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跨越千山萬水的中國情

郭俊辰 發布時間:2020-08-30 08:14:00來源: 光明日報

  跨越千山萬(wan) 水的中國情

  非洲是一片神秘古老的大陸,毗鄰大西洋東(dong) 岸的納米比亞(ya) 是這塊熱土上最年輕的國家之一。被譽為(wei) “勇者之地”的納米比亞(ya) 與(yu) 中國遠隔萬(wan) 裏之遙,但兩(liang) 國人民友誼源遠流長。在納米比亞(ya) 人民30餘(yu) 年民族解放鬥爭(zheng) 進程中,中國人民始終守望相助,在政治、物質和道義(yi) 上給予了堅定支持。1990年3月22日,納米比亞(ya) 獨立次日,中納兩(liang) 國就建立了外交關(guan) 係,2018年兩(liang) 國元首更是一致同意建立全麵戰略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今年中納兩(liang) 國在團結合作抗疫中迎來建交30周年。我國出現新冠肺炎疫情伊始,納米比亞(ya) 總統根哥布、納執政黨(dang) 人組黨(dang) 和友城即在第一時間向中方表達聲援慰問,根哥布總統是南部非洲第一個(ge) 與(yu) 習(xi) 主席通電話的國家元首;而中方投桃報李、官民並舉(ju) 開展各種形式的對納抗疫援助,被當地輿論稱讚,援助最早、最多、最快、最實,“充分展示了全天候的友誼和兄弟般的慷慨”。不過受疫情影響,原定中納建交30周年係列慶祝活動無法開展,但中國駐納米比亞(ya) 使館為(wei) 此舉(ju) 行了一場別開生麵的紀念活動。

  今年7月,在曾接待過納米比亞(ya) 三任總統和各界名流的中國大使官邸,張益明大使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首先是一位手拄雙拐卻身著旗袍、精神矍鑠的老人——納米比亞(ya) 獨立鬥爭(zheng) 先驅、西南非洲(納米比亞(ya) 原名)民族團結聯盟創始人之一的安吉莉女士,而另外兩(liang) 位客人是納米比亞(ya) 國會(hui) 議長卡賈維維教授和納人組黨(dang) 資深黨(dang) 員帕卡拉傑女士。

  三位年逾八旬的客人都對中國有著深厚情感,帕卡拉傑女士是納米比亞(ya) 最早訪華的西南非洲婦女代表團團長,而安吉莉女士則是4名代表團成員之一。她們(men) 從(cong) 包裹裏小心翼翼地取出已經泛黃的曆史資料,有關(guan) 於(yu) 中國的珍貴黑白照片,有中納建交後中國使館首次國慶招待會(hui) 的請柬,也有她們(men) 與(yu) 中國友人來往的文字資料,雖然飽經歲月磨礪,但件件厚重簡樸、震撼心扉。這些材料記載了超過一甲子時光中納友好交往的點滴故事,在老人們(men) 的娓娓道來中更令人激情澎湃、宛如昨日。

  永生難忘的東(dong) 方“取經”之旅

  20世紀60年代,非洲民族解放運動如火如荼,許多非洲國家都獲得了獨立,而納米比亞(ya) 依然處於(yu) 殖民統治之下,以納米比亞(ya) 國父努喬(qiao) 馬為(wei) 代表的革命者揭竿而起,在中國和其他友好國家人民支持下踏上了爭(zheng) 取國家獨立的艱難鬥爭(zheng) 征程。1964年2月,年僅(jin) 20多歲的帕卡拉傑、安吉莉等4位女青年在革命前輩的鼓勵下,懷著對到達中國的堅定信念毅然踏上了前往神秘東(dong) 方的“長征”,成為(wei) 首批踏上中國熱土的西南非洲人。她們(men) 徒步從(cong) 納米比亞(ya) 跨越國境線,白天躲避警察的圍追堵截,晚上防備著獅子豹子等野生動物的襲擊,穿過博茨瓦納和讚比亞(ya) 的森林、河流、曠野和山丘,攀乘過老式火車,克服了沒有旅行證件、饑腸轆轆的種種艱難,經過幾個(ge) 月的輾轉周折,終於(yu) 在中方幫助下拿到了相關(guan) 旅行文件,然後由讚比亞(ya) 飛經坦桑尼亞(ya) 、巴基斯坦、柬埔寨等國,最終抵達了北京。

  安吉莉表示,她曾訪問過20多個(ge) 國家,中國之行卻是獨一無二的。代表團肩負向中國“取經”的使命,受到中方如家人般的熱情接待,為(wei) 時半年的考察學習(xi) 更使她們(men) 受到精神洗禮。那個(ge) 時代能夠說幾句中文、引述毛主席經典論斷成為(wei) 非洲革命青年最時髦的事情,而她們(men) 更有幸受到了毛澤東(dong) 、劉少奇、周恩來、陳毅等老一輩中國領導人的親(qin) 切接見,倍感榮幸。此外她們(men) 現場參加中國全國婦聯代表大會(hui) ,實地走訪許多省市,深度接觸中國社會(hui) ,全麵了解中華文化,留下了永生難忘的美好回憶。對獨具特色的中國美食和講究有趣的用餐禮節更是念念不忘。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社會(hui) 各方麵所展現出的活力、有序、平等、進取令她們(men) 印象深刻,而愛國、善良、友好、勤勞和禮貌的中國人民更是讓她們(men) 倍感溫暖。

