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再難出貴子?我命由我不由天!
197次。
楊興(xing) 旺查了197次,終於(yu) 看到“考生錄取信息欄”狀態發生了變化。
錄取專(zhuan) 業(ye) 類別:音樂(le) 類 錄取院校:貴州民族大學。
他要上大學了。
9月10日,楊興(xing) 旺從(cong) 外地回到母校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謨縣實驗高中,第一次見到了屬於(yu) 他的錄取通知書(shu) ——裝在紅色信封裏,喜氣洋洋的。
此前一個(ge) 月,他在寧夏打工,幫人摘菜,想掙點學費。“全身都曬黑了。”他打趣自己。
這天是教師節,楊興(xing) 旺也再見到恩師——實驗高中副校長劉秀祥。
“遇到他,是我人生的轉折點。”楊興(xing) 旺說。
01
望謨縣是貴州省的深度貧困縣。這裏山高坡陡,溝穀縱橫。2014年,全縣貧困發生率為(wei) 33.74。
對望謨人來說,劉秀祥是符號,也是標杆。
他是全國道德模範,是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就在前不久,他獲評2020年“最美教師”。
劉秀祥生於(yu) 雲(yun) 貴高原深處的小山村。命運很早就對他露出猙獰麵目:4歲,喪(sang) 父;10歲,哥哥姐姐突然離開,母親(qin) 精神失常,劉秀祥成為(wei) 家裏唯一勞動力。
少年的他,想盡辦法謀生。挖藥材、撿廢品、打零工、做家教……抬過鋼筋、睡過豬圈。
求學路,也走得跌跌撞撞。
2008年,劉秀祥考上山東(dong) 臨(lin) 沂師範學院(現臨(lin) 沂大學)。他決(jue) 定將生活無法自理的母親(qin) 帶在身邊,千裏北上。
第一步,就是把去山東(dong) 的路費賺出來。
劉秀祥想著,不管怎樣,到了山東(dong) ,再想辦法。“隻要山東(dong) 的大學能接納我和母親(qin) ,他們(men) 提任何條件我都答應,任何協議我都簽。”
也就是在打工賺路費時,劉秀祥的故事被媒體(ti) 挖掘、報道。一下子,他成了名人。
2020年,12年之後,在“最美教師”稱號發布儀(yi) 式上,主持人見到劉秀祥的第一句話是:終於(yu) 見到當年故事的主人公了。
是的,大學畢業(ye) 後,劉秀祥回了望謨縣,成了一名特崗教師。
當年,拚盡全力,劉秀祥才走出大山,逃離貧窮,逃離灰暗的少年時光。
後來,他回來,是想著,能影響一個(ge) 人,是一個(ge) 人。
早在初中時,劉秀祥就認識了三個(ge) 和他境遇相似的“弟弟妹妹”。大家都是苦孩子,抱團取暖。
上大學後,劉秀祥仍定期資助他們(men) 。
但是,三人中年齡最小的妹妹,還是沒有把書(shu) 念下去。
這觸動了劉秀祥。
“夢想和金錢,究竟哪個(ge) 更重要?我覺得她不缺錢,我給她生活費,給她學費。但是,她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裏。”
回到家鄉(xiang) ,劉秀祥是想告訴跟他一樣身處貧困和迷茫中的孩子——人,一定要有夢想。
“在追逐夢想的路上,如果你遇到困難和挫折,你回頭會(hui) 發現,我,劉秀祥就站在你們(men) 身後。
我都可以,你們(men) 怎麽(me) 不行?”
