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俄提出改善金屬玻璃特性新方法

董映璧 發布時間:2020-10-29 19:09:00來源: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莫斯科10月25日電 (記者董映璧)俄羅斯國家研究型工藝大學科研人員通過選擇合金成分和煉製合金係統,開發出一種處理立體(ti) 金屬玻璃的獨特方法,由此可擴大金屬玻璃材料的應用範圍。相關(guan) 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合金與(yu) 化合物》期刊上。

  與(yu) 結晶形態不同的是,金屬玻璃是一種彼此互相遠離的原子缺乏規律性排列的材料,因此它們(men) 具有強度高、彈性好、抗腐蝕性高等特點,應用在儀(yi) 器製造、機械製造、醫學和磁—電工學領域。

  但俄羅斯國家研究型工藝大學的科研人員指出,廣泛應用金屬玻璃的一個(ge) 障礙是它們(men) 的脆度高,科研人員開發的金屬玻璃的新型處理方法有助於(yu) 解決(jue) 這一問題。

  該項目科研負責人、俄羅斯國家研究型工藝大學教授德米特裏·盧茲(zi) 金解釋說,合金成分和煉製合金係統的選擇有助於(yu) 繞過這個(ge) 問題:在比玻璃固化溫度低100度左右的情況下逐漸冷卻,有助於(yu) 使金屬玻璃避免脆性,從(cong) 而取得立體(ti) 樣本的增塑作用和樣本的硬化。他稱,合金最初的無定形矩陣的分解方式影響著所獲取材料的性質,需視樣本的幾何形狀而定,立體(ti) 或帶狀樣本能取得不同結果。

  發明這種方法的研究者、俄羅斯國家研究型工藝大學有色金屬學係研究員安德烈·巴茲(zi) 洛夫介紹說,對立體(ti) 樣本而言,通過把均質無定形相分解為(wei) 兩(liang) 個(ge) ,達到在室溫下伸長率為(wei) 1.5%的情況下能夠提高金屬玻璃的可塑性。對於(yu) 帶狀樣本而言,在保持彎曲和壓縮彈性的情況下,通過分離7納米左右的二次無定形相玻璃狀納米粒子,金屬玻璃的硬度可提高25%。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