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大學第一課”開講 大咖共話青春成長

高凱 發布時間:2020-09-14 17:43:00來源: 中新網

  中新網北京9月14日電 (記者 高凱)13日晚,“時光不負、青春敢為(wei) ”大學第一課主題演講活動在清華大學舉(ju) 行。從(cong) 科學院專(zhuan) 家到名校教授,再到在校大學生,當日演講者的發言充滿對於(yu) 青春成長的啟發與(yu) 鼓勵。

  該活動由騰訊視頻主辦、清華大學新聞中心合作舉(ju) 辦,活動由知名主持人朱迅主持,集結了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北鬥導航係統科學家徐穎,清華大學地球係統科學係教授付昊桓,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彭蘭(lan) ,北京大學心理與(yu) 認知科學學院教授魏坤琳和北京大學曆史學係教授羅新五位專(zhuan) 家學者。此外,青年演員趙今麥、清華大學工程物理係學生鄭煦韜作為(wei) 青年代表也進行了分享。

  七位嘉賓圍繞“青春”和“夢想”,結合自身經曆,與(yu) 廣大學生共話成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個(ge) 民族之所以偉(wei) 大是在麵對困難和風險時從(cong) 不放棄,不退縮,不止步,百折不撓地為(wei) 自己的命運和前途奮鬥。”正如清華大學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常務副部長、新聞中心主任覃川所言。他強調,自強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底色,自強成就卓越,創新鑄就未來。

  無畏挑戰,讓不可能成為(wei) 可能,是我國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徐穎教授現場回顧了北鬥衛星導航係統的發展曆程。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科研團隊就開始了中國衛星導航係統發展道路的探索,這期間不斷攻克各種難題,才迎來今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係統正式開通的好消息。

  如果說北鬥讓我們(men) 看到中國“智”造的實力,那麽(me) “中國超算”的故事則見證了中國速度。

  四年前,以付昊桓教授為(wei) 核心的中國超算團隊成功研製出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將每秒十億(yi) 億(yi) 次的超強計算力切實轉化為(wei) 基礎科研和工程創新的探索能力,全麵提高了中國應對極端氣候和自然災害的減災防災能力。以徐穎和付昊桓為(wei) 代表的科研工作者是時代的造夢者,也是時代的追夢人。兩(liang) 位教授還在現場向新一代年輕人發出邀請,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敢於(yu) 挑戰,超越自己。

  計算機的超速發展已經開啟萬(wan) 物互聯、人工智能的時代。對於(yu) 當代大學生來說,自出生起即身處智能時代,人機關(guan) 係是他們(men) 未來將要直麵的人生課題。彭蘭(lan) 教授認為(wei) ,人與(yu) 機器不應該是此消彼長的關(guan) 係,創造無止境,新一代的年輕人要敢於(yu) 想象,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才能創造出更完美、更和諧的人與(yu) 機器的關(guan) 係。

  年輕人不僅(jin) 要敢於(yu) 想象,還要勇於(yu) 質疑。魏坤琳教授鼓勵當代大學生做“問題青年”,多提問題,提好問題。在他看來,好奇心推動創新,創新造就民族的未來。回望曆史進程,羅新教授則強調年輕人要做勇敢的追隨者。他表示,文明的進程是領軍(jun) 人物的貢獻,也是一個(ge) 又一個(ge) 追隨者的貢獻。他呼籲大學生們(men) 要經常提醒自己:現實轉瞬即逝,唯有曆史永恒。

  作為(wei) 中央戲劇學院的一名新生,趙今麥上台分享了她成長路上的迷茫與(yu) 感悟,她的率真與(yu) 坦誠讓大家看到了青年群體(ti) 的力量,同時,趙今麥也希望所有同學們(men) 能帶著熱愛直麵挑戰,創造美好。

  “希望大家在大學期間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向,一路堅持,最終學有所成。”鄭煦韜以自己在清華大學天格計劃的經曆,鼓勵在場的同學們(men) 積極投身航天事業(ye) 。

  七位嘉賓從(cong) 各自領域出發,幫助年輕人將成長中的“困惑”轉變為(wei) 前進中的“力量”,不負青春好時光。

  據悉,本次直播實現了“萬(wan) 人同看一堂課”,接下來還將在騰訊視頻知識頻道上線,為(wei) 更多學生提供精神養(yang) 料。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