02
“特崗計劃”始於(yu) 2006年。該計劃每年通過公開招考選聘數萬(wan) 名高校畢業(ye) 生到中西部貧困縣農(nong) 村學校任教。在中央、地方事權不變的前提下,由中央財政安排專(zhuan) 項經費,對中西部農(nong) 村貧困和邊遠地區予以特殊支持。
對特崗教師來說,三年為(wei) 一個(ge) 任期。到期後,可以雙向選擇,自行決(jue) 定去留。
劉秀祥很快在望謨民族中學被委以重任。
工作第二年,他就被提為(wei) 學校中層,負責了德育處、政教處、團委、曆史教研部等多個(ge) 部門的工作。任務最重的時候,劉秀祥擔著三個(ge) 班的班主任,給五個(ge) 班帶曆史課。
忙,忙成一隻陀螺。
但劉秀祥給身邊人的感覺,是永遠精力充沛,永遠鬥誌昂揚。
剛到望謨縣教書(shu) 時,劉秀祥也發現,學生們(men) 渾渾噩噩。上學,仿佛隻是為(wei) 了打發時間。
抽煙、喝酒、賭博、戀愛、上網……讀書(shu) ,是偶爾幹一幹的事情。
於(yu) 是,劉秀祥幹脆把自己的故事作為(wei) 火種,試圖點燃學生心底的夢。
其實,劉秀祥自我評價(jia) 為(wei) “自尊心強”。
當年上大學時,因為(wei) 不想被另眼相待,他曾經把刊發他故事的報紙從(cong) 學校報刊亭整摞整摞地買(mai) 走。
但為(wei) 了望謨縣的這些孩子,劉秀祥一遍遍回憶和講述自己的經曆。
他開講座,做巡回勵誌演講。
“夢想太重要了。如果沒有夢想,過去生活中那麽(me) 多坎,遇到任何一個(ge) ,我都會(hui) 倒下。”
他認為(wei) ,貧困地區的教育,就是要“喚醒”。他願意做燃燈者。
另一項重要工作,是家訪。
說是家訪,其實也是做思想工作,把孩子們(men) 拽回課堂。
望謨地區,95%以上的土地是山穀丘陵。
前些年交通不便,劉秀祥騎著摩托車,幾乎跑遍了望謨縣每個(ge) 鄉(xiang) 鎮,騎壞了8輛摩托車。
他在摩托車上綁上小音箱,到了地兒(er) ,也把附近的老百姓叫來,“把周圍人的思想工作一塊做了”。
“讀書(shu) 有用,為(wei) 什麽(me) 有用?因為(wei) ,如果我不讀書(shu) ,我可能還在種地,還在放羊喂豬,或者就是在工廠流水線上當個(ge) 工人。”劉秀祥拿自己舉(ju) 例。
怕老百姓不相信,劉秀祥還想了個(ge) 主意。
他剪輯了當年電視台報道自己背母上學的節目,精簡成18分鍾,現場放給老鄉(xiang) 們(men) 看。
“劉秀祥的激勵作用是巨大的。”望謨縣本地一位幹部感慨,“他是大家身邊的活生生的例子啊,你看得見,不是虛的。”
03
三年特崗教師服務期滿後,劉秀祥知道,他走不了了。
對望謨的學生,他有感情,也有責任。
劉秀祥留了下來。
他是望謨縣的名人。他也把這份影響力,轉化為(wei) 對學生實實在在的幫助。
比如,全國各地都有人找劉秀祥做講座。
做講座,可以。劉秀祥說,我不要額外費用。但是,你得承諾資助我們(men) 這裏兩(liang) 個(ge) 學生。
8年來,他對接資助望謨縣學生1900餘(yu) 人。
2018年,劉秀祥調任新組建的望謨縣實驗高中副校長,分管德育和團委等工作。
這所學校的前身,是望謨二中的高中部。
2017年,入校學生的中考平均分為(wei) 254分。
254分中,還有50分體(ti) 育分,5分民族分。
“他們(men) 基礎很弱。”劉秀祥說,“但我們(men) 的學生,是低進高出”。
今年高考,學生本科過線人數為(wei) 318人。
“能有這樣的變化,一個(ge) 是靠著老師和學生的努力;另一個(ge) ,也要靠學生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
就像劉秀祥常說的,要相信夢想的力量,相信奮鬥的力量。
楊興(xing) 旺就是今年實驗高中考取大學的學生之一。
他是複讀生。複讀班的班主任,就是劉秀祥。
楊興(xing) 旺也曾徘徊在放棄邊緣。在他最想逃離的時候,劉秀祥伸出了手。
今年1月,楊興(xing) 旺的藝考成績出爐,考得不錯。
他一直愛好音樂(le) ,也為(wei) 了這份熱愛,成為(wei) 藝術生。
但離夢想隻差臨(lin) 門一腳時,楊興(xing) 旺卻猶豫了。
“我不太肯定,這條路能不能走下去。”考慮到家裏的經濟情況,他有些害怕。“還有四年,讀出來會(hui) 是怎麽(me) 樣子?四年後,家裏麵會(hui) 因為(wei) 我變成什麽(me) 樣子?”
