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老兵楊德盛:他們的願望我們都實現了
麵對麵丨抗美援朝老兵楊德盛:他們(men) 的願望我們(men) 都實現了
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zheng) 第二次戰役中發生在長津湖地區的一場戰役。
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第9兵團3個(ge) 軍(jun) ,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與(yu) 武器裝備世界一流、戰功顯赫的美軍(jun) 第10軍(jun) ,於(yu) 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鮮長津湖地區進行了直接較量,創造了抗美援朝戰爭(zheng) 中全殲美軍(jun) 一個(ge) 整團的紀錄,迫使美軍(jun) 王牌部隊經曆了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抗美援朝戰爭(zheng) 的格局從(cong) 此被扭轉。
今年89歲的楊德盛
是那場戰役的幸存者
當時他19歲
參軍(jun) 不滿一年
飛機在頭頂亂(luan) 飛 “把粗布蓋翻過來裹在身上 就不會(hui) 被發現”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zheng) 爆發。1950年10月7日,麥克阿瑟指揮其部隊越過三八線,開始向中國邊境步步逼近。應朝鮮民主人民共和國的請求,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jue) 策。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第九兵團20軍(jun) 奉命北上。
剛剛成立的新中國尚未在部隊建成完整的應急體(ti) 係,給戰士的戰前動員是在火車上進行的,戰士們(men) 穿著江南地區配發的薄冬裝,揣著幾個(ge) 大饅頭,就開赴前線。“過江時還不覺得冷,過了江以後就感覺冷了,那也沒辦法了。”
11月,以美國為(wei) 首的所謂“聯合國軍(jun) ”發動“聖誕節總攻勢”,派出美國第8集團軍(jun) 在西線,第10軍(jun) 在東(dong) 線,呈鉗形攻勢向鴨綠江全線推進。而誌願軍(jun) 第九兵團的戰略目標是潛入東(dong) 線,在長津湖地區誘敵深入,尋找機會(hui) 全殲敵軍(jun) 。
楊德盛:頭上飛機接二連三地飛,我們(men) 分散一個(ge) 山坡上,互相一兩(liang) 百米的距離。雪地是白色的,為(wei) 了避免敵人發現,我們(men) 把繳獲的或者老百姓給的粗布蓋翻過來裹在身上。粗布蓋外麵草綠色,裏麵白色,翻過來裹在身上就沒人發現我們(men) 。
從(cong) 朝鮮的邊境到長津湖地區,最近的也有兩(liang) 三百公裏,為(wei) 了能夠把美軍(jun) 包在口袋裏,9兵團10餘(yu) 萬(wan) 人悄聲無息地在崇山峻嶺中迂回包抄,來自江南水鄉(xiang) 的戰士中很多人生平第一次看見雪,完全沒有高寒地區的禦寒經驗。9兵團的指揮部裏,陸續收到了各部關(guan) 於(yu) 凍傷(shang) 的匯報,更為(wei) 迫切的是各軍(jun) 因隱蔽行動,無法生火做飯,煮熟食物,戰士所帶的口糧也吃完了。他們(men) 隻能靠洋芋、玉米、玉米杆子充饑。實在凍得不行,就把草裹在身上禦寒。
夜行軍(jun) 晝宿營
躲過24小時不間斷的空中偵(zhen) 察
在沒有補給的條件下
翻越雪寒嶺、荒山嶺、死鷹嶺、劍山嶺
一個(ge) 個(ge) 山嶺連名字都透著寒氣
第九兵團20軍(jun) 、27軍(jun) 8個(ge) 師
以平均日行軍(jun) 30公裏的速度
趕到長津湖一帶
我們(men) 是薄冬裝 敵人是鴨絨被 我們(men) 啃樹皮 敵人吃肉罐頭
長津湖,朝鮮北部最大的湖泊,誌願軍(jun) 第9兵團3個(ge) 軍(jun) 與(yu) 以美陸戰第1師和步兵第7師為(wei) 主力的第10軍(jun) 在這裏展開了一場震驚世界的慘烈對決(jue) 。
楊德盛:敵人背的是鴨絨被,他那個(ge) 被子是三用的,也可以當鋪蓋,也可以當大衣,也可以當睡衣。他們(men) 喝牛奶、吃肉罐頭,我們(men) 沒有吃的。飛機丟(diu) 下來炸彈,炸出來的草根有水分,我們(men) 拿起來擦一擦就吃。還有一個(ge) 辦法,吃鬆樹皮。鬆樹皮朝南的不能吃,水分少咬不動,朝北的分三層,把外一層刮下來,裏麵那層吃不動,中間一層是瓤子,吃在嘴裏像湯圓一樣,綿的。
腿部中彈 腹部中刀 “有點感覺 但不知道痛”
11月27日夜,風大雪急,一聲嘹亮的衝(chong) 鋒號響起,第九兵團發起進攻,長津湖戰役拉開序幕。美軍(jun) 要想避免被全殲,必須守住未被包圍的下碣隅裏,並從(cong) 此處突圍出去。楊德盛所在的20軍(jun) 58師172團1營3連,接到的任務,就是直插下碣隅裏,截斷美軍(jun) 的退路。
