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創新表達方式 助力千年運河文化“走出去”

單璐 徐朋朋 發布時間:2020-09-25 14:3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解說】9月24日,“千年運河”中外媒體(ti) 大直播及媒體(ti) 論道在北京舉(ju) 辦,活動邀請知名媒體(ti) 人、運河專(zhuan) 家共同探討新媒體(ti) 語境下的大運河新表達,助力大運河文化“走出去”。

  【解說】此次活動的媒體(ti) 論道和直播環節在京杭大運河北運河通州段遊船中進行。中國新聞社副社長、副總編輯夏春平在致辭中表示,希望通過創新、有趣的表達方式和傳(chuan) 播平台,為(wei) 古老的運河增添新魅力,讓更多年輕人也愛上大運河。

  【同期】中國新聞社副社長、副總編輯夏春平

  如何在新時代讓傳(chuan) 統的運河文化煥發新的生機,讓大運河這一文化IP像故宮、長城一樣被世界所熟知,中國新聞社和中國新聞周刊也一直在探索。新運河,新表達,今天現場嘉賓的觀點,也將通過視頻直播的新媒體(ti) 手段影響更多人,為(wei) 運河城市發展帶去啟發。

  【解說】浙江省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李杲表示,應當吸引更多目光關(guan) 注大運河,呼籲更多人傳(chuan) 承並賦新大運河文化。

  【同期】浙江省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 李杲

  當前我們(men) 正處於(yu) 文化繁茂、技術變革、社會(hui) 包容的時代,大家有廣闊的天地,乘風破浪,不僅(jin) 可以以詩言之,以書(shu) 傳(chuan) 情,還可以用直播、短視頻、動圖等新形式,更生動地展現大運河的魅力。

  【解說】北京市委宣傳(chuan) 部國際傳(chuan) 播處處長張軼群在致辭中表示,大運河文化是開放的文化,也是包容的文化。要運用創新的表達方式,讓運河文化“活”在當代、麵向世界、溝通中外。

  【同期】北京市委宣傳(chuan) 部國際傳(chuan) 播處處長 張軼群

  如今隨著大運河文化的更新,媒體(ti) 手段的發展,對於(yu) 大運河文化的表達也變得更加地多元。就像我們(men) 今天活動主題中所提的新運河、新表達,新的時代,大運河文化的傳(chuan) 播與(yu) 發展需要借助各方的力量,運用創新的表達方式,讓運河文化活在當代,麵向世界,溝通中外。

  【解說】隨後,運河文化學者和資深媒體(ti) 人圍繞新時代的新運河,如何進行新表達、釋放新內(nei) 涵發表了各自觀點。此外,當天的活動還邀請了中外知名媒體(ti) 記者等全程參與(yu) ,通過文圖視頻等多種形式進行直播。

  【解說】據了解,該活動是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重要主場活動之一,活動主題為(wei) “運河上的京杭對話,共建共享新未來”。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