分發揮改革形成的製度優(you) 勢,高度重視職務犯罪追逃追贓工作,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統籌協調司法、執法、外事等方麵資源力量開展追逃追贓,突破了一批重點難點案件。

  2018年8月,國家監委、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外交部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敦促職務犯罪案件境外在逃人員投案自首的公告》。

  “本來2015年成了‘百名紅通人員’後,壓力就比較大,國外的華文媒體(ti) 連照片什麽(me) 的都登出來了,在朋友圈裏很丟(diu) 麵子。看到五部門敦促投案的公告後,自己內(nei) 心越發糾結和猶豫了。”“百名紅通人員”第51號,華泰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彩田路證券營業(ye) 部原總經理劉寶鳳說。

  2001年11月因挪用資金行為(wei) 被舉(ju) 報後攜妻兒(er) 外逃的劉寶鳳,在海外的生活並不如意,主要靠在汽車修理廠打工為(wei) 生,與(yu) 當年在證券公司的風光體(ti) 麵相去甚遠。敦促投案公告發布的4個(ge) 月後,遠隔重洋的他寫(xie) 下回國投案承諾書(shu) ,並於(yu) 2019年6月29日回國投案。

  “連續開展多年的‘天網行動’,已經產(chan) 生了顯著的震懾效應。”北京科技大學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偉(wei) 認為(wei) 。

  反腐敗追逃追贓,既要把人追回來,也要把贓款追回來。近年來,我國追贓力度持續加大,運用政府合作、違法所得沒收程序等手段,對境外贓款進行查找、凍結、沒收和返還,努力實現境內(nei) 贓款“藏不住、轉不出”,境外贓款“找得到、追得回”。據統計,2014年至2019年,共追回贓款185.76億(yi) 元,平均每年追回贓款近31億(yi) 元。

  重拳高壓之下,即使腐敗分子躲到天涯海角,都難逃法網。“以前腐敗分子麵對反腐敗高壓態勢,還抱著僥(jiao) 幸心理跑到境外避罪,但追逃追贓切斷了這一後路,也營造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氛圍,腐敗分子再也不能把海外當做‘避罪天堂’。”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說。

  人民群眾(zhong) 最痛恨腐敗分子外逃。我國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實現了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社會(hui) 效果的統一,契合了人民期望、回應了社會(hui) 關(guan) 切、贏得了黨(dang) 心民心。2019年初,電視專(zhuan) 題片《紅色通緝》播出不到一周,新浪微博上話題“紅色通緝”閱讀量超過1.8億(yi) 次。

  反腐敗是國際社會(hui) 的共識。中國大力開展追逃追贓工作,占據了國際道義(yi) 和法律的製高點,得到多國政府和海外華人華僑(qiao) 的支持幫助,贏得了海內(nei) 外廣泛讚譽,已成為(wei) 黨(dang) 和國家的一張“亮麗(li) 名片”。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