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忠盡智 執著探索——紀念張聞天同誌誕辰120周年
今年8月30日,是張聞天同誌誕辰120周年。張聞天同誌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優(you) 秀黨(dang) 員、忠誠的馬克思主義(yi) 者、傑出的無產(chan) 階級革命家。他畢生探索真理,胸懷坦蕩,為(wei) 中國革命和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事業(ye) ,為(wei) 實現共產(chan) 主義(yi) 理想,堅持不懈,忘我奮鬥。
一、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上一個(ge) 相當長時期的重要領導人
張聞天同誌1900年生於(yu) 江蘇省南匯縣(今屬上海浦東(dong) 新區)一個(ge) 農(nong) 民家庭。青年時代,他目睹中國內(nei) 憂外患,積極投身時代大潮,探索救國救民之路,成為(wei) 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熱情戰士。他發表《社會(hui) 問題》一文,介紹了《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部分內(nei) 容,開始嚐試用馬克思主義(yi) 唯物史觀考察中國社會(hui) 問題,成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在中國的早期傳(chuan) 播者之一。此後,他加入少年中國學會(hui) ,東(dong) 渡日本留學,赴美勤工儉(jian) 學,回國後任中華書(shu) 局編輯。從(cong) 1919至1925年,張聞天同誌致力於(yu) 文學革命,積極投身反帝反封建鬥爭(zheng) ,創作和翻譯了大量新詩、散文、小說、戲劇、評論等作品,被譽為(wei) “少年文學家”,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代革命文學家中的一員。同時期,他通過學習(xi) 馬克思主義(yi) 學說和研究中國社會(hui) ,對各種思潮加以比較鑒別,逐步成長為(wei) 一個(ge) 堅定的馬克思主義(yi) 者。1925年他在五卅運動中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同年被派往蘇聯,對馬克思主義(yi) 理論進行了深入學習(xi) 和研究。
1931年初,張聞天同誌從(cong) 蘇聯回國,擔任中共中央宣傳(chuan) 部部長,兼任中央黨(dang) 報委員會(hui) 書(shu) 記,同年9月任中共臨(lin) 時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在王明“左”傾(qing) 教條主義(yi) 在黨(dang) 的領導機關(guan) 占據統治地位的情況下,張聞天同誌作為(wei) 中央領導成員,對“左”傾(qing) 教條主義(yi) 的推行和宣傳(chuan) (主要是對黨(dang) 在國民黨(dang) 統治區工作的影響)負有相應的責任。但同時,他從(cong) 對左翼文化運動的指導中,逐步認識到“左”的嚴(yan) 重危害並開始糾“左”的嚐試。1932年10月,他在《文藝戰線上的關(guan) 門主義(yi) 》一文中,強調要反對左翼文化運動中的“左”傾(qing) 關(guan) 門主義(yi) ,團結革命的小資產(chan) 階級的文學家,建立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1933年初,張聞天同誌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1934年1月,在黨(dang) 的六屆五中全會(hui) 上當選為(wei) 中央政治局委員和書(shu) 記處書(shu) 記。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後,他擔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hui) 人民委員會(hui) 主席。長征途中,他深刻認識到隻有毛澤東(dong) 同誌的正確主張才能指引中國革命轉危為(wei) 安,毅然與(yu) “左”傾(qing) 錯誤路線決(jue) 裂。遵義(yi) 會(hui) 議上,他按照會(hui) 前與(yu) 毛澤東(dong) 同誌、王稼祥同誌共同商量的意見,作了批判“左”傾(qing) 軍(jun) 事路線的報告(亦稱“反報告”),並受委托起草會(hui) 議決(jue) 議,為(wei) 確立毛澤東(dong) 同誌在黨(dang) 中央和紅軍(jun) 的領導地位,實現黨(dang) 在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的偉(wei) 大曆史轉折,作出了重要貢獻。正如毛澤東(dong) 同誌所指出:“如果沒有洛甫(即張聞天)、王稼祥兩(liang) 個(ge) 同誌從(cong) 第三次‘左’傾(qing) 路線分化出來,就不可能開好遵義(yi) 會(hui) 議。”