在連長楊根思的帶領下,他們(men) 於(yu) 29日淩晨6點半左右,來到了下碣裏東(dong) 南的1071高地,這裏是長津湖打得最激烈的地點之一。
29日天一亮,敵人先是十幾架飛機對陣地輪番進行轟炸、掃射,然後,就是瘋狂的地麵進攻。開始時,楊德盛是作為(wei) 炮兵作戰的,不過他們(men) 隻有20發炮彈,隻能是省著打,打到敵人第三次進攻的時候,炮彈用盡。炮兵隻能轉為(wei) 步兵。
在敵人的第四次進攻中,楊德盛繳獲了一支美軍(jun) 的“大八粒”步槍,但自己的腿部也中了一彈,子彈打在右腿膝蓋上麵一點,沒有傷(shang) 到骨頭。
在接下來的敵人第五次進攻中,英軍(jun) 皇家海軍(jun) 陸戰隊兩(liang) 個(ge) 大個(ge) 子英軍(jun) 士兵發現了趴在雪地上的楊德盛。
楊德盛:我動的時候被發現了,馬上起來向後退。他們(men) 的目的是抓我做俘虜,沒有開槍,其中一個(ge) 士兵快步逼上來,單手持槍,槍口對著我。我又向後退了幾步。那塊是斜坡,我穿的是帶釘子的鞋,蹲一下就可以占穩。他穿的是平板鞋,站不住,一滑就倒了,我把槍轉過來從(cong) 他背後捅了一刀。第二個(ge) 士兵我來不及了,我就一槍把他打死了。我不知道英國兵三人一組的,在這時候,我被第三個(ge) 英國士兵用刺刀刺中下腹。當時天冷,捅了一刀有點感覺,但不知道痛,我從(cong) 衣服上撕下來一塊布包紮了一下。
“楊根思連長大概一米七五高 腳穿42碼鞋子”
在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環境中,血很快就凍住了。進攻的間歇,楊德盛見到了一直在三排堅守的連長,楊根思。
楊德盛與(yu) 楊根思結識在1950上海戰役之後,因為(wei) 是江蘇老鄉(xiang) ,比起一般的戰友,他們(men) 之間有更多的了解。
楊德盛:他來跟我講點任務,小楊你要注意,我說好,我一定做到不給老鄉(xiang) 丟(diu) 臉。
這是楊德盛和楊根思最後一次對話的情景。
當天,快到6點半的時候,敵人發動第九次進攻。
在敵人第九次進攻之前,楊根思下達了讓兩(liang) 位負傷(shang) 戰士撤離的命令,隻留下了自己。他搜集了陣地上能夠使用的每一件武器和一包炸藥,選擇好地形,隱蔽起來。陸戰第一師40多個(ge) 美國士兵衝(chong) 了上來,負傷(shang) 的楊根思抱著陣地上僅(jin) 有的一個(ge) 5千克炸藥包。隨著一聲巨響,敵人倒下一片,楊根思壯烈犧牲,用生命保住了小高嶺陣地。
楊德盛:70年了,我一直沒有忘。我晚上睡覺經常做夢,找連長找不到,醒來一身汗。連長粉身碎骨,連個(ge) 屍首都沒有。有記者問,我從(cong) 頭到尾告訴他們(men) ,連長大概一米七五高,有點瘦,精神很好,他穿42碼的鞋子。
楊根思是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級英雄,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第一位“朝鮮民主主義(yi) 人民共和國英雄”。
為(wei) 兒(er) 取名楊根寶 “一切為(wei) 了和平 你的願望我們(men) 實現了”
當天,擊退了敵人第九次進攻後,指導員陳文保在陣地上搜尋人員,3連一共169人,隻剩下5個(ge) 人往回撤,而且全部負了傷(shang) ,在回撤過程裏又有一個(ge) 戰友犧牲在了路上。在長津湖的生死之戰中,楊德盛所在的3連用生命和鮮血奏響了壯麗(li) 的悲歌!
長津湖戰役成為(wei) 美軍(jun) 王牌部隊陸戰1師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抗美援朝戰爭(zheng) 的格局從(cong) 此被扭轉。
那之後,楊德盛隨隊轉回國內(nei) ,在黑龍江治療了一個(ge) 多月,傷(shang) 口愈合後,楊德盛重新回到朝鮮原部隊,在1951年4月下旬的華川阻擊戰中,他所在的連隊被記集體(ti) 二等功。
抗美援朝中犧牲的戰友成了他在和平歲月裏揮之不去的記憶。1957年,楊德盛的兒(er) 子出生,他給兒(er) 子起名楊根寶。
楊德盛:他犧牲了,我心裏不好受,我去烈士陵園看他,我說我的子女以後就是你的子女。楊根思1950年11月29日犧牲,我兒(er) 子1957年11月29日出生的,我就為(wei) 兒(er) 子起了這個(ge) 名字,楊根寶。
2019年,第六批在韓誌願軍(jun) 烈士遺骸抵達沈陽。楊德盛在兒(er) 子楊根寶的陪伴下,千裏北上,從(cong) 成都來到沈陽,迎接昔日的戰友,看看老連長楊根思的墓。
楊德盛:我說,我的兒(er) 子就是你的兒(er) 子。當年我們(men) 在朝鮮為(wei) 國為(wei) 民作戰,一切都是為(wei) 了和平,為(wei) 了老百姓安居樂(le) 業(ye) ,現在願望實現了,我到現在都忘不了你們(men)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