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吧!“核”你一起走進大亞灣
八月的南海之濱陽光燦爛,在廣東(dong) 省深圳市大鵬半島,中廣核集團大亞(ya) 灣核電基地迎來了第八屆“8·7公眾(zhong) 開放體(ti) 驗日”活動。
此次開放活動以“,”為(wei) 主題,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由最強大腦“水哥”王昱珩化身首席珊瑚保育官,與(yu) 廣大網友共同見證了“大亞(ya) 灣核電基地珊瑚保育區”正式揭牌並完成首批斷枝珊瑚苗圃培育,同時還有兩(liang) 位核電主播全程為(wei) 觀眾(zhong) 科普珊瑚保育和核電知識。現場還有哪些精彩瞬間?國內(nei) 唯一的核電站模擬換料水池是什麽(me) 樣子?大亞(ya) 灣核電主控室有多神秘?請看報道。
中廣核六大核電站首次線上同框
大亞(ya) 灣核電基地寬闊的椰林大道一片靜謐,陽光透過百年古榕細密地灑在草坪上,一旁的牛背鷺在鳥兒(er) 的嘰嘰喳喳中愜意覓食……作為(wei) 我國大陸首座大型商用核電站,大亞(ya) 灣核電基地始終致力於(yu) 提供清潔、環保的能源。
基地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feng) 富的生物多樣性,得益於(yu) 其對綠色發展理念的堅守。基地半徑10公裏範圍內(nei) ,設置了10個(ge) 環境監測點進行持續監測。長期監測結果顯示,基地周邊地區的環境放射性水平與(yu) 核電站運行前的本底數據相比,沒有發生變化。
同時,大亞(ya) 灣核電站周邊海域還投運了5組海水監測浮標,對海水水質進行實時監測。綜合定期的海水人工取樣檢測結果,有97.1%的指標達到國家一、二類海水水質要求。目前,基地周邊海域發現國家二級保護的石珊瑚種類有15種。
“在實地調研過程中,大亞(ya) 灣核電基地優(you) 美的環境和尊重自然的理念給動植物保護專(zhuan) 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深圳市紅樹林濕地保護基金會(hui) 副秘書(shu) 長李燊表示,在核電基地裏經常能看到白鷺和牛背鷺的身影,是大亞(ya) 灣核電基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較好成效的一個(ge) 例證。
除了大亞(ya) 灣核電站外,中廣核集團另外五大核電基地也首次在直播中實現線上同框。遼寧紅沿河核電基地主播郭興(xing) 海通過鏡頭,向大家介紹了渤海灣畔的格桑花蹊。一位老員工表示,“十多年前,新員工問我紅沿河核電站在哪裏,我說在一片苞米地裏。今天,我告訴他們(men) ,在花的海洋裏”。
而福建寧德核電站是全球唯一一個(ge) 擁有茶園的核電基地。過去,北灣山是一片白茶之鄉(xiang) ,寧德核電站項目設立以後,公司將居民妥善安置到秦嶼鎮,幫他們(men) 蓋樓房遷新居,不僅(jin) 保留了茶園,還解決(jue) 了茶農(nong) 的就業(ye) 問題。
此外,陽江核電和台山核電開展海豚保護、防城港核電開展紅樹林保護,六大核電基地在生態保護方麵個(ge) 個(ge) 都有亮點。
跟隨主播鏡頭走進模擬換料水池與(yu) 核電主控室
作為(wei) 此次公眾(zhong) 開放體(ti) 驗活動的重頭戲之一,核電主播帶領大家走進了目前國內(nei) 唯一的核電站模擬換料水池與(yu) 核電主控室。
主控室是核電站的心髒和大腦,越往裏走需要的授權越高。而主控室操縱員是整個(ge) 核電技術的指揮官。要成為(wei) 一名合格的主控室操縱員,過五關(guan) 斬六將必不可少,“首先得是核電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畢業(ye) 生,其次要在工作之餘(yu) 完成100多門課程的學習(xi) ,然後在模擬機室進行為(wei) 期一年的嚴(yan) 格培訓並通過考核。此後每兩(liang) 個(ge) 月進行一次模擬機培訓,每兩(liang) 年需重新通過換照考試,其培訓成本相當於(yu) 培養(yang) 一名戰鬥機飛行員。”中廣核核電運營有限公司培訓中心模擬機教員李廣介紹。