遵義(yi) 會(hui) 議後不久,中央常委分工推舉(ju) 張聞天同誌代替博古同誌在黨(dang) 內(nei) 負總責。從(cong) 這時一直到1938年黨(dang) 的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hui) 召開,黨(dang) 中央日常工作由張聞天同誌主持。他遵循民主集中製原則,維護真理,抵製謬誤,堅決(jue) 實行毛澤東(dong) 同誌主導製定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積極開展同張國燾分裂黨(dang) 和紅軍(jun) 陰謀的鬥爭(zheng) ,為(wei) 實現黨(dang) 中央的團結和實行有效的集體(ti) 領導發揮了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
長征勝利後,張聞天同誌為(wei) 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付出了艱辛努力,為(wei) 實現黨(dang) 從(cong) 土地革命戰爭(zheng) 到全民族抗日戰爭(zheng) 這一曆史性的偉(wei) 大戰略轉變,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主持召開1935年12月瓦窯堡會(hui) 議並起草決(jue) 議。瓦窯堡會(hui) 議決(jue) 議和會(hui) 後毛澤東(dong) 同誌《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yi) 的策略》的報告,係統闡述了黨(dang) 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策略方針,使黨(dang) 在新的曆史時期將要到來時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動權。1936年西安事變爆發後,張聞天同誌為(wei) 和平解決(jue) 西安事變、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開創中國革命和抗日新局麵,貢獻了智慧和力量。全民族抗日戰爭(zheng) 爆發後,他於(yu) 1937年8月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hui) 議(即洛川會(hui) 議),讚同毛澤東(dong) 同誌闡述的在統一戰線中堅持無產(chan) 階級領導權、在敵後放手發動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等重要思想,會(hui) 議通過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和《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目前形勢與(yu) 黨(dang) 的任務的決(jue) 定》,標誌著黨(dang) 的全麵抗戰路線的正式形成。隨後配合毛澤東(dong) 同誌在中央內(nei) 部對以王明為(wei) 代表的右傾(qing) 錯誤進行抵製和鬥爭(zheng) 。張聞天同誌還始終關(guan) 注黨(dang) 的文化統一戰線的建立,主持製定、起草了許多有關(guan) 文化運動重要方針政策的文件,與(yu) 毛澤東(dong) 同誌一起,為(wei) 黨(dang) 的新民主主義(yi) 文化理論創新作出了重大貢獻。
二、理論研究、宣傳(chuan) 和幹部教育工作中成績卓著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黨(dang) 的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hui) 後,張聞天同誌實際離開了黨(dang) 內(nei) “負總責”的崗位,主要負責理論研究、宣傳(chuan) 和幹部教育工作,擔任中央宣傳(chuan) 部部長、幹部教育部部長和兩(liang) 部合並後的宣傳(chuan) 教育部部長、《解放》周刊主編、《共產(chan) 黨(dang) 人》編輯、馬列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
在主編《解放》周刊和《共產(chan) 黨(dang) 人》期間,張聞天同誌撰寫(xie) 大量文章,宣傳(chuan) 黨(dang) 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方針和抗戰必勝前途,鼓舞全國人民堅持抗戰的鬥誌,批判黨(dang) 內(nei) 存在的“左”的或右的錯誤傾(qing) 向。他寫(xie) 的《論青年的修養(yang) 》《論待人接物問題》等文章,在黨(dang) 員和青年中產(chan) 生廣泛影響。為(wei) 開展國際宣傳(chuan) ,他於(yu) 1941年在延安創辦了用英、俄、法三種文字印發的刊物《中國通訊》;1944年主編黨(dang) 內(nei) 《參考資料》,比較係統地調查研究國內(nei) 外重大問題。
