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探索社保第六險 完善公共保障讓老人老有所依

發布時間:2020-09-28 08:36:00來源: 新京報

  探索社保第六險 完善公共保障讓老人老有所依

  宏觀大勢

  不僅(jin) 能為(wei) 老齡化社會(hui) 提供更完善的公共保障,補充社保的社會(hui) 服務功能,還能催生新的市場發展空間,形成藍海產(chan) 業(ye) 。

  近期,國家醫保局會(hui) 同財政部印發《關(guan) 於(yu) 擴大長期護理保險製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明確將長期護理險試點擴圍。根據政策,通過評估的老人,根據失能程度等級不同每周可獲得3到7小時的服務。比如一位參與(yu) 的老人每周5小時的上門醫療照護,費用65元1小時,自己隻需掏6.5元,其餘(yu) 90%由長護險基金支付。2019年,這項服務已惠及失能老人近50萬(wan) 人。

  在養(yang) 老、醫療、工傷(shang) 、失業(ye) 、生育5項社會(hui) 保險之外,增設一項新的社會(hui) 保險——長期護理保險,其實是著眼於(yu) 中國社會(hui) 的發展趨勢。中國正逐步邁入老齡化社會(hui)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到11.9%,0-14歲人口占比降至16.9%,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我國人口年齡結構從(cong) 成年型進入老年型僅(jin) 用了18年左右的時間。

  而老齡化社會(hui) 的到來,將帶來更多的醫療及其他公共保障訴求。另一組數據顯示,第四次中國城鄉(xiang) 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成果顯示,中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已超過4000萬(wan) 人,其中重度失能老人占相當比例。對於(yu) 這一老人群體(ti) 而言,需要更多的上門服務,這也就是長期護理保險製度加快試點的原因所在。

  從(cong) 保險的價(jia) 值來看,保險不僅(jin) 是聚合眾(zhong) 人之力,從(cong) 而服務於(yu) 公眾(zhong) 的保障製度,更為(wei) 重要的是,保險是每個(ge) 人對於(yu) 未來需求的提前儲(chu) 備,也能通過製度設計,最大程度減少個(ge) 人因意外及其他原因所要承受的沉重負擔。

  長期護理保險的出現,將為(wei) 老齡化社會(hui) 提供更完善的公共保障。一方麵,對於(yu) 失能老人來說,通過長期護理保險,可以獲得更周到的上門服務,提高其生活質量,使其獲得最大程度的生活獨立和人格尊嚴(yan) 。另一方麵,則會(hui) 緩解子女的照料壓力,同時會(hui) 帶動相應的市場化服務體(ti) 係建設。比如針對這一需求,會(hui) 有更多人通過專(zhuan) 業(ye) 化學習(xi) 掌握相關(guan) 服務技能,從(cong) 而以服務換取報酬,帶動就業(ye) ,也會(hui) 因市場規模的逐步擴大,吸引更多企業(ye) 和資本加入,如同前些年的養(yang) 老院等建設一樣,形成老齡化服務產(chan) 業(ye) 的又一新增長極。

  據測算,以4000萬(wan) 失能老人為(wei) 基數,按照3∶1的護理服務配置,護理人員需要1000多萬(wan) 。有資料顯示,全國隻有10餘(yu) 所院校設有養(yang) 老護理專(zhuan) 業(ye) ,難以滿足市場需要。可以預料的是,未來圍繞長期護理保險,首先會(hui) 有相應的培訓市場,培訓機構會(hui) 大量出現,這有利於(yu) 企業(ye) 和資金進場投資;其次,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看到這一職業(ye) 發展機會(hui) 加入其中,又會(hui) 逐步推動護理服務層次提升,未來可以形成高中低不同層次的服務標準及服務機構、人員,帶來護理產(chan) 業(ye) 的更快發展。

  由此,社保第六險的推廣,不僅(jin) 能為(wei) 老齡化社會(hui) 提供更完善的公共保障,補充社保的社會(hui) 服務功能,還能催生新的市場發展空間,形成藍海產(chan) 業(ye)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均收入的提高,以及未來更多人逐步邁入老年,長期護理保險也可同步提升繳納基數,從(cong) 而帶來更高的服務標準及資金投放,也就會(hui) 讓長期護理產(chan) 業(ye) 得到更多的發展機會(hui) 。

  畢舸(財經評論人)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