  流淌過56年的光陰,兩(liang) 位老人都記憶猶新的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當時開展農(nong) 村扶貧的情形。熱火朝天建設著的農(nong) 業(ye) 和能源基礎設施、井井有條的農(nong) 村社區工程、滿腔熱血的中國青年特別是幹勁十足的勞動婦女成為(wei) 鐫刻在她們(men) 腦海中的生動畫麵,在她們(men) 心中揚起了希望風帆,也點燃了他們(men) 投身納米比亞(ya) 革命和建設的火種。安吉莉女士讚歎道,幾十年來,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強有力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團結一致、鬥誌昂揚地朝著富有創新性和挑戰性的目標努力奮鬥,如今才能取得如此舉(ju) 世矚目的成就。納米比亞(ya) 應當向中國學習(xi) 得更多。

  卡賈維維議長也深情回憶起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多次訪華的經曆,並表示老一輩的納米比亞(ya) 政治家們(men) 對中國懷有一種特殊情感,許多革命者都是在《毛澤東(dong) 文選》的陪伴中度過了最艱難的革命時光,至今不少老革命對《毛選》仍手不釋卷,常讀常新。他衷心地表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國人民把一個(ge) 積貧積弱的國家建設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和主要強國,成功經驗彌足珍貴。數十年來,納米比亞(ya) 人組黨(dang) 曆次改革都是從(cong) 兄弟般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身上汲取智慧與(yu) 力量。雖然近年來人組黨(dang) 遇到了一些困難,但如今已痛定思痛革新除弊,向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學習(xi) 的步伐明顯加快。2018年人組黨(dang) 將建設納米比亞(ya) 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目標寫(xie) 進了黨(dang) 章;2019年大選後人組黨(dang) 中央積極提倡在黨(dang) 內(nei) 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要求全體(ti) 黨(dang) 員要“不忘初心”“以人民為(wei) 中心”,重新鞏固人組黨(dang) 的群眾(zhong) 基礎;根哥布總統更是大刀闊斧推動反腐敗反特權運動,並把消除貧困作為(wei) 政府第一要務。

  “我熱愛中國”

  “我熱愛中國”,慶祝午宴上客人們(men) 總是不由自主地發出這樣的感歎,他們(men) 雖然分屬不同黨(dang) 派,但是對華友好感情高度一致,從(cong) 第一次訪華之後,他們(men) 的生命就與(yu) 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因為(wei) 中國融入了他們(men) 的青春,也緊密聯係著納米比亞(ya) 的未來。來賓們(men) 都感激地回憶起在納米比亞(ya) 反抗殖民統治的崢嶸歲月,中國人民在自己還不寬裕的情況下,為(wei) 納米比亞(ya) 提供了無私的物資幫助和全方位的道義(yi) 支持。幾十年來,兩(liang) 位女士雖未能重返中國,卻始終關(guan) 心中國發展,為(wei) 中國傳(chuan) 來重大喜訊歡欣鼓舞,為(wei) 中國遭遇困難挫折而輾轉難眠。她們(men) 動情地表示,在最初聽聞中國發生新冠肺炎疫情時,就想到中國大使館告訴中國兄弟,我們(men) 永遠和你們(men) 站在一起。

  張益明大使在致辭中表示,今年是中納建交30周年,明年將迎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建黨(dang) 100周年。中國人民重情重義(yi) ,始終珍視同老朋友們(men) 的深情厚誼,大使館始終向朋友敞開,並樂(le) 於(yu) 分享中國的發展曆程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治國理政的有益經驗。中國能取得如今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堅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張大使介紹道,當前中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已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今年還將克服困難完成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目標任務。這時,幾位客人都不顧年邁激動地起立慶賀,腿腳不便無法站起的安吉莉揚拳高呼:“我愛你,中國”。

  走過那個(ge) 風起雲(yun) 湧的時代,今日之中國閃耀東(dong) 方,新時代之中非關(guan) 係曆久彌堅,肝膽相照、共同進退的感人故事層出不窮,雙方在疫情下更是譜寫(xie) 出一曲曲患難與(yu) 共、感天動地的慷慨壯歌,中非命運共同體(ti) 已初見雛形。

  當首次踏上非洲土地,前輩告訴我們(men) ,中國外交官要做中非友好的使者,這種友好要紮根傳(chuan) 承在“民相親(qin) ”之中。三位老人的故事生動闡釋了中非友好的真正含義(yi) ,它不是一句套話或口號,是中非人民甘苦與(yu) 共的鬥爭(zheng) 曆史、雙方惺惺相惜的民族記憶,也是攜手建設中非命運共同體(ti) 的宏偉(wei) 事業(ye) ,中非人民守望相助的共同期許。

  (作者:郭俊辰,係中國駐納米比亞(ya) 大使館外交官)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