在全民族抗日戰爭(zheng) 的新形勢下,培養(yang) 幹部成為(wei) 黨(dang) 的一項緊迫任務。張聞天同誌認為(wei) :“在統一戰線中更要提高馬列共產(chan) 主義(yi) 教育,特別加強黨(dang) 校工作,培養(yang) 能夠深入群眾(zhong) 的幹部,能夠應付統一戰線局麵的幹部,使幹部適應於(yu) 新的條件”。1938年,他在延安領導籌辦了馬列學院(後改組為(wei) 馬列研究院、中央研究院)並兼任院長,堅持理論與(yu) 實際一致的辦學方針,重視黨(dang) 的方針政策和重大現實與(yu) 理論問題的學習(xi) 與(yu) 研究。他親(qin) 自領導製訂實施學院教學計劃,多次約請毛澤東(dong) 、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陳雲(yun) 等中央負責同誌和從(cong) 前方回來的地方、軍(jun) 隊領導作報告,為(wei) 黨(dang) 培養(yang) 了大批治黨(dang) 治軍(jun) 人才和理論骨幹。同時,張聞天同誌主持編譯出版了《馬恩叢(cong) 書(shu) 》(10冊(ce) )和《列寧選集》(20卷),擴大了馬克思列寧主義(yi) 在中國的傳(chuan) 播,為(wei) 廣大幹部提供了學習(xi) 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yi) 基本理論的精神食糧。
在延安整風運動中,張聞天同誌以嚴(yan) 肅的自我批評精神解剖自己,懇切表示:“過去沒有做實際工作,缺乏實際經驗,現在要補課”,主動要求到基層做調查研究工作。1942年1月,他率領調查團赴陝北和晉西北農(nong) 村進行了長達一年零三個(ge) 月的實地調查,撰寫(xie) 了大量調查報告。這些調查報告,既是抗戰時期中國農(nong) 村實地考察的寶貴記錄,也是我黨(dang)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發展史上的重要文獻。他還根據調查研究的體(ti) 會(hui) 寫(xie) 作《出發歸來記》,深刻認識到:任何共產(chan) 黨(dang) 員,“隻要他一旦脫離實際、脫離群眾(zhong) ,他就會(hui) 硬化起來,走進老布爾什維克的博物館,做曆史的陳列品”,而“調查研究是從(cong) 實際出發的中心一環”。這表明張聞天同誌完全接受了毛澤東(dong) 同誌倡導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標誌著他在思想上、理論上的成熟。在1945年黨(dang) 的七大上,張聞天同誌繼續當選為(wei) 中央委員和中央政治局委員。
抗戰勝利後,張聞天同誌主動要求到東(dong) 北地區做地方工作,曆任省委書(shu) 記、東(dong) 北局常委兼組織部長、東(dong) 北財經委員會(hui) 副主任等職,創造性地貫徹執行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建立根據地、發動群眾(zhong) 、肅清土匪、土地改革等方麵均有突出建樹。他為(wei) 東(dong) 北局起草的《關(guan) 於(yu) 東(dong) 北經濟構成及經濟建設基本方針的提綱》,明確提出東(dong) 北新民主主義(yi) 經濟的六種成分(後經中央修改為(wei) 五種)及黨(dang) 對其不同的方針,是我們(men) 黨(dang) 最早全麵論述新民主主義(yi) 社會(hui) 經濟結構的文獻,其基本思想被毛澤東(dong) 同誌在黨(dang) 的七屆二中全會(hui) 上的報告所吸收。此後,張聞天同誌一直堅持探索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理論,對黨(dang) 的思想理論建設,對毛澤東(dong) 思想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三、新中國外交第一代領導人和開創者之一
新中國成立後,張聞天同誌在外交戰線工作近十年,先後擔任駐蘇聯大使和外交部副部長等職。他堅定執行毛澤東(dong) 、周恩來同誌製定的外交路線和方針政策,在開創新中國外交工作局麵中取得了顯著成就。
在1951年至1954年駐蘇聯大使任內(nei) ,張聞天同誌提出駐外使館要以各國政府為(wei) 主要工作對象,著手成立我國駐外使館第一個(ge) 研究室,親(qin) 自抓調研工作,使大使館真正發揮黨(dang) 和國家耳目的作用。他十分重視積極發展中蘇經貿和科技合作關(guan) 係,為(wei) 國內(nei) 經濟建設服務,以大使身份參加了與(yu) 蘇方進行的有關(guan) 談判,是“156項工程”在蘇聯具體(ti) 落實的主要負責人。在研究蘇聯工業(ye) 化經驗的基礎上,他提出實現中國工業(ye) 化要“穩步前進”,並在中國鋼鐵工業(ye) 布局、自力更生和爭(zheng) 取外援相結合等方麵提出具體(ti) 建議。
