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把握“十四五”時期新發展的大邏輯

辛鳴 發布時間:2020-11-09 14:02:00來源: 光明日報

  【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精神】

  作者:辛鳴(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授)

  編者按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的第一個(ge) 五年。從(cong)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到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要求和標準更高了,責任和使命更重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從(cong) 總體(ti) 認識看,哪些要點必須把握?從(cong) 具體(ti) 領域看,需要在全麵小康基礎上實現怎樣的提升?《智庫》版邀請三位專(zhuan) 家撰文解析,以啟發思考、深入領會(hui) 。

  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強調,“協調推進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深化改革、全麵依法治國、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的戰略布局”。這表明“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正式由“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全麵深化改革、全麵依法治國、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發展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深化改革、全麵依法治國、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當前,“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勝利在望,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即將開啟。從(cong)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到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首先需要科學認識和準確把握“十四五”時期新發展的大邏輯,這對於(yu) 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奪取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勝利意義(yi) 重大。

  把握新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

  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全國人民努力奮鬥,“十三五”時期我國取得了輝煌發展成績,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台階,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取得決(jue) 定性成就。這不僅(jin) 標誌著“十三五”規劃即將圓滿完成,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實現在即,還標誌著新時代的中國進入了新發展階段。

  新發展階段是對我國“十四五”時期發展方位的科學判斷,這既是我國長期經濟社會(hui) 快速發展成果在當前社會(hui) 發展階段的客觀體(ti) 現,也是即將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客觀要求。從(cong)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到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脫貧攻堅的硬骨頭啃完了,但“紮實推動共同富裕”“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wei) 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的硬任務還有待完成。

  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指出,深刻認識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wei)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往往集中體(ti) 現在發展質量上。在新發展階段不能忽視量的增長,更要重視解決(jue) 質的問題,在質的大幅提升中實現量的有效增長。

  因此,在未來“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內(nei)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緊緊圍繞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緊緊抓住改革創新這一根本動力,把重點放在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轉型升級上,把實體(ti) 經濟做實做強做優(you) 。通過推動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努力改變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多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少、低端產(chan) 業(ye) 多高端產(chan) 業(ye) 少、資源型產(chan) 業(ye) 多高附加值產(chan) 業(ye) 少、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多資本科技密集型產(chan) 業(ye) 少的狀況,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產(chan) 業(ye) 新體(ti) 係,形成優(you) 勢突出、結構合理、創新驅動、區域協調、城鄉(xiang) 一體(ti) 的發展格局,使得經濟結構更加優(you) 化,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更好實現自力更生與(yu) 開放合作的有機統一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10月12日至13日在廣東(dong) 考察時指出,“麵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麵對國內(nei) 外發展環境發生的深刻複雜變化,我們(men) 要走一條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實施更高水平的改革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為(wei) 我們(men) 理解“十四五”時期自力更生與(yu) 開放合作的辯證關(guan) 係指明了方向。

  進入新發展階段後,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客觀上成為(wei) 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的戰略抉擇。這是對我國客觀經濟規律和發展趨勢的科學把握,是掌握發展主動權的先手棋。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加入國際大循環,市場和資源“兩(liang) 頭在外”,形成“世界工廠”發展模式,這對我國快速提升經濟實力、改善人民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隨著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等逆全球化趨勢不斷抬頭,傳(chuan) 統國際循環明顯弱化,發展麵臨(lin) 的國際環境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新冠肺炎疫情、氣候變化等帶來的風險更加劇了全球信任赤字和發展赤字。在這種情況下,把發展立足點放在國內(nei) ,更多依靠國內(nei) 市場實現經濟發展,就成為(wei) 大國經濟安全的必然選擇。對我國來說,國內(nei) 大循環解決(jue) 的是基礎性根本性問題。實踐反複告訴我們(men) ,關(guan) 鍵核心技術是買(mai) 不來、討不來的。隻有把關(guan) 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實現關(guan) 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才能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從(cong) 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構建新發展格局,我們(men) 有充分條件。我國有14億(yi) 人口,其中有4億(yi) 中等收入人口,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已突破1萬(wan) 美元,居民消費正處在優(you) 化升級期,是全球最大和最有潛力的消費市場,具有巨大增長空間。把國內(nei) 市場充分發掘出來,把內(nei) 需真正釋放出來,就能為(wei) 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構建新發展格局,我們(men) 有實踐基礎。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我國經濟已向著“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逐步轉變。比如,我國經常項目順差占GDP比重已由2007年的約10%下降到2019年的1%左右,外貿依存度已由過去的60%以上下降到30%左右,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構建新發展格局並不是放棄開放合作。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正是要通過發揮內(nei) 需潛力,使國內(nei) 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nei) 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實現更強勁可持續的發展。

  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

  把握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歸根結底要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價(jia) 值立場,進一步明確和重申了當代中國發展的價(jia) 值指向與(yu) 訴求。

  把人民群眾(zhong) 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作為(wei) 發展的重心所在,把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作為(wei) 奮鬥的最高目標,讓發展成果真正轉化成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這一理念引領下,創新發展為(wei) 了給人民群眾(zhong) 創造更有質量的生活;協調發展為(wei) 了讓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民群眾(zhong) 都能與(yu) 國家發展大體(ti) 同步;綠色發展是通過形成人與(yu) 自然和諧發展回應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開放發展讓人民群眾(zhong) 在更大範圍內(nei) 、更高水平上分享經濟全球化帶來的紅利;共享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本質在發展領域的展開,是為(wei) 了真正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中“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wei) 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的要求。

  新發展理念致力於(yu) 解決(jue) 如何發展的問題,體(ti) 現了當代中國在從(cong) 大國邁向強國的新發展階段對發展規律的科學遵循,體(ti) 現了在世界經濟複蘇乏力背景下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在危機中育先機、於(yu) 變局中開新局的發展自覺。

  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提出的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問題、有效市場與(yu) 有為(wei) 政府更好結合的問題、堅持係統觀念的原則等等,都可看作是在新發展階段對新發展理念的創造性堅持和創新性運用,是辯證處理發展與(yu) 安全的關(guan) 係、政府與(yu) 市場的關(guan) 係,堅持全國一盤棋,堅持發展的前瞻性、全局性、戰略性、整體(ti) 性,為(wei) 我們(men) 在新階段實現新發展確立了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09日 16版)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