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記者走訪河北多所學校: 校園餐廳浪費還嚴重嗎?

陳發明 發布時間:2020-09-14 17:43:00來源: 經濟日報微信公眾號

  經濟日報記者走訪河北多所學校: 校園餐廳浪費還嚴(yan) 重嗎?向管理要節約有效嗎?

  昨天,經濟日報關(guan) 注自助餐廳是否形成了節約風氣;今天,繼續關(guan) 注一個(ge) 特殊的地方——校園。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ye) 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各級各類學曆教育在校生2.82億(yi) 人。

  占全國人口20%的在校學生,是否還存在浪費糧食的情況?近日,經濟日報記者到河北幾所學校,一探究竟。

  開學不到一周,河北師範大學第一餐廳經理孫剛注意到,校園餐食浪費已明顯減少。“目前,全校餐廳每天產(chan) 生殘食大約10桶,與(yu) 往年同期相比減少了三分之一。”孫剛說,相信隨著行動的深入開展,數據還會(hui) 有所下降。

  孫剛所說的“行動”,是河北師範大學今年開學以來對校園餐食浪費的全流程管控。作為(wei) 一所有著3萬(wan) 多名師生的高校,河北師範大學在今年秋季開學之前就向全校師生發出了“珍惜糧食、杜絕校園餐飲浪費”的倡議書(shu) 。

  在學生食堂的加工、售賣過程中,河北師範大學各餐廳推出了小份菜、半份菜,增加了自選檔口,優(you) 化服務供給,使就餐師生能按需選擇避免浪費;在管理環節,河北師範大學後勤集團要求飲食中心通過加強四個(ge) 到位現場管理、貫徹質量體(ti) 係標準等措施,進一步明確食品加工規範程序和生產(chan) 標準,減少加工過程中的浪費。

  “通過向管理要節約,我們(men) 的出菜率提升到了85%以上。”河北師範大學飲食中心加工部經理赫蘊良介紹,今年秋季開學以來,蔬菜采購平均每天消耗量較往年同期下降了約12%,但同樣滿足了學生的就餐需求。

  同時,河北師範大學將節約精神融入校園文化,受到廣大師生的一致響應。該校後勤集團總經理馬建國介紹,學校在各餐廳製作了宣傳(chuan) 展板、標語,大力宣傳(chuan) 營造“節約糧食、人人有責、人人有利”的良好氛圍,並號召全校師生做“杜絕餐飲浪費”的督導員,發現校園中存在餐飲浪費現象,要堅決(jue) 製止。

  高校積極行動的同時,河北的一些中學也在大力管控校園餐飲浪費。9月3日中午,記者走進河北衡水二中的學生食堂,看到門口、牆壁、立柱、餐桌等處都貼有“節約糧食”“文明就餐”“光盤行動”等宣傳(chuan) 標語,學生用餐區的電視上也滾動播出著相關(guan) 公益廣告。

  除了推行半份菜,實行菜量減半、售價(jia) 減半,衡水二中食堂還啟動了“光盤”挑戰賽,得到同學們(men) 的積極響應。高二女生李桉瑜說,她在食堂都是按需用餐,選擇半份飯菜,這樣就實現了每頓飯都“光盤”。

  在采購、加工等環節,衡水二中也精打細算,將管控措施落實到每一份飯菜中。該校食堂管理員張劉傑介紹,他們(men) 采取了班級固定窗口打飯的措施,每天精準計算就餐人數和需求量,及時向學校上報采購清單,將原來的采購餘(yu) 量10%壓減到5%;飯菜製作過程強調精工細作,全力做到物盡其用,努力減少原材料浪費;售飯環節不斷提醒學生按需購餐,吃多少打多少。

  衡水二中學校後勤校長魏青鬆告訴記者,原來學校很多飯菜製作都是大鍋一次出,現在改為(wei) 了小鍋分批出,確保師生既能吃飽,又不浪費,大大減少了窗口剩飯剩菜現象。在飯菜品種方麵,實行菜單動態管理,加快菜單更新頻率,把學生們(men) 不喜歡的菜品淘汰掉,也產(chan) 生了節約原材料、減少浪費的效果。這些措施推行以來,在保障供應的前提下,衡水二中每天僅(jin) 原材料采購就比以往節省1000元左右。

  隨著用餐結束,記者在衡水二中食堂的餐具回收處看到,交回的盤子幾乎都是幹幹淨淨的,旁邊的泔水桶內(nei) 隻有骨頭和少許菜根等殘渣,基本看不到丟(diu) 棄主食。負責打掃衛生的工作人員孟凡秀說:“現在學生們(men) 都相互比著‘光盤’,每天產(chan) 生的泔水垃圾少了很多,這讓我的工作輕鬆了不少。”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