楊興(xing) 旺在家排行老五。母親(qin) 已在幾年前病逝,父親(qin) 沒有穩定工作,弟弟早早放棄了學業(ye) ,在外務工。哥哥試圖支撐起他的音樂(le) 夢想,但哥哥本身生活並不寬裕,還有孩子需要拉扯。
藝考培訓費,是靠著哥哥接濟、自己打工還有父親(qin) 找親(qin) 戚借來的錢湊夠的。
但當成績足夠上大學時,楊興(xing) 旺退縮了。
他想去興(xing) 義(yi) 市打工,給家裏添一份收入。
但劉秀祥一直給他打電話。耐不住老師的連環催,楊興(xing) 旺猶猶豫豫回到學校。
但他馬上遇到一個(ge) 問題——錢。
高三下學期報名,複讀生要交800元學費。錢並不算多,但楊興(xing) 旺身上,就隻有哥哥給的800塊錢。
交了學費,就分文不剩。他不敢再跟家裏說。
“太難了。”在報名期限的最後一天,楊興(xing) 旺哭著去找班主任劉秀祥,向他坦白了自己的困境。“我不想堅持了,太累了。”
劉秀祥跟他說,你別急,你等等,我想想辦法。
過了一兩(liang) 個(ge) 星期,劉秀祥找到楊興(xing) 旺:我這邊聯係了一個(ge) 上海的老板,他願意資助你。
“我和家裏人也說了,我們(men) 就覺得有點希望了。”楊興(xing) 旺說,對未來,好像沒那麽(me) 害怕了。
後來,劉秀祥參加活動、演講或者錄節目,也會(hui) 特意帶上楊興(xing) 旺。他想讓這個(ge) 學藝術的男孩,在更多人麵前展示一下,鍛煉一下。
“逐漸逐漸地,我也有信心了。”楊興(xing) 旺說,“劉老師一直鼓勵我,一直跟我交流,問我有什麽(me) 想法,最近是什麽(me) 情況。”
楊興(xing) 旺覺得,如果沒有當初劉秀祥伸手拉那麽(me) 一把,就算他考上了大學,應該也不會(hui) 去念。
現在,盡管有企業(ye) 家的資助,但楊興(xing) 旺知道,他還得自己掙出生活費。
他不可能“躺平”,他要自強。
“劉老師當時比我們(men) 還困難,他也過來了。他跟我說,人生前麵的路如果有很多挫折,後麵的路會(hui) 更順。我現在覺得,不管遇到什麽(me) 困難,都能挺過去。”
04
在望謨縣從(cong) 教8年,劉秀祥也見證了這個(ge) 深度貧困縣在發展教育上做出的努力。
20年前,望謨縣高考本科過線人數為(wei) 0。
受交通、交通、區位、自然條件等因素製約,2015年以前的望謨長期遠離外界。深山區的老百姓對教育也不夠重視,10餘(yu) 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6%。
發展的動力在哪裏?望謨縣委、縣政府認為(wei) ,教育脫貧才是真正的脫貧。發展教育才是阻斷貧困代際傳(chuan) 遞的根本之策。
傾(qing) 全縣之力,望謨把最好的地塊、最多的資金和最多的編製,給了教育。
“我們(men) 現在,不比誰家有大房子,不比誰家有幹部,比誰家有大學生。”望謨縣當地幹部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2015年,望謨中考400分以上學生僅(jin) 358人,2020年突破1000人;中考成績平均分從(cong) 2019年全州排名第六躍升2020年第三。
2020年,望謨縣高考本科上線的1267名考生,在中考時平均分僅(jin) 為(wei) 336分。本科上線率從(cong) 2015年的12.26%(全州排名第八位),上升到2020年的63.44%(全州排名第三),州內(nei) 僅(jin) 次於(yu) 興(xing) 義(yi) 市、興(xing) 仁市。
2019年,望謨縣貧困發生率也已經下降至3.61。
今年,劉秀祥領銜建設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劉秀祥工作室。
工作室的職能之一,是對更大範圍內(nei) 的教師進行德育培訓。
“有更多優(you) 秀的教師,才會(hui) 有更多優(you) 秀的學生。”劉秀祥說,在貧困偏遠地區,發展教育的難點不在硬件設施,而在於(yu) 軟實力。
軟實力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師的思想、站位和格局。
教師的水平提升了,他們(men) 才能更好地回答這三個(ge) 問題——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
“我相信,任何一個(ge) 孩子都值得更好的未來。無論他出生在北京上海,還是我們(men) 貴州望謨。”劉秀祥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