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學者:做好統戰工作可為社區治理“四兩撥千斤”

李晗雪 發布時間:2020-10-29 18:5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重慶10月29日電 (李晗雪)“從(cong) 這次抗擊疫情情況來看,在黨(dang) 的領導下,社區治理能力和水平已有很大進步;但另一方麵,社會(hui) 力量多元參與(yu) 的善治格局雖已見雛形,還遠未成熟和定型。”中央社會(hui) 主義(yi) 學院馬克思主義(yi) 理論教研部教授何霜梅28日在重慶提出,發揮好統一戰線智力密集、資源豐(feng) 富、聯係廣泛、渠道暢通等優(you) 勢,為(wei) 社區治理貢獻力量,是新時代統戰工作的一個(ge) 重要著力點。

  28日,由中央社會(hui) 主義(yi) 學院主辦、重慶社會(hui) 主義(yi) 學院承辦的“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與(yu) 現代國家治理”學術研討會(hui) 在重慶舉(ju) 行,全國各地近百位專(zhuan) 家學者與(yu) 會(hui) 。

  在“統一戰線與(yu) 新時代基層治理創新實踐”專(zhuan) 題研討環節,何霜梅提出,統一戰線所聯係的民主黨(dang) 派、無黨(dang) 派人士、非公經濟人士、歸國留學人員等,多為(wei) 中高級知識分子,是加強和創新社區治理不可或缺的“智囊團”。

  武漢市社會(hui) 主義(yi) 學院助理研究員黎園提交的會(hui) 議論文提出,統一戰線的一係列製度安排為(wei) 擴大有序政治參與(yu) 提供了製度保障。如政協委員可通過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把社區治理中發現的重要問題以調研報告、社情民意、提案等書(shu) 麵形式向上報送,如此發揮著政治上的“直通車”作用。

  此外,統一戰線成員既各自聯係和代表一部分群眾(zhong) ,大多又加入了民主黨(dang) 派或各類社會(hui) 團體(ti) 和組織。這種組織優(you) 勢,使其能夠在社區治理傳(chuan) 統的“政府—街道—社區”架構外,架起“國家—社會(hui) —群眾(zhong) ”的新橋梁。

  福建省社會(hui) 主義(yi) 學院副教授王青鬆通過對兩(liang) 個(ge) 社區的實地調研,發現基層統一戰線能夠在參與(yu) 破解城鄉(xiang) 社區治理問題中彰顯強大活力。例如,統戰工作通過聯係、發動華人華僑(qiao) ,推動這一群體(ti) 關(guan) 心、支持家鄉(xiang) 建設發展;引導宗教人士積極參與(yu) 社區助老、助學、扶貧等社區治理活動,實現宗教和睦助力社區治理的良性互動。

  王青鬆認為(wei) ,統一戰線已根植於(yu) 城鄉(xiang) 社區,在破解社區治理問題時具有特殊效能。若合理應用,甚至具有“四兩(liang) 撥千斤”之力量。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