透過主控室的玻璃牆,可以看到牆上各種顯示屏、儀(yi) 器、按鈕以及操縱杆密密麻麻,一點也不亞(ya) 於(yu) 宇航員在太空艙操作的複雜程度。據介紹,一台機組有130多個(ge) 係統,涉及上萬(wan) 個(ge) 參數,任何一個(ge) 小方塊發光,都代表著現場設備運行狀況。主控室實行輪班製,即使是吃飯時間,機組人員也要留下一部分人時刻盯住係統上的參數變化,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接著鏡頭一轉,隻見湛藍的水池清澈見底,宛如一汪碧玉,若不是中心有一個(ge) 巨大的“黑洞”,讓人有種忍不住跳下去遊泳的衝(chong) 動。其實,這是大亞(ya) 灣核電基地技能培訓中心根據真實換料水池1:1打造的模擬換料水池。
隨著操作間指令的發出,水底的核燃料組件被機械手抓著,緩緩向指定位置移動,燃料棒
從(cong) 水中緩緩提升,然後平移至提前設定的地點,整個(ge) 過程的位置需要精確到0.1毫米。這些操作環環緊扣,隻為(wei) 充分保證核電站的運行安全。
作為(wei) 核電站的動力之源,核燃料的主要成分是鈾235和鈈239。在經過一個(ge) 燃料循環後,需要更換反應堆內(nei) 一部分“燒”過的乏燃料,以補充動力。
中廣核在運核電機組每12個(ge) 月或18個(ge) 月會(hui) 進行一次換料大修,換料過程一般也在停堆大修期間進行,是核電站生產(chan) 中的重要環節。換料大修在更換部分核燃料的同時,也會(hui) 對設備進行係列檢查、試驗及維修改造,以便消除安全隱患。
“燃料組件是核安全的第一道屏障。”中廣核核電運營有限公司大修中心核燃料服務分部主任工程師馬鵬程說,這套國內(nei) 目前唯一的教學設備投入高達2億(yi) 元,可在安全狀態下進行核燃料操作員的換料操作培訓。
打造最美珊瑚保育基地,線上觀察珊瑚生長情況
全球珊瑚礁覆蓋麵積不足海底的千分之三,卻為(wei) 1/4的海洋生物提供生活環境,被稱為(wei) 海底的熱帶雨林。
有趣的是,健康的珊瑚礁是個(ge) 很熱鬧的地方,你能在那裏聽到像小時候吃跳跳糖時,舌頭上蹦蹦跳跳的聲音,這是因為(wei) 許多海洋生物與(yu) 珊瑚礁共生,在此“嬉戲打鬧”。因此,珊瑚保育是生態保護中的一項基礎和核心工作。
大亞(ya) 灣核電基地11公裏蜿蜒的海岸線,珊瑚種類眾(zhong) 多,是一座“天然”的珊瑚保育基地,在整個(ge) 核電基地陸地及周邊海域形成了物種豐(feng) 富的生態圈。
雖無人為(wei) 破壞,但珊瑚會(hui) 因為(wei) 海浪等自然因素而受到破壞。就地殘肢複育,成為(wei) 修複珊瑚的好辦法。殘肢複育即在水底建立珊瑚“醫院”(苗圃),將被浪湧及台風打斷的珊瑚放在苗圃上,相當於(yu) 是水下珊瑚的“ICU”,能讓它獲得充足的陽光,避開人為(wei) 以及自然災害的影響,重獲新生,成為(wei) 其他海洋生物的家園和庇護所。
潛愛大鵬公益組織的珊瑚苗圃總工程師楊立強正忙著指揮支架安裝工作,他說:“珊瑚苗圃的支架由鋼筋水泥做成,一定的重量會(hui) 讓苗圃在海底穩定性較好,而苗圃兩(liang) 邊有6個(ge) 浮台,內(nei) 置泡沫,將苗圃圍在正中間,以便於(yu) 將苗圃運到海麵指定位置下放,每隔一段時間需要對苗圃上的藻類或藤壺進行清理,以利於(yu) 珊瑚生長。”
在開放日現場,“水哥”王昱珩換上潛水服潛入海底,為(wei) “大亞(ya) 灣核電基地珊瑚保育區”掛牌,並將刻有40位認領珊瑚保育官信息的銘牌固定在了保育苗圃旁。後續,中廣核將在海底接入視頻信號,珊瑚保育官以及廣大網友,可以線上觀察珊瑚的生長情況,見證珊瑚從(cong) 斷枝變成獨立的珊瑚。
“核知識屬於(yu) 科技前沿,核能利用經常給人以神秘感和恐懼感。走近之後,才發現核能是一種高效、清潔的能源,它讓自然更和諧,讓中國更美麗(li) 。”王昱珩表示,未來會(hui) 經常來看望這個(ge) “最美珊瑚保育基地”。
中廣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總經理楊長利表示,“大亞(ya) 灣核電基地珊瑚保育區的成立,將進一步推動大亞(ya) 灣基地的生物多樣性,成為(wei) 海洋保護的標杆和示範基地。這裏不僅(jin) 有水清灘淨、岸綠灣美、魚鷗翔集、人海和諧,更將構建一個(ge) 海底花園、一片海底森林,不僅(jin) 陸地上有美麗(li) 海灣,更有深入到海底的生態建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