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從“灰塵裏刨食”到“綠蔭中上班”

夏楊 楊振亞 吳靈進 發布時間:2020-08-19 16:17:00來源: 中國環境報

  “未落實綠色礦山開采建設相關(guan) 要求,礦區揚塵汙染較為(wei) 嚴(yan) 重。”這是201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四生態環保督察組對柳州市黃嶺石灰岩礦區開展檢查後留下的反饋意見。

  時過境遷,如今步入礦區,呼吸著濕潤的空氣,腳下道路平坦,路旁樹木筆直,遠處廠房規整,0.6平方公裏的礦區隱藏在山林裏,比起一個(ge) 年產(chan) 量360萬(wan) 噸的石灰石礦場,這裏更像一座綠化良好的製造業(ye) 工廠。2020年8月,距離自治區環保督察結束不到一年,廣西柳州市柳江區黃嶺石灰岩礦區,已從(cong) “灰塵裏刨食”的礦山,變成了“生態環境經濟效益雙豐(feng) 收”的金山。

  “為(wei) 了一點錢,把空氣搞得很差”

  “車子還沒到礦區,已經看見一片灰塵從(cong) 樹林裏‘升’了起來。”柳江區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焦延雄回憶到,2019年10月,接到自治區督察組反饋意見後,執法大隊立即組織人馬趕赴現場檢查。當時,經過激烈市場競爭(zheng) ,黃嶺礦區原4家采石場已整合為(wei) 1家,建礦完成並開展生產(chan) ,但是“灰塵裏刨食”的本質並未因市場的優(you) 勝劣汰得到改善:整個(ge) 礦區岩石裸露,無硬化道路,棄土無覆蓋,無噴淋抑塵設施,嚴(yan) 重的揚塵汙染帶來更為(wei) 嚴(yan) 重的麵源汙染,礦場周邊寸草不生。

  家住黃嶺村汶村屯的韋姓村民表示,得知黃嶺礦區被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揪出來”,她一點也不意外。10年前黃嶺山西麓盛產(chan) 山木耳,現在早已無跡可尋,原來長木耳的樹叢(cong) 上都蓋著厚厚的石粉。礦場生產(chan) 時粉塵漫天飛,廢水到處流,山腳下都是灰泥,她幾次騎摩托從(cong) 那裏經過都要捂住口鼻。

  雖然離礦場有一公裏遠,但家裏玻璃上時常蒙著一層石粉。“我們(men) 不歡迎他們(men) (礦場),為(wei) 了一點錢,把空氣搞得很差。”她直言道。

  “耐著性子查,硬著拳頭改”

  “剛開始確實感到壓力很大。”柳州市柳江生態環境局局長梁建清說,當他看到2019年自治區生態環保督察反饋意見裏赫然列著黃嶺石灰岩礦區問題,大腦裏“嗡”的一下,“礦山整改難度大,見效慢,很多整改事項的主動權在礦場方麵。”他思索再三,召集局班子開會(hui) ,提出“耐著性子查,硬著拳頭改”。

  “我們(men) 要多跑現場、多約談,軟磨硬泡做工作,但是你不改就是不行。”還好,各個(ge) 上級單位都十分重視,柳州市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多次派人到礦場檢查指導,區政府組織外出學習(xi) ,並下達《柳江區礦山林地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方案》,“這些都給了我們(men) 很大幫助。”

  “我們(men) 也是迎著反對意見來整改的,挨個(ge) 勸說股東(dong) 。”在生態環境部門的“密集攻勢”下,柳州市黃嶺養(yang) 欄山石灰石有限公司礦山負責人閉琪春最終決(jue) 定整改,但也阻力重重。他回憶說,礦場開會(hui) 決(jue) 定停工停產(chan) 進行整改時,有人曾提醒他說:“沒有人像你們(men) 那麽(me) 傻,下那麽(me) 大的血本,這樣投資下去會(hui) 虧(kui) 死的。”但他決(jue) 心已定,既然要改就不是僅(jin) 僅(jin) 讓灰塵落下來,而是直接要再造出一個(ge) 綠色礦山。他籌集到3000多萬(wan) 元作為(wei) 項目資金,以外省的綠色礦山為(wei) 藍本,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大改造”。

  “正視自己才能贏得發展,破壞青山綠水就是罪人。”閉琪春說。

  “上班3年,第一次不用戴口罩”

  “整改搞了大半年,主要分為(wei) 改思想和改設施兩(liang) 部分。”公司另一位負責人蒙強進說,“改思想”指轉變思想,加強上層設計,提升礦產(chan) 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同時組織員工外出培訓,學習(xi) 綠色礦山發展的新理念,並對礦山的開采、加工、運輸等各個(ge) 環節重新規劃。“改設施”指落實防塵措施,安裝粉塵遠程監測器,引進高效水膜除塵係統,在礦場進出口設置噴淋衝(chong) 洗係統;搭建廠房式車間,在生產(chan) 區建設沉澱池,使雨汙有效分流,避免汙染周邊水源,同時加強廠區綠化。

  “直觀感受,改觀十分明顯。”梁建清說,黃嶺石灰岩礦區整改後,柳江生態環境局執行礦山地質環境恢複治理分期驗收製度,對公司的治理成果進行逐個(ge) 驗收。他們(men) 看到廠區道路全部硬化,生產(chan) 設備全部在密閉空間環境中運行,廠區內(nei) 鋪設了地下管網、修建了沉澱池,生產(chan) 切割廢漿、雨水實現分流處理,裸露的山坡空地上種植了綠色植被,綠化麵積約達100畝(mu) 。

  “灰塵不見了,過去是地上不長草、天上不飛鳥,現在卻是草色青青、鳥語花香。在礦場上班3年,經過加工區,第一次不用戴口罩了。” 一個(ge) 工人說。

  “真沒想到,好處比預想的多”

  連閉琪春都沒料到,到了今年夏天,整改隻是初見成效,隨之而來好處就顯現了:黃嶺石灰岩礦區突然成為(wei) 了關(guan) 注熱點,走訪調研的、考察觀摩的、學習(xi) 取經的,一周要迎來送走幾撥,大家都是奔著綠色礦山建設經驗來的。

  2020年3月,柳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下發《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全市綠色礦山建設有關(guan) 事項的通知》,要求2022年底需要延續礦山原則上都需要創建綠色礦山。這一政策的出台,使得閉琪春的大力整改頗具“先見之明”,股東(dong) 們(men) 紛紛“拜服”;還有就是隨著礦區環境的好轉,跟周邊村莊的關(guan) 係也明顯改善,“年後還招了幾個(ge) 本地的工人。真沒想到,好處比預想的多!”閉琪春說。

  “黃嶺石灰岩礦區通過整改轉型成綠色礦山,這是一個(ge) 縮影,也是一個(ge) 典型。”柳州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趙福說,黃嶺問題被自治區生態環保督察提出來後,柳州市對於(yu) 礦場的執法檢查逐年加大,僅(jin) 2020年上半年,柳州市就開展土地、礦產(chan) 巡查3126次,出動執法監察人員6557人次,共發現土地、礦產(chan) 違法行為(wei) 613起,向有關(guan) 部門報告違法情況75份。

  在打擊的同時,柳州市大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和礦區生態修複工作,十幾家礦場已編製《綠色礦山建設方案》,逐步規範采礦生產(chan) 活動,保護礦山生態環境,使礦山真正變成環境優(you) 美的金山。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