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貸款穩步增長 六大行餘額總和超過萬億元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新冠肺炎疫情又為(wei) 打贏脫貧攻堅戰帶來新的挑戰。金融扶貧一直是脫貧攻堅的重要支撐,近年來,金融機構加大扶貧力度,金融精準扶貧貸款快速增長,貸款覆蓋麵穩步提升,農(nong) 業(ye) 保險扶貧深入推進,證券業(ye) 助力貧困地區企業(ye) 融資,信托業(ye) 也在發揮慈善信托的力量,金融助力決(jue) 勝脫貧攻堅成效明顯。
精準扶貧貸款穩步增長
發放扶貧貸款是銀行業(ye) 金融扶貧的主要方式。銀行業(ye) 傾(qing) 斜信貸資源,持續加大精準扶貧貸款投放力度,根據銀保監會(hui) 數據,截至今年6月末,銀行業(ye) 精準扶貧貸款餘(yu) 額4.21萬(wan) 億(yi) 元,較今年年初增加3100多億(yi) 元。
截至6月末,全國334個(ge) 深度貧困縣各項貸款餘(yu) 額2.99萬(wan) 億(yi) 元,較今年年初增加3057億(yi) 元,增長11.75%,增速高於(yu) 全國貸款增速3.73個(ge) 百分點。全國扶貧小額信貸累計發放4735.4億(yi) 元,累計支持貧困戶1137.4萬(wan) 戶次,覆蓋全國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三分之一以上;扶貧小額信貸餘(yu) 額1675.9億(yi) 元,支持貧困戶434.7萬(wan) 戶。
中國農(nong) 業(ye) 發展銀行作為(wei) 我國唯一一家農(nong) 業(ye) 政策性銀行,在扶貧事業(ye) 中發揮著主力作用,精準扶貧貸款保持較大投放和較快增長。截至今年8月末,農(nong) 發行全行累計投放扶貧貸款2.5萬(wan) 億(yi) 元,餘(yu) 額1.5萬(wan) 億(yi) 元,投放額和餘(yu) 額均居金融同業(ye) 首位。今年前8個(ge) 月,農(nong) 發行累計投放扶貧貸款3511.02億(yi) 元,同比增幅71.75%。
商業(ye) 銀行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從(cong) 新京報記者統計數據來看,截至2019年末,工、建、農(nong) 、中、交、郵儲(chu) 六大行的精準扶貧貸款餘(yu) 額總和超過萬(wan) 億(yi) 元,達到10130.98億(yi) 元,其中農(nong) 行達到3941.90億(yi) 元。六大行精準扶貧貸款均實現較快增長,其中增幅最高的為(wei) 中行,增長了87.98%。
農(nong) 業(ye) 保險是保險業(ye) 精準扶貧的主力軍(jun) 。上半年,農(nong) 業(ye) 保險為(wei) 貧困戶提供風險保障金額497億(yi) 元,覆蓋貧困戶733.6萬(wan) 戶次,貧困戶農(nong) 業(ye) 保險保費收入19.3億(yi) 元、支付賠款6.1億(yi) 元,受益貧困戶43.8萬(wan) 戶次。
證券業(ye) 方麵,根據中國證券業(ye) 協會(hui) 的數據,截至2019年12月,共有101家證券公司結對幫扶294個(ge) 國家級貧困縣,占全國國家級貧困縣的35%。其中,有72家證券公司結對幫扶111個(ge) “三區三州”深度貧困縣,覆蓋全國33%的深度貧困縣。目前,證券行業(ye) 結對幫扶的274個(ge) 國家級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證券公司扶貧的主要方式是發揮資本市場機製作用,幫助貧困地區企業(ye) 融資。2019年,證券公司幫助3家貧困地區企業(ye)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募資25.16億(yi) 元;推薦7家貧困地區企業(ye) 在全國中小企業(ye) 股份轉讓係統掛牌,幫助19家貧困地區企業(ye) 股權融資5.89億(yi) 元。證券公司還通過發行債(zhai) 券(含資產(chan) 證券化產(chan) 品)幫助貧困地區企業(ye) 融資448.64億(yi) 元。
模式不斷創新:產(chan) 業(ye) 扶貧、消費扶貧、科技扶貧
