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消費扶貧增收忙 跑出一個柚子王

陳林 發布時間:2020-10-29 17:03:00來源: 中國環境報

  有著“柚子之鄉(xiang) ”美譽的雲(yun) 南省瑞麗(li) 市弄島鎮,其良好的氣候、生態優(you) 勢,為(wei) 發展柚子產(chan) 業(ye) 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弄島鎮等秀村賀弄村民小組傣族婦女旺喊依靠發展柚子,在2017年實現了全家脫貧,成了遠近聞名的光榮脫貧戶。

  推行“消費扶貧”理念,幫助貧困戶找到銷路

  旺喊家多年前就種植柚子,但因缺乏資金、技術,種出來的柚子賣不出好價(jia) 錢,生活依然貧困。2013年,她被識別為(wei) 建檔立卡貧困戶後,依靠政府相關(guan) 幫扶政策支持,通過努力學習(xi) 柚子種植技術,改良品種,擴大規模。

  “最開始,我家種植了3畝(mu) 柚子。後來,駐村扶貧幹部請來技術員教我們(men) 種植技術,我家在原來的基礎上又種植了7畝(mu) 。現在我家的柚子品質好、不愁賣,幾年下來家裏蓋起了新房子,生活越來越好。”說起柚子的致富經,旺喊臉上露出了笑容。

  別看現在旺喊樂(le) 開了花,但最初,她也因為(wei) 豐(feng) 收的400袋柚子賣不出去而愁得睡不著覺。

  “全麵進入小康,一個(ge) 都不能少。”這種情況下,德宏州生態環境局駐村工作隊員開始與(yu) 時間競跑,采用“互相幫,銷售忙,奔小康”的方法幫助大家全麵進入小康。

  在了解到旺喊的憂慮後,德宏州生態環境局駐村工作隊給旺喊吃了顆“定心丸”:推行“消費扶貧”理念,把旺喊生產(chan) 的400袋柚子拉回芒市賣給單位同事以及家人朋友。通過這個(ge) 辦法,旺喊家順利實現了脫貧出列。

  2017年至2019年,德宏州生態環境局連續三年為(wei) 旺喊家的柚子做宣傳(chuan) ,為(wei) 她家增收達到15萬(wan) 元,光靠種柚子就實現純利潤約10萬(wan) 元,“銀獎柚子王”儼(yan) 然成了致富標兵。

  培育村民市場意識,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今年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造成了較大影響。在瑞麗(li) 市疫情防控形勢突然嚴(yan) 峻的情況下,當看到種柚農(nong) 戶銷售受到疫情影響,運輸不暢通,訂單量大幅減少,工作隊員第一時間收集各方麵信息,做好宣傳(chuan) 引導工作,為(wei) 柚農(nong) 產(chan) 品滯銷問題提供有效的解決(jue) 思路。

  德宏州生態環境局下派的工作隊員都是年輕人,個(ge) 個(ge) 都很有想法。現在流行電商平台銷售農(nong) 副產(chan) 品,銷售渠道成本低,消費者麵廣,還不限定時間地點,與(yu) 時俱進走電商扶貧,能體(ti) 現工作隊扶貧模式的先進性。在等秀村駐村工作隊與(yu) 村委會(hui) 的努力下,他們(men) 創建了一個(ge) 名為(wei) “貧家味”的微信公眾(zhong) 號電商平台,專(zhuan) 門售賣等秀村農(nong) 副產(chan) 品,竹製編織品、土雞、柚子等最受歡迎。僅(jin) 在2018年,工作隊員彭思毅就通過電商平台,幫助弄賀村民小組貧困戶信旺銷售土雞、雞蛋創收達1萬(wan) 餘(yu) 元。

  單位許多職工自發掏腰包購買(mai) 當地群眾(zhong) 的農(nong) 產(chan) 品,德宏州環境監測站尹可航說:“我發現這裏的氣候好,光照水分都不錯,種出來的大米又糯又香。”他說,2000元對於(yu) 生活在城市裏的人並不算多,平時也要置辦生活用品,用來買(mai) 貧困戶的產(chan) 品更有價(jia) 值。

  跌沙村民小組喊帥娃、約恩孟也兩(liang) 家竹編器具質量好、價(jia) 錢實惠,卻苦於(yu) 沒有銷路。單位掛鉤幹部胡玲廣泛聯係親(qin) 朋好友,幫助竹編走向芒市。三年來她幫助農(nong) 戶銷售簸箕等竹編器具500多個(ge) ,為(wei) 農(nong) 戶帶來5000元收入,跌沙竹編一時間成為(wei) 搶手貨,供不應求。

  德宏州生態環境局消費扶貧活動既鼓勵了建檔立卡戶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解決(jue) 農(nong) 副產(chan) 品銷售困難的問題,又為(wei) 幫扶者提供了生態優(you) 質的農(nong) 副產(chan) 品。今後,駐村工作隊將進一步激發貧困群眾(zhong) 發展產(chan) 業(ye) 脫貧致富的熱情和信心,積極培育和增強貧困群眾(zhong) 的市場意識和合作經營理念,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實施打下堅實基礎。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