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建設產業技術研究院68家 寧波“栽樹工程”初顯成效
近日,由西北工業(ye) 大學寧波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黃維院士負責的“高性能OLED熱活化延遲熒光(TADF)材料研發”獲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正式批複,將結合寧波新材料產(chan) 業(ye) 之需,助力國內(nei) OLED麵板企業(ye) 擺脫對國外進口材料的依賴性。
“去年9月,我們(men) 在寧波高新區揭牌,半年來已簽訂科研合同3200萬(wan) 元,10個(ge) 產(chan) 業(ye) 化項目陸續注冊(ce) 了公司。”西北工業(ye) 大學寧波研究院院長盛其傑介紹道。
2018年首次躋身“萬(wan) 億(yi) 俱樂(le) 部”後,寧波便開始思索下一個(ge) 萬(wan) 億(yi) 增長極,謀劃推出了事關(guan) 全局、麵向未來的“栽樹工程”,按照“邊引進、邊建設、邊出成果”的思路,為(wei) 地方產(chan) 業(ye) 創建技術供給源,目前已引進建設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68家。
今年3月份,全國主要城市陸續發布2019年度統計公報,寧波市以11985億(yi) 元的地區生產(chan) 總值排名中國內(nei) 地城市第12位,較上年上升3位,“栽樹工程”初顯成效。
搭起“246”工程四梁八柱
輻射製冷膜在太陽直射下仍可高效降溫,且24小時零能耗持續製冷……去年9月,在第16屆中國—東(dong) 盟博覽會(hui) 上展現技術實力後,寧波瑞淩節能環保創新與(yu) 產(chan) 業(ye) 研究院自主研發的輻射製冷技術得以在全球範圍內(nei) 加快推廣應用。
這一由寧波瑞淩集團為(wei) 主體(ti) 的產(chan) 業(ye) 經濟研究院,從(cong) 2018年5月成立至今,專(zhuan) 注零能耗輻射製冷技術研發與(yu) 產(chan) 業(ye) 化,2019年已助力企業(ye) 基本完成全球市場布局,簽約近30家海內(nei) 外經銷商,產(chan) 值將超過20億(yi) 元。
2019年5月,寧波吹響了打造“246”萬(wan) 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的號角,力爭(zheng) 到2025年在全市培育形成綠色石化、汽車2個(ge) 世界級的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以及包含高端裝備、節能環保等領域的4個(ge) 五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和6個(ge) 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
“整合西工大‘柔性電子材料與(yu) 器件工信部重點實驗室’等優(you) 勢平台,我們(men) 逐步啟動建設民用航天技術、柔性電子材料與(yu) 器件等5個(ge) 科技創新中心和1個(ge) 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園,無論是人才培養(yang) 、科學研究,都與(yu) 以製造業(ye) 見長的寧波很‘般配’。”盛其傑表示。
數據顯示,寧波已有的68家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中,主攻方向與(yu) 寧波“246”萬(wan) 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相吻合的達50多家,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超過100項。
孵化企業(ye) 加速成果轉化
跨界參與(yu) 熔噴布代替品研製;研發國內(nei) 首台套船用滑油淨化裝置、實現滑油淨化精度提高20倍以上;使金屬3D打印粉末價(jia) 格降低50%至70%,讓3D打印“打得起”……在複旦杭州灣科創園內(nei) ,科技型孵化企業(ye) 成就亮眼。
複旦大學寧波研究院執行院長孫彭軍(jun) 說,複旦杭州灣科創園作為(wei) 研究院打造的創新孵化載體(ti) ,注重成果導向,力求打造出大項目頂天立地、小項目鋪天蓋地、大小項目協同發展的雙創生態鏈。
“現有的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除了在新材料、關(guan) 鍵基礎件等領域研製出一批關(guan) 鍵技術,還成功孵化了畢普拉斯、盧米藍、智昌機器人等成長性較好的高科技企業(ye) 56家。”寧波市科技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張永慶介紹道。
張永慶補充道,地方研究院應和當地企業(ye) 形成良性、高效的互動才能行至深遠,科技局通過梳理企業(ye) 技術難題和研究院成果清單,開展精準匹配,2019年以來已累計舉(ju) 辦雙向對接活動48場,發布需求570項,科技成果392項,促成簽約207項。
組建技術攻關(guan) 先遣部隊
去年11月,一項名為(wei) “變截麵管流非定常激波數值模擬技術研究”的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基金項目落戶北航寧波創新研究院。
北航寧波創新研究院副研究員產(chan) 世寧解釋道,該成果會(hui) 麵向航空發動機與(yu) 燃氣輪機新型流體(ti) 機械技術領域,可為(wei) 寧波能源電力、航空動力、軌道交通技術產(chan) 業(ye) 提供有力支撐。
記者了解到,寧波開展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建設,一開始就定位高起點,按照在行業(ye) 細分領域處於(yu) 全國乃至全球前三位的原則,精準對接“國家隊”大院大所以及全球知名高校院所。
“目前寧波市研究院已集聚各類人才超過3萬(wan) 名,其中研發人員占比超過70%。現有20家研究院已累計投入科研經費4.9億(yi) 元,與(yu) 本地企業(ye) 聯合攻關(guan) 項目90項。”在寧波市科技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黃誌明看來,依托引進高校強大的科技學術背景和建製完善的團隊研發力量,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正成為(wei) 寧波攻克關(guan) 鍵核心技術的先遣部隊。
“下一步,對於(yu) 部分研究院建設偏慢、關(guan) 鍵核心技術投入不足等問題,我們(men) 將形成長效管理機製,確保今年年底前累計建設70家優(you) 質的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黃誌明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