與(yu) 直接捐贈相比,產(chan) 業(ye) 扶貧是更加“造血式”的扶貧模式,以更多的金融資源和更有效的資金使用效率,促進貧困地區發展自己的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帶動貧困人口穩步脫貧增收。銀行業(ye) 也更加重視通過產(chan) 業(ye) 扶貧來進行幫扶,截至2019年末,建行的產(chan) 業(ye) 精準扶貧貸款餘(yu) 額達到660.79億(yi) 元,工行、郵儲(chu) 銀行分別達到277.76億(yi) 元、252.09億(yi) 元。
證券業(ye) 的一大特色做法是通過設立產(chan) 業(ye) 基金投資特色產(chan) 業(ye) ,帶動貧困地區產(chan) 業(ye) 發展。根據證券公司社會(hui) 責任問卷統計,2019年,7家證券公司設立或參與(yu) 貧困地區產(chan) 業(ye) 基金,覆蓋13個(ge) 國家級貧困縣。
不同行業(ye) 的金融機構也在通過形式多樣的混業(ye) 合作,創新進行產(chan) 業(ye) 扶貧的模式。
長安信托創新了“風險補償(chang) 金+保險”扶貧模式,由慈善信托提供貸款風險損失補償(chang) 金,撬動金融機構以10倍杠杆發放貸款給農(nong) 戶,同時與(yu) 保險機構合作,支持農(nong) 戶購買(mai) 人身意外保險以及牲畜的財產(chan) 保險。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侯智傑、中國政法大學許恒的論文提出,金融扶貧的核心在於(yu) 通過建立長效機製,用市場機製激發貧困地區的內(nei) 生發展動力,培育和發展產(chan) 業(ye) ,扶智與(yu) 扶誌相結合,實現穩定脫貧和可持續發展。
金融扶貧的另一大創新方式是消費扶貧。消費扶貧能調動社會(hui) 各界力量參與(yu) 扶貧,尤其是在今年網絡直播火熱的情況下,消費扶貧更是顯現出巨大的潛力。
相當多金融機構通過自身的電商平台開展消費扶貧。例如,建行設立了善融商務平台,2019年全年善融商務扶貧交易額144.17億(yi) 元,較上年增幅44.07%。農(nong) 行也在惠農(nong) e通平台建立“扶貧商城”,舉(ju) 辦貧困地區特色產(chan) 品展銷會(hui) ,截至2019年末累計幫助銷售貧困地區產(chan) 品7.3億(yi) 元。
還有金融機構將金融科技運用於(yu) 扶貧工作中。例如,興(xing) 業(ye) 銀行通過銀銀平台代理貧困地區47家村鎮銀行接入金融基礎設施,並通過“財富雲(yun) ”送理財產(chan) 品下鄉(xiang) ,今年上半年為(wei) “三區三州”居民提供了超過20億(yi) 元的零售終端理財產(chan) 品;還推動了智慧醫療平台的建設。
政策如何延續?接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今年所剩時間不足百天,接下來金融扶貧工作如何開展?9月15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hui) 聯合召開會(hui) 議指出,要進一步加大貧困地區產(chan) 業(ye) 扶貧支持力度,支持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持續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產(chan) 業(ye) 發展金融服務工作。要抓好金融支持穩企業(ye) 保就業(ye) 各項政策落實,對貧困地區普惠小微貸款應延盡延,提高普惠小微信用貸款占比,創新開展多種形式的線上線下政銀企融資對接服務。要充分發揮好扶貧再貸款支持作用,積極向深度貧困地區和未摘帽貧困縣傾(qing) 斜。要繼續在鞏固和提升貧困地區基礎金融服務上下功夫,重點關(guan) 注物理網點基礎金融服務空白地區,進一步提升基礎金融服務質量。
今年脫貧攻堅收官後,也並不意味著扶貧政策的收官。央行、銀保監會(hui) 聯合召開的會(hui) 議指出,要提前謀劃金融支持脫貧攻堅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保持金融扶貧政策連續性,建立形成金融支持鞏固脫貧成果長效機製。此前央行行長易綱指出,要促進金融扶貧可持續發展,加強貧困地區信貸資產(chan) 質量尤其是扶貧小額信貸的監測,及時提示預警,防止出現“因貸致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