1954年12月任外交部副部長後,張聞天同誌積極致力於(yu) 外交戰線基礎建設,著力加強部領導班子建設,堅持集體(ti) 領導,發揚民主,強調政治和業(ye) 務的統一關(guan) 係,從(cong) 改進各司工作和加強調查研究兩(liang) 個(ge) 方麵,努力提高外交部業(ye) 務水平。他到各國駐外使館巡回視察,具體(ti) 指導改進對駐外使館的領導。在他主持下,外交部成立了部政研室、部直屬國際問題研究所,恢複和加強了世界知識出版社,創辦了交流信息和經驗的內(nei) 部刊物,推動了國際問題研究和內(nei) 部業(ye) 務交流工作。他倡議建立外交學院,培養(yang) 外交幹部和國際關(guan) 係研究人員。在1956年黨(dang) 的八大上,張聞天同誌再次當選為(wei) 中央委員,並當選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張聞天同誌重視調查研究,勤於(yu) 思考,對一些重大國際問題和我國外交政策提出了許多重要見解。他提出外交要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爭(zheng) 取和平國際環境,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絕非一時的權宜之計,而是我國堅定不移的長期不變的國策”,“保證持久和平,爭(zheng) 取同各國和平共處和友好合作,是我國外交的主要任務”等重要觀點。在外交實踐中,他反複提倡要“勤儉(jian) 辦外交”,反對鋪張浪費和形式主義(yi) ,強調首先要把國內(nei) 事情辦好,對外經濟技術援助要“量力而行”。這些見解和主張至今仍具有現實意義(yi) 。
1959年廬山會(hui) 議上,張聞天同誌以對黨(dang) 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批評當時工作中“左”的錯誤,強調堅持實事求是、克服主觀主義(yi) 、發揚黨(dang) 內(nei) 民主的重要性。為(wei) 此,他受到不公正對待,被撤銷外交部領導職務,到中國科學院任“特約研究員”。“文化大革命”中,他身處逆境,仍深切關(guan) 注黨(dang) 的命運,筆耕不輟,顧全大局,保護同誌。1976年張聞天同誌猝發心髒病逝世。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後,黨(dang) 中央撥亂(luan) 反正,對他的一生作出公正評價(jia) 。
四、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楷模,革命知識分子的典範
張聞天同誌在長達半個(ge) 多世紀的革命生涯中,以深厚的馬克思主義(yi) 理論修養(yang) 、高度的黨(dang) 性原則和敏銳的政治眼光,竭忠盡智,執著探索,把畢生精力無私奉獻給了黨(dang) 和人民,不愧是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楷模,革命知識分子的典範。
張聞天同誌是信仰堅定、對黨(dang) 忠誠的楷模。張聞天同誌青年時代就確立了共產(chan) 主義(yi) 信仰,加入了黨(dang) 組織,從(cong) 此為(wei) 黨(dang) 和人民的事業(ye) 奮鬥終身。無論從(cong) 事什麽(me) 工作,無論道路多麽(me) 崎嶇坎坷,他始終對共產(chan) 主義(yi) 矢誌不移,對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e) 前途充滿信心,一息尚存,奮鬥不止。遭遇不公正待遇時,他無怨無悔,始終以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標準嚴(yan) 格要求自己,在逆境中寫(xie) 下幾十萬(wan) 字關(guan) 於(yu) 中國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筆記文稿,提出不少有價(jia) 值的政策建議。他說:“我是堅信共產(chan) 主義(yi) 一定能在中國實現的”,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對黨(dang) 都沒有喪(sang) 失信心。”彌留之際,張聞天同誌深以十幾年沒能為(wei) 黨(dang) 工作為(wei) 憾,一再囑咐妻子把補發的工資和解凍的公債(zhai) 存款全部交給黨(dang) ,算作他最後一次黨(dang) 費。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隻有理想信念堅定的人,才能始終不渝、百折不撓,不論風吹雨打,不怕千難萬(wan) 險,堅定不移為(wei) 實現既定目標而奮鬥”。我們(men) 學習(xi) 張聞天同誌,就要牢記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使命,牢記理想信念是共產(chan) 黨(dang) 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政治靈魂,在立根固魂上下功夫,永遠忠於(yu) 黨(dang) 、忠於(yu) 人民。
張聞天同誌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楷模。張聞天同誌在中央領導崗位上盡管執行過“左”傾(qing) 錯誤路線,但當實踐證明自己犯了錯誤的時候,他勇於(yu) 自我批評,改正錯誤,同時也敢於(yu) 堅持正確意見。他曾擲地有聲地說:“真理在誰手裏,就跟誰走”。延安整風中,他多次對自己在土地革命戰爭(zheng) 時期的錯誤作出深刻檢討,在黨(dang) 的七大上,他再次誠懇深刻檢討,公開為(wei) 當年自己犯的錯誤承擔責任,顯示了一個(ge) 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坦蕩胸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是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從(cong) 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保證。”我們(men) 學習(xi) 張聞天同誌,就要勇於(yu) 直麵問題,勇於(yu) 自我革命,隨時準備堅持真理,隨時準備修正錯誤,永遠為(wei) 了真理而鬥爭(zheng) ,永遠為(wei) 了理想而鬥爭(zheng) 。
張聞天同誌是深入實際、實事求是的楷模。張聞天同誌學識淵博,作風嚴(yan) 謹,他依靠調查研究做決(jue) 策,注重從(cong) 實踐中深化理論認識。經過實際鬥爭(zheng) 的艱苦磨練,他更加自覺地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善於(yu) 運用馬克思主義(yi) 立場、觀點、方法研究解決(jue) 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他說:“將外國黨(dang) 的決(jue) 定搬到中國來用,是一定要碰釘子的。所以不僅(jin) 要懂得馬克思主義(yi) 的原則,而且要在民族環境中來實現這些原則。”“要認真的使馬列主義(yi) 中國化,使它為(wei) 中國最廣大的人民所接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要“提高全黨(dang) 運用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解決(jue) 當代中國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我們(men) 學習(xi) 張聞天同誌,就要把實事求是貫穿到各項工作中去,經常、廣泛、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緊密結合起來,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在實踐中探求和掌握事物發展的規律。
張聞天同誌是一心為(wei) 民、廉潔奉公的楷模。張聞天同誌對人民懷有深厚感情,他曾讚歎:“現在是勞動人民的時代啊!這些最平凡的人物,就是真正的英雄,就是曆史的創造者!”在研究曆史經驗的基礎上,他提出,黨(dang) 成為(wei) 執政黨(dang) 以後,“最容易犯的錯誤,錯誤中最危險的和致命的錯誤,是脫離群眾(zhong) ”,必須經常教育全黨(dang) 牢記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保持黨(dang) 同人民群眾(zhong) 的聯係。他常說:“一個(ge) 黨(dang) 的幹部絕不能搞特殊化,幹部的親(qin) 屬隻有多為(wei) 人民服務的義(yi) 務,而沒有比普通老百姓更多的權利!”他長期擔任領導職務,始終嚴(yan) 格要求自己和子女,保持公仆本色。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熱愛人民,“永遠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應該堅守的力量源泉”。我們(men) 學習(xi) 張聞天同誌,就要牢記手中的權力是黨(dang) 和人民賦予的,是用來為(wei) 人民服務的,守住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守住正確的人生價(jia) 值,以自己的模範行動,推動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不斷從(cong) 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當前,我們(men) 黨(dang) 正帶領人民走在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張聞天同誌“相信不久中國將成為(wei) 一個(ge) 光明燦爛的大國”的美好理想正在變為(wei) 現實。讓我們(men) 繼承和發揚張聞天同誌等老一輩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風範,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譜寫(xie)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篇章!
中央黨(dang) 史